聚丙烯生产装置及监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4990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聚丙烯生产装置及监测方法,聚丙烯生产装置包括:压缩机;冷凝存储系统,具有进气口和排气口;聚丙烯反应器,具有回料口,回料口与压缩机相连通,以向压缩机回料;回料口与进气口相连通;压降监测组件,设置于冷凝存储系统,以监测进气口和排气口之间的压降值。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聚丙烯生产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茂金属催化剂激发聚丙烯反应有诱导期,且活性释放是渐增的过程,如果判断不准确,会浪费启动物料,导致反应器误操作,造成催化剂进量控制不当,可能危害启动安全性的问题。可能危害启动安全性的问题。可能危害启动安全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丙烯生产装置及监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聚丙烯生产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聚丙烯生产装置及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搅拌床聚丙烯工艺启动期,对于无诱导期并且活性稳定的Z

N催化剂的聚丙烯反应激发程度的测量是根据搅拌床反应器的温度、压力等操作参数的变化来确定,因为这些参数对活性灵敏,能实时反应催化剂激发聚丙烯反应的状况。但茂金属催化剂激发聚丙烯反应有诱导期,且活性释放是渐增的过程,如果判断不准确,会浪费启动物料,导致反应器误操作,造成催化剂进量控制不当,可能危害启动安全性。
[0003]另外,由于反应器返回物料中主要成分为丙烯和氢气,以及茂金属催化剂启动期活性不高,如果用气相色谱测量返回物料中微量高碳烯烃一般比较滞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丙烯生产装置及监测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茂金属催化剂激发聚丙烯反应有诱导期,且活性释放是渐增的过程,如果判断不准确,会浪费启动物料,导致反应器误操作,造成催化剂进量控制不当,可能危害启动安全性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聚丙烯生产装置,包括:压缩机;冷凝存储系统,具有进气口和排气口;聚丙烯反应器,具有回料口,回料口与压缩机相连通,以向压缩机回料;回料口与进气口相连通;压降监测组件,设置于冷凝存储系统,以监测进气口和排气口之间的压降值。
[0006]进一步地,压降监测组件包括:第一压力检测件,设置于进气口,以检测进气口的第一压力值;第二压力检测件,设置于排气口,以检测排气口的第二压力值。
[0007]进一步地,聚丙烯生产装置还包括:控制器,与第一压力检测件和第二压力检测件均通讯连接,控制器接收并计算第一压力值和第二压力值之间的差值,以获得压降值;显示模块,与控制器通讯连接,以显示压降值。
[0008]进一步地,冷凝存储系统包括:换热器,具有相连通的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以使由回料口流出的回流物料由第一进口进入换热器,并由第一出口流出换热器;换热器具有相连通的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以使冷却液由第二进口进入换热器并由第二出口流出换热器,以使冷却液与回流物料进行换热;换热器还具有排液口;冷凝存储系统还包括存储罐,存储罐与排液口相连通,以接收至少部分回流物料冷凝后的冷凝液。
[0009]进一步地,冷凝存储系统还包括:收集器,具有第三进口、第三出口和第四出口,第三出口与存储罐相连通,第四出口为排气口;第三进口与第一出口相连通,以使回流物料流至收集器,并使回流物料在收集器的作用下气液分离,以使液体由第三出口排出,气体由第四出口排出。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聚丙烯生产监测方法,其中,适用于上述的聚丙烯生产装置,聚丙烯生产监测方法包括:在聚丙烯反应器内未加入催化剂时,利用压降监测组件监测进气口和排气口之间的第一压降值;在向聚丙烯反应器内加入催化剂预设时长后,利用压降监测组件监测进气口和排气口之间的第二压降值;当第二压降值大于第一压降值时,催化剂成功激发了丙烯的聚丙烯反应;否则,催化剂没有成功激发丙烯的聚丙烯反应。
[0011]进一步地,预设时长为15分钟。
[0012]进一步地,催化剂为茂金属催化剂。
[0013]进一步地,当催化剂成功激发了丙烯的聚丙烯反应时,聚丙烯反应器的回料口流出的回流物料包括高碳烃和未反应的丙烯和氢气;其中,高碳烃包括壬烯。
[0014]进一步地,聚丙烯生产装置的换热器的第一出口的温度控制为

10℃~0℃。
[0015]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聚丙烯生产装置包括压缩机、冷凝存储系统、聚丙烯反应器和压降监测组件,将聚丙烯反应器的回流物料引出一股流股进入冷凝存储系统,压缩冷凝后收集高碳烃;通过测量冷凝存储系统的进气口和排气口之间的压降值来确定聚丙烯反应是否激发,通过压降值大小来测量催化剂激发聚丙烯反应的强度,能在催化反应启动后短时间内做出测量激发聚丙烯反应情况,控制催化剂进料,减少氮气、丙烯的排放浪费。
