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永磁钥匙解除保险的引信保险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4926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永磁钥匙解除保险的引信保险机构,包括本体、保险件、保险簧、挡片和被保险件,在引信之外还附设有解保器。保险件和解保器内衬由永磁体制成。预压保险簧位于挡片和保险件间。两个保险件在其磁力和保险簧抗力作用下穿过本体预设孔对正接触,对被保险件实现保险。需要解除保险时,将解保器套在引信外壁上使其内衬正对引信保险件外端并且两者相邻端极性相反,保险件在内衬磁力吸引下克服另一保险件磁性吸力并压缩保险簧向外运动解除对被保险件保险。在解保器完成解保操作移开引信后,保险件在保险簧抗力和另一保险件磁性吸力作用下复位,其端头伸入被保险件实现反恢复。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适用于非旋转弹引信,特别是其由人工解除保险的保险机构。是其由人工解除保险的保险机构。是其由人工解除保险的保险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永磁钥匙解除保险的引信保险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引信安全性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永磁钥匙解除保险的引信保险机构。

技术介绍

[0002]为确保安全性,GJB373B

2019和MIL

STD

1316F《引信安全性设计准则》标准均规定有冗余保险设计要求。对于某些非旋转弹机械引信而言,多采用手工解除保险的运输保险销结构作为一道保险机构。如苏联的M

6引信(见马宝华主编《引信构造与作用》第74页图5

3,国防工业出版社,1984年12月第1版)、美国M52A1引信(见马宝华主编《引信构造与作用》第80页图5

7,国防工业出版社,1984年12月第1版)以及绝大多数的手榴弹引信。
[0003]运输保险销结构难以密封,因而产品储存寿命可能会明显缩短。由于难以密封使机构内部易进入多余物从而影响可靠性;运输保险销结构裸露于引信外表面,结构不规整,用于轻武器弹药引信时可能会影响士兵的战术动作甚至可能会导致意外解除保险;而运输保险销结构的手工拔销操作可能会影响被保险件结构正确性而使其解除保险可靠性受到不利影响,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永磁钥匙解除保险的引信保险机构,占用空间较小,模块化、通用化程度高,适用于非旋转弹如迫击炮弹、手榴弹、枪榴弹和单兵火箭弹等弹药的引信,特别是其由人工解除保险的第二道保险机构。
[0005]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利用永磁钥匙解除保险的引信保险机构,包括本体、解保器和一对保险子机构,保险子机构包括保险件、保险簧、挡片,解保器内对称镶有一对内衬;内衬和保险件均由永磁体制成;其中被保险件包括滑座和第二导爆管;引信内设有第一导爆管;本体为回转体,本体底端沿轴线向上开有第一阶梯孔,自下而上依次为第一阶孔、第二阶孔和第三阶孔;本体外侧壁上沿径向对称设有两个第二阶梯孔,第二阶梯孔连通第二阶孔,第二阶梯孔自外向内依次为第四阶孔、第五阶孔和第六阶孔;第一导爆管铆接固定在第三阶孔内,第二导爆管铆接固定在滑座内且滑座位于第二阶孔内;保险件为二阶圆柱,其内端直径小,挡片铆接固定在第四阶孔内,预压后的保险簧位于保险件与挡片之间;挡片铆接固定在第四阶孔内,预压后的保险簧位于保险件和挡片之间。两个保险件在其相互磁性吸引力和保险簧抗力作用下其内端端头穿过第六阶孔伸入第二阶孔并对正接触,对被保险件实现保险。需要解除保险时,将解保器套在引信外壁上使其内衬正对引信保险件外端并且两者相邻端极性相反,保险件在内衬磁性吸力吸引下克服另一保险件的磁性吸力并压缩保险簧向外运动解除对被保险件的保险。在解保器完成解除保险操作移开引信后,保险件会在保险簧抗力和另一保险件的磁性吸力作用下复位,其内端端头伸入被保险件上的反恢复孔实现反恢复。
[0006]解保器内壁形状与引信外壁形状相匹配,采用非对称形状设计,确保解保器上的
内衬极性与引信保险件极性匹配,以方便、快速、可靠地完成解除保险动作。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显著优点是:(1)结构易于实现密封,可靠性高,储存寿命长。
[0008](2)徒手操作无法解除保险,安全性高,也便于弹药治安管理,还可防止为敌方所用。
[0009](3)与其它机构的结构关联性弱,便于应用。
[0010](4)有可能通用于旋转环境和非旋转环境。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利用永磁钥匙解除保险的引信保险机构沿轴线剖视图。
[0012]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利用永磁钥匙解除保险的引信保险机构配套解保器沿轴线剖视图(主视图)。
[0013]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利用永磁钥匙解除保险的引信保险机构配套解保器沿轴线的另一剖视图(左视图)。
[0014]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利用永磁钥匙解除保险的引信保险机构配套解保器沿轴线的又一剖视图(右视图)。
[0015]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利用永磁钥匙解除保险的引信保险机构配套解保器的仰视图。
[0016]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利用永磁钥匙解除保险的引信保险机构配套解保器的A

