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城市黑臭水体水质净化的水生生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74895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应用于城市黑臭水体水质净化的水生生态系统,包括生态浮岛、人工水下森林;所述生态浮岛设置于人工水下森林的上方;所述生态浮岛内分别设有污水处理棒、污水吸附包。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水生生态系统应用到对城市黑臭水体持续治理,从感官上看,黑臭变清澈,水生植物生机盎然,一片和谐景象;从水质参数上来看,从治理前的黑臭逐渐变成不黑不臭、水体水质指标达到地表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城市黑臭水体水质净化的水生生态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态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城市黑臭水体水质净化的水生生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化进程加快,环境污染问题也伴随而来。大量污染物被释放到水环境中,成为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水体黑臭等问题的主要原因。传统污水处理常以活性污泥、生物膜等微生物方法作为主要的技术手段。然而,如今大量成分复杂、毒性较强的污染物排入自然水体,导致水体水质更加复杂易变,传统微生物法治理能力愈发有限。例如,黑臭水体(包括富营养化水体)中DO处于较低水平,抑制水体中需氧微生物的生长,这一影响在高温条件下更为严重。
[0003]黑臭水体受污染情况一般比较复杂,单一修复技术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理效果,因此,恢复城市水体功能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城市黑臭水体水质净化的水生生态系统。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于城市黑臭水体水质净化的水生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生态浮岛、人工水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城市黑臭水体水质净化的水生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生态浮岛、人工水下森林;所述生态浮岛设置于人工水下森林的上方;所述生态浮岛内分别设有污水处理棒、污水吸附包;所述污水处理棒的制备方法为:将玉米秸秆挖空,形成两端开口的中空圆柱状结构,在玉米秸秆内部加入混合处理剂,再采用玉米苞叶在玉米秸秆的两端包裹,并用捆绳固定;所述混合处理剂为茶叶粉末与混合菌剂的组合物;所述污水吸附包的制备方法为:通过玉米苞叶包裹活性吸附组分,再用捆绳固定;所述活性吸附组分为虾壳粉末、贝壳粉末、混合菌剂的组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城市黑臭水体水质净化的水生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捆绳为条状的玉米苞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城市黑臭水体水质净化的水生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菌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组分:沼泽红假单胞菌21

43、枯草芽孢杆菌15

37、蛋白核小球藻22

49、椭圆小球藻31

4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城市黑臭水体水质净化的水生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菌剂总细胞丰度为1.0
×
107cells/mL

2.0
×
108cells/mL。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城市黑臭水体水质净化的水生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水下森林包含以下的至少一种组合:香蒲

狐尾藻

碳纤维草、香蒲

竹叶眼子菜

碳纤维草、香蒲

伊乐藻

碳纤维草、香蒲

狐尾藻

立体超细纤维草、香蒲

竹叶眼子菜

立体超细纤维草、香蒲

伊乐藻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颖治彭俊杰朱怡曼黄婉娟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