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手结构及T型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4958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护手结构,包括:用以连接于棍体上的基座,所述基座顶端设有第一转动座,所述第一转动座顶部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孔;把手,包括:套筒、设置于所述把手尾端的尾盖和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座的第二转动座,所述套筒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座,所述尾盖被配置为可沿所述套筒长度方向移动,且所述尾盖内侧固定连接有顶针,所述顶针呈穿设于所述套筒内。通过设置第一转动座、尾盖和固定连接于所述尾盖上的顶针,利用顶针插入第一转动座上的限位孔实现对把手转动的锁止,实现把手的转动和固定,从而提高T型棍的收纳性,而且顶针和限位孔的配合较为牢固,利于实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T型棍。新型还提供一种T型棍。新型还提供一种T型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护手结构及T型棍


[0001]本技术涉及警用装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护手结构及伸缩警棍。

技术介绍

[0002]警棍,包括T型棍、伸缩警棍、短棍和长棍等,为普遍应用于执法部门和个人防护的战术装备。伸缩警棍、短棍和长棍等警棍为线型圆柱体结构,而T型棍则包括了垂直于圆柱体的第二圆柱型结构作为护手结构,因其独特的拐弯型设计,而发展出了大量的战术动作。
[0003]然而,在实际使用中,因为T型棍的独特造型导致占用空间较大,因此较难携带。有必要提出一种易于收纳的护手结构,用以提高T型棍的收纳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易于收纳的护手结构。
[0005]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护手结构,包含:
[0006]用以连接于棍体上的基座,所述基座顶端设有第一转动座,所述第一转动座顶部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孔;
[0007]把手,包括:套筒、设置于所述把手尾端的尾盖和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座的第二转动座,所述套筒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座,所述尾盖被配置为可沿所述套筒长度方向移动,且所述尾盖内侧固定连接有顶针,所述顶针呈穿设于所述套筒内,当所述尾盖被移动至抵近所述套筒时,所述顶针进入所述限位孔内,所述第一转动座和所述第二转动座之间处于锁定状态,当所述尾盖被移动至远离所述套筒时,所述顶针脱离所述限位孔内,所述第一转动座和所述第二转动座之间处于可转动状态。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动座顶部沿所述把手转动方向设有至少两个所述限位孔,两个所述限位孔相对所述第一转动座呈不小于60度的夹角。
[0009]进一步地,所述顶针外还套设有弹性体,所述弹性体一端连接所述顶针,另一端连接所述套筒内侧,用以在所述尾盖远离所述套筒时将所述尾盖拉向所述套筒。
[0010]进一步地,所述顶针外沿设有台阶部,所述弹性体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台阶部。
[0011]进一步地,所述套筒内还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通孔,所述顶针穿设于所述通孔设置,所述固定板底部用以连接所述弹性体的另一端。
[0012]进一步地,所述尾盖内套设有弹性体,所述弹性体一端连接所述尾盖,另一端连接所述套筒。
[0013]进一步地,所述尾盖呈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套筒尾端,所述套筒外沿还设有挡环,所述弹性体一端连接所述尾盖内侧顶部,另一端连接所述挡环。
[0014]一种T型棍,包括:
[0015]棍体,所述棍体上套设有安装环;
[0016]如前所述的护手结构,所述基座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环。
[0017]进一步地,所述棍体包括呈层层套设的第一节、第二节和第三节,所述第一节、第二节和第三节被配置为可伸缩,所述安装环套设于所述第三节上。
[0018]进一步地,所述棍体尾部设有照明组件。
[0019]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护手结构通过设置第一转动座、尾盖和固定连接于所述尾盖上的顶针,利用顶针插入第一转动座上的限位孔实现对把手转动的锁止,实现把手的转动和固定,从而提高T型棍的收纳性,而且顶针和限位孔的配合较为牢固,利于实战。
附图说明
[0020]附图1为本技术护手结构一个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2为图1所示护手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3为本技术护手结构另一个实施例的A

A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4为区别于图3所示实施例的另一实施例的A

A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5为本技术T型棍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7]参见图1

图2所示的本技术护手结构的一个实施例,包括:基座2 和把手1。基座2用以连接于棍体上,所述基座2顶端设有第一转动座21,所述第一转动座21顶部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孔22。
[0028]把手1包括:套筒12、设置于所述把手1尾端的尾盖11和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座21的第二转动座13。所述套筒12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座13,所述尾盖11被配置为可沿所述套筒12长度方向移动,且所述尾盖11内侧固定连接有顶针14,所述顶针14呈穿设于所述套筒12内,当所述尾盖11被移动至抵近所述套筒12时,所述顶针14进入所述限位孔22 内,所述第一转动座21和所述第二转动座13之间处于锁定状态,当所述尾盖11被移动至远离所述套筒12时,所述顶针14脱离所述限位孔22内,所述第一转动座21和所述第二转动座13之间处于可转动状态。
[0029]通过设置第一转动座21、尾盖11和固定连接于所述尾盖11上的顶针 14,利用顶针14插入第一转动座21上的限位孔22实现对把手1转动的锁止,实现把手1的转动和固定,从而提高T型棍的收纳性,而且顶针14和限位孔22的配合较为牢固,利于实战。
[0030]具体地,所述第一转动座21通过芯轴组件23转动连接第二转动座13,且第一转动
座21顶部沿所述把手1转动方向设有至少两个所述限位孔22,两个所述限位孔22相对所述第一转动座21呈90度的夹角。如此,则使得把手1在90度和0度两个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在0度时构成保护手指的作用,同时也减少了体积,提高收纳性。在90度时可以与所安装的棍体3之间形成垂直状态并构成T型棍。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三个限位孔 22或者更多,限位孔22之间的最大夹角可以设置为60度、70度,两两限位孔22之间的角度可设置为20度、30度等,以增加把手1的折叠收纳模式数量,这样的结构变化依旧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1]在另外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顶针14外还套设有弹性体 15,所述弹性体15一端连接所述顶针14,另一端连接所述套筒12内侧,用以在所述尾盖11远离所述套筒12时将所述尾盖11拉向所述套筒12。如此,则使得尾盖11较为紧密地贴合于套筒12尾端,避免套筒12内进入尘屑等污染顶针14或堵塞限位孔22,同时也是方便操作,当需要锁定时直接释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以连接于棍体上的基座,所述基座顶端设有第一转动座,所述第一转动座顶部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孔;把手,包括:套筒、设置于所述把手尾端的尾盖和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座的第二转动座,所述套筒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座,所述尾盖被配置为可沿所述套筒长度方向移动,且所述尾盖内侧固定连接有顶针,所述顶针呈穿设于所述套筒内,当所述尾盖被移动至抵近所述套筒时,所述顶针进入所述限位孔内,所述第一转动座和所述第二转动座之间处于锁定状态,当所述尾盖被移动至远离所述套筒时,所述顶针脱离所述限位孔内,所述第一转动座和所述第二转动座之间处于可转动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座顶部沿所述把手转动方向设有至少两个所述限位孔,两个所述限位孔相对所述第一转动座呈不小于60度的夹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外还套设有弹性体,所述弹性体一端连接所述顶针,另一端连接所述套筒内侧,用以在所述尾盖远离所述套筒时将所述尾盖拉向所述套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护手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正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鑫创达安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