A剖视图。
[0017]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利用永磁钥匙解除保险的引信保险机构配套解保器的等轴测图。
[0018]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利用永磁钥匙解除保险的引信保险机构所属引信的等轴测图。
[0019]图中,1是本体、2是第一导爆管、3是保险件、4是保险簧、5是挡片、6是滑座、7是第二导爆管、8是推簧、9是挡圈、10是加强帽、11是传爆药、12是传爆管壳、13是解保器、14是内衬。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0021]结合图1和图8,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利用永磁钥匙解除保险的引信保险机构,包括本体1、解保器13和一对保险子机构,保险子机构包括保险件3、保险簧4、挡片5,解保器13内对称镶有一对内衬14;内衬14和保险件3均由永磁体制成;其中被保险件包括滑座6和第二导爆管7;引信内设有第一导爆管2;本体1为回转体,本体1底端沿轴线向上开有第一阶梯孔,自下而上依次为第一阶孔、第二阶孔和第三阶孔;本体1外侧壁上沿径向对称设有两个第二阶梯孔,第二阶梯孔连通第二阶孔,第二阶梯孔自外向内依次为第四阶孔、第五阶孔和第六阶孔;第一导爆管2铆接固定在第三阶孔内,第二导爆管7铆接固定在滑座6内且滑座6位于第二阶孔内;保险件3为二阶圆柱,其内端直径小,内端端头伸入第二阶孔,挡片5铆接固定在第四阶孔内,预压后的保险簧4位于保险件3与挡片5之间;两个对称布设的保险件3在其相互磁性吸力和保险簧4抗力作用下其端头穿过第六阶孔伸入第二阶孔并对正接触,挡住第一导爆管2与第二导爆管7之间的传爆通道,对滑座6中的第二导爆管7实现保险;需
要解除保险时,将解保器13套在引信外壁上,使其内衬14正对引信保险件3外端,并且两者相邻端极性相反,保险件3在内衬14的磁性吸力吸引下克服另一保险件3的磁性吸力并进一步压缩保险簧4向外运动解除对被保险件中滑座6和第二导爆管7的保险即让开第一导爆管2与第二导爆管7之间的传爆通道,滑座6连同其内的第二导爆管7在推簧8的作用下上移到位,即滑座6上端面顶靠在第二阶孔孔底。在解保器13完成解除保险操作移开引信后,保险件3会在其磁力和保险簧4抗力作用下复位,其内端端头伸入被保险件上的反恢复孔实现反恢复。
[0022]进一步地,滑座6上的反恢复孔直径大于保险件3内端端头直径,确保在被保险件运动后保险件3内端端头仍能够插入被保险件。
[0023]进一步地,滑座6、第二导爆管7的管壳以及其内导爆药装药设计关于轴线对称,其尺寸精度控制在IT11级以内,确保其质心平均位置在其轴线上,从而防止惯性干扰力使滑座6上的径向反恢复孔较大幅度偏离保险件3的内端头进而影响预定的反恢复功能。
[0024]进一步地,本体1外壁上在第二阶梯孔孔口处沿轴向设有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永磁钥匙解除保险的引信保险机构,包括本体(1)、解保器(13)和一对保险子机构,保险子机构包括保险件(3)、保险簧(4)、挡片(5),解保器(13)内对称镶有一对内衬(14);内衬(14)和保险件(3)均由永磁体制成;其中被保险件包括滑座(6)和第二导爆管(7);引信内设有第一导爆管(2);本体(1)为回转体,本体(1)底端沿轴线向上开有第一阶梯孔,自下而上依次为第一阶孔、第二阶孔和第三阶孔;本体(1)外侧壁上沿径向对称设有两个第二阶梯孔,第二阶梯孔连通第二阶孔,第二阶梯孔自外向内依次为第四阶孔、第五阶孔和第六阶孔;第一导爆管(2)铆接固定在第三阶孔内,第二导爆管(7)铆接固定在滑座(6)内且滑座(6)位于第二阶孔内;保险件(3)为二阶圆柱,其内端直径小,内端端头伸入第二阶孔,挡片(5)铆接固定在第四阶孔内,预压后的保险簧(4)位于保险件(3)与挡片(5)之间;保险件(3)由永磁体制成,在第五阶孔和第六阶孔内成对对称布设,两个保险件(3)异性磁极相对,并由预压保险簧(4)推压,挡住第一导爆管(2)与第二导爆管(7)之间的传爆通道,对滑座(6)中的第二导爆管(7)实现保险;需要解除保险时,将解保器(13)套在引信外壁上,使其内衬(14)正对引信保险件(3)的外端,且内衬(14)和其对应的保险件(3)的相邻端极性相反,由解保器(13)内的内衬(14)靠异性相吸原理克服另一保险件(3)的磁性吸力并压缩保险簧(4)向外吸引保险件(3),保险件(3)沿径向分别向外运动解除对第二导爆管(7)的保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永磁钥匙解除保险的引信保险机构,其特征在于:滑座(6)上设有一对径向反恢复孔,解保器(13)完成解除保险操作移开引信后,保险件(3)在保险簧(4)推力和另一保险件(3)的磁性吸力作用下插入滑座(6)上的径向反恢复孔中,引信在此后的发射或投掷过程中即始终处于此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雨时徐浩茗闻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