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战术背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8567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18
一种多功能战术背心,它涉及战斗装备技术领域。它包含第一包体、第二包体、背心前片、背心后片、装配于所述背心后片两侧的侧板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包体上的双肩背带,所述第一包体和所述第二包体四周通过拉链连接形成容置空间,所述背心前片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包体、所述背心后片可拆卸式连接于所述第二包体、并均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二包体上设有用于在背包状态下连接所述背心前片的第一连接组件,所述侧板上设有用于在作战状态下供所述背心前片连接的第二连接组件,所述双肩背带上设有用于在作战状态下供所述背心前片连接的肩部连接组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隐蔽性好、平战转换迅速以及适用性强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战术背心
本技术涉及战斗装备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战术背心。
技术介绍
在世界范围内,随着恐怖活动日益猖獗,警察也逐渐需要在高密度、大人流的地点如火车站,集会场地、政要访问等环境加强武装力量,在日常的安保工作中,尤其是以上环境,部署全副武装的战斗员会显得过于紧张,某种程度上会增加民众的不安感,而且全副武装的分队较难进入无序、高密度的环境,因此一般只能选择在行动区中较低密度的环境戒备和巡逻。在敌暗我明的情况下,有计划、有预谋的恐怖分子会灵活地躲开制服警察的巡逻路线和范围继而作案,而传统上便衣警察即使发现问题,因携带武器装备所限无法第一时间有效控制现场,这对警察执法会造成严重被动,令执法效率大大降低、无形中增加民众的危险系数。以目前的战术,在突然接敌时,令战斗员陷入危险之中,如果可以将随身携带武器装备按需要“穿”在身上,一旦接敌时可以在十几秒内就完成平战转换投入战斗,可以大大提高任务胜算和人员生还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战术背心,具有隐蔽性好、平战转换迅速以及适用性强的优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战术背心,包括:第一包体、第二包体、背心前片、背心后片、装配于所述背心后片两侧的侧板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包体上的双肩背带,所述第一包体和所述第二包体四周通过拉链连接形成容置空间,所述背心前片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包体、所述背心后片可拆卸式连接于所述第二包体、并均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二包体上设有用于在背包状态下连接所述背心前片的第一连接组件,所述侧板上设有用于在作战状态下供所述背心前片连接的第二连接组件,所述双肩背带上设有用于在作战状态下供所述背心前片连接的肩部连接组件。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包体两侧的第一插扣母座;设于所述第一包体两侧的第一插扣公座;装配于所述第一插扣母座上的、用于插接于所述第一插扣公座上的第一弹簧锁定件;以及,中部设于所述第二包体外部的、且两端连接于两侧所述第一弹簧锁定件的解锁端的第一解锁拉绳;所述第一插扣母座和所述第一插扣公座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磁吸部。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设于所述背心前片两侧的第二插扣母座;设于两侧所述侧板上的第二插扣公座;装配于所述第二插扣母座上的、用于插接于所述第二插扣公座上的第二弹簧锁定件;以及,中部设于所述背心前片外部的、且两端连接于两侧所述第二弹簧锁定件的解锁端的第二解锁拉绳;所述第二插扣母座和所述第二插扣公座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二磁吸部。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肩部连接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双肩背带上的卡扣公座;设于所述背心前片上端的、用于在作战状态下装配于所述卡扣公座上的卡扣母座;装配于所述卡扣母座上的解锁件;以及,中部设于所述背心前片外部的、且两端连接于两侧所述解锁件的第三解锁拉绳;所述卡扣公座和所述卡扣母座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三磁吸部。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背心前片上端设有魔术贴毛面;所述背心前片上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与所述魔术贴毛面相装配的魔术贴勾面;所述第二解锁拉绳和所述第三解锁拉绳设于所述魔术贴毛面和所述魔术贴勾面之间。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包体上设有供用户在转换作战状态时翻转所述背心前片的转换拉绳;所述转换拉绳另一端设有自动收卷结构,所述自动收卷结构设于所述第一包体内部。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背心前片和所述背心后片上设有若干条挂袢;部分所述挂袢上设有魔术贴毛面。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两侧所述侧板之间通过弹性织带连接;所述背心后片上设有供所述弹性织带穿设、并对两侧所述侧板进行限位的限位条,所述限位条和所述背心后片的下端均设有魔术贴毛面,所述背心后片上设有用于覆盖于所述弹性织带上的、并与所述限位条以及所述背心后片下端的魔术贴毛面相配合的覆板。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双肩背带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包体的下背带;通过调节扣连接于所述下背带的、且供所述卡扣公座安装的上背带;以及,可拆卸安装于所述上背带的减压肩带;所述上背带的正反面均设有魔术贴毛面、正面端部设有用于与正面魔术贴相配合形成连接结构的魔术贴勾面;所述上背带的反面魔术贴毛面用于供所述减压肩带连接;所述背心后片上设有在用作于战术背心时、供所述上背带穿设的背心连接环;所述第二包体的内侧设有在用作于背包时、供所述上背带穿设的背包连接环;所述第二包体上开设有供所述上背带穿设的通孔。