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鼠慢性疲劳综合征复合因素造模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4895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动物实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小鼠慢性疲劳综合征复合因素造模装置及方法,包括:装置一,使用小鼠夹子束缚小鼠,隔板末端有半圆形小孔可使小鼠尾巴通过并固定;装置二,在特制的大鼠笼子中饲养小鼠,形成拥挤环境;装置三,将回形针夹在小鼠的尾部,根据小鼠体重的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鼠慢性疲劳综合征复合因素造模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动物实验
,尤其涉及一种小鼠慢性疲劳综合征复合因素造模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小鼠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的研究是医学领域备受关注的课题之一,其研究以动物实验为主。CFS小鼠复合因素造模地研究,通常需要小鼠束缚、拥挤、负重和力竭游泳、睡眠剥夺实验来进行验证。现有的技术和设备在进行束缚时,会出现操作繁琐、耗时长等问题;现有的负重和力竭游泳负重方式存在难以固定、负重物重量较难控制、负重物有毒等问题;现有的睡眠剥夺装置,常常会出现动物感染死亡,且仪器笨重、昂贵,噪声大。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影响小鼠CFS造模的效率和效果。现有束缚技术中,公开了多种固定设备:公开了一种采用固定筒的方式对小鼠进行固定的固定架,而目前采用这种装置有一个缺点:由于不同的实验鼠身长不同,为了使小鼠能够完全被束缚在筒内,需要设计不同长度的筒身。徐明等人
[1]还公开了一种使用离心管中(离心管上烙制数十个通风孔),当动物进入后,用垫料填塞剩余空间,由于离心管管壁较厚不易烙制通风孔,且管口较小,导致实验小鼠的进入耗费时间较长。
[0001]徐明,李娟,刘伟才,张琪.咬合改变和束缚应激中小鼠全脑神经激活的比较研究[J].口腔医学,2022,42(06):481

486.现有负重和力竭游泳实验负重方式包括:在小鼠尾部负重或用细线将重物捆绑于背部负重。(1)尾部负重所采用的方法,一般是将金属丝缠绕于小鼠尾部,但由于小鼠的尾部的摆动,金属丝极易滑脱。为解决这一问题,经常会采用橡皮泥或树脂加固,但用量少时不能达到稳定的效果,用量多时负重超重,且操作比较费时,更换不同负重时操作极不方便。(2)谢磊等人
[2]采用尾部绑铅皮的方法负重,但由于小鼠尾部的摆动,铅片极易滑脱,并且小鼠喜欢啃咬负重物,铅片中的铅对小鼠具有毒性作用,会对小鼠造成损害,可能影响实验结果。
[0002]谢磊.小鼠游泳耐力实验系统的建立及应用评价[D].西南医科大学,2016.(3)陈家群等人
[3]采用尾部粘医用胶布加重金属物的负重方法,即在小鼠尾部距离尾根部2

3cm处粘上医用胶布开孔;然后用回形针在胶布上挂好负重金属物,由于负重后需要进行游泳实验,医用胶带浸水后容易脱落。
[0003]陈家群.青钱柳、罗汉果、Vc对训练小鼠抗疲劳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4)背部负重主要是用细线将重物通过小鼠的肩部及胸前捆绑于背部的负重方法;但是由于小鼠身体柔软且肢体小,捆绑力度不好掌握,力度轻时容易挣脱,力度重时会
造成小鼠受伤甚至死亡。(5)唐双阳等人
[4]采用部分力竭游泳实验不进行负重的方法;但是,此方法明显增加了实验时长。
[0004]唐双阳.运动对慢性疲劳综合征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D].南华大学,2008.现有睡眠剥夺设备基本采用3种,旋转筒加中隔板模式、转笼模式与水平台模式。詹芬芳
[5]等人采用旋转筒模式,理论上当转速较低时实验鼠有一段较长的休息时间,造成间歇性睡眠剥夺;当转速较高时又缩减了睡眠剥夺方式的选择区间。
[0005]詹芬芳.睡眠剥夺对老龄大鼠术后认知功能及海马NLRP3

caspase

1信号通路的影响[D].南昌大学,2021.转笼模式是通过电动机带动转笼持续转动。其中的实验动物被动跟随跑动,以达到剥夺睡眠目的;由于其食物篮与转笼的角度缺陷,有时出现实验动物头部坎墩在食槽与转笼之间导致死亡情况。张杨等人[6]采用水平台方式的睡眠剥夺,大都是在动物跑台仪器上改装,在较长实验剥夺情况下,容易出现动物感染死亡。另外仪器均笨重,噪音大;且购买睡眠剥夺设备价格昂贵