附图说明
[0016]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聚丙烯生产装置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8]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19]10、压缩机;
[0020]20、冷凝存储系统;21、进气口;22、排气口;23、换热器;231、第一进口;232、第一出口;233、第二进口;234、第二出口;235、排液口;24、收集器;241、第三进口;242、第三出口;243、第四出口;
[0021]30、聚丙烯反应器;31、回料口;
[0022]40、存储罐;
[0023]50、冷却器;
[0024]60、环形管路;
[0025]70、第一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27]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8]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
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2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聚丙烯生产装置,请参考图1,包括:压缩机10;冷凝存储系统20,具有进气口21和排气口22;聚丙烯反应器30,具有回料口31,回料口31与压缩机10相连通,以向压缩机10回料;回料口31与进气口21相连通;压降监测组件,设置于冷凝存储系统20,以监测进气口21和排气口22之间的压降值。
[0030]本专利技术的聚丙烯生产装置适用于催化剂激发的聚丙烯反应,该聚丙烯生产装置包括压缩机10、冷凝存储系统20、聚丙烯反应器30和压降监测组件,将聚丙烯反应器30的回流物料引出一股流股进入冷凝存储系统20,压缩冷凝后收集高碳烃;通过测量冷凝存储系统20的进气口21和排气口22之间的压降值来确定聚丙烯反应是否激发,通过压降值大小来测量催化剂激发聚丙烯反应的强度,能在催化反应启动后短时间内做出测量激发聚丙烯反应情况,控制催化剂进料,减少氮气、丙烯的排放浪费。
[0031]具体实施时,制备聚丙烯采用茂金属催化剂作为主要的催化体系,该催化剂可以激发壬烯的生成。当测量到回流物料中存在壬烯时,表明茂金属催化剂开始产生活性,即已经开始激发丙烯聚合生成聚丙烯。并且回流物料中壬烯等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丙烯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0);冷凝存储系统(20),具有进气口(21)和排气口(22);聚丙烯反应器(30),具有回料口(31),所述回料口(31)与所述压缩机(10)相连通,以向所述压缩机(10)回料;所述回料口(31)与所述进气口(21)相连通;压降监测组件,设置于所述冷凝存储系统(20),以监测所述进气口(21)和所述排气口(22)之间的压降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降监测组件包括:第一压力检测件,设置于所述进气口(21),以检测所述进气口(21)的第一压力值;第二压力检测件,设置于所述排气口(22),以检测所述排气口(22)的第二压力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丙烯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生产装置还包括:控制器,与所述第一压力检测件和所述第二压力检测件均通讯连接,所述控制器接收并计算所述第一压力值和所述第二压力值之间的差值,以获得所述压降值;显示模块,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以显示所述压降值。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存储系统(20)包括:换热器(23),具有相连通的第一进口(231)和第一出口(232),以使由所述回料口(31)流出的回流物料由所述第一进口(231)进入所述换热器(23),并由所述第一出口(232)流出所述换热器(23);所述换热器(23)具有相连通的第二进口(233)和第二出口(234),以使冷却液由所述第二进口(233)进入所述换热器(23)并由所述第二出口(234)流出所述换热器(23),以使所述冷却液与所述回流物料进行换热;所述换热器(23)还具有排液口(235);所述冷凝存储系统(20)还包括存储罐(40),所述存储罐(40)与所述排液口(235)相连通,以接收至少部分所述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芳廖祖维温润娟阳永荣丁文瑶胡永欣赵娜娜朱传琪颜蜀雋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