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背心前片、所述背心后片至少通过拉链、魔术贴、暗扣中的一种方式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包体、所述第二包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1、在本技术中,该多功能战术背心在背包状态下为普通背包,外形大众化,具有较好的隐蔽性,可以使侦察行动更为顺利,能更深入地接近目标,在平战转换时,仅需解开第一连接组件,将背心前片翻转至胸前,再连接第二连接组件和肩部连接组件即可,平战转换快速,为抓住战机争取了时间。2、在本技术中,可通过第一解锁拉绳快速解开第一连接组件,并且第二连接组件和肩部连接组件在连接时能够在磁吸作用下快速对准,从而加快平战转换速度,提高了作战效率,在需要脱下作战背心时,可同步拉动第二解锁拉绳和第三解锁拉绳,快速将背心前片相对侧板和双肩背带脱离,使用及其方便,能够适用于多种使用场合。3、在本技术中,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性安装背心前片、背心后片,由于背心后片和第二包体上分别设置有供双肩背带安装的背心连接环、背包连接环,因此该多功能作战背心还能够单独用作于战术背心、背包,具有多种使用方式,能够满足用户的多种使用需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第一包体和背心前片的背面连接关系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第二包体和第一包体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背心前片和背心后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背心前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背心后片以及挡板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第二包体、背心后片以及双肩背带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第一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肩部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第二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三中第二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四中第二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包体;2、第二包体;3、背心前片;4、背心后片;5、双肩背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战术背心,包括:第一包体(1)、第二包体(2)、背心前片(3)、背心后片(4)、装配于所述背心后片(4)两侧的侧板(10)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包体(2)上的双肩背带(5),所述第一包体(1)和所述第二包体(2)四周通过拉链连接形成容置空间,其特征在于:/n所述背心前片(3)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包体(1)、所述背心后片(4)可拆卸式连接于所述第二包体(2)、并均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二包体(2)上设有用于在背包状态下连接所述背心前片(3)的第一连接组件(6),所述侧板(10)上设有用于在作战状态下供所述背心前片(3)连接的第二连接组件(7),所述双肩背带(5)上设有用于在作战状态下供所述背心前片(3)连接的肩部连接组件(8)。/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115 CN 20192198827551.一种多功能战术背心,包括:第一包体(1)、第二包体(2)、背心前片(3)、背心后片(4)、装配于所述背心后片(4)两侧的侧板(10)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包体(2)上的双肩背带(5),所述第一包体(1)和所述第二包体(2)四周通过拉链连接形成容置空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心前片(3)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包体(1)、所述背心后片(4)可拆卸式连接于所述第二包体(2)、并均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二包体(2)上设有用于在背包状态下连接所述背心前片(3)的第一连接组件(6),所述侧板(10)上设有用于在作战状态下供所述背心前片(3)连接的第二连接组件(7),所述双肩背带(5)上设有用于在作战状态下供所述背心前片(3)连接的肩部连接组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战术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6)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包体(2)两侧的第一插扣母座(61);
设于所述第一包体(1)两侧的第一插扣公座(62);
装配于所述第一插扣母座(61)上的、用于插接于所述第一插扣公座(62)上的第一弹簧锁定件(63);以及,
中部设于所述第二包体(2)外部的、且两端连接于两侧所述第一弹簧锁定件(63)的解锁端的第一解锁拉绳(64);
所述第一插扣母座(61)和所述第一插扣公座(62)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磁吸部(6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战术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7)包括:设于所述背心前片(3)两侧的第二插扣母座(71);
设于两侧所述侧板(10)上的第二插扣公座(72);
装配于所述第二插扣母座(71)上的、用于插接于所述第二插扣公座(72)上的第二弹簧锁定件;以及,
中部设于所述背心前片(3)外部的、且两端连接于两侧所述第二弹簧锁定件的解锁端的第二解锁拉绳(74);
所述第二插扣母座(71)和所述第二插扣公座(72)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二磁吸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战术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肩部连接组件(8)包括:设于所述双肩背带(5)上的卡扣公座(81);
设于所述背心前片(3)上端的、用于在作战状态下装配于所述卡扣公座(81)上的卡扣母座(83);
装配于所述卡扣母座(83)上的解锁件(84);以及,
中部设于所述背心前片(3)外部的、且两端连接于两侧所述解锁件(84)的第三解锁拉绳(85);
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正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鑫创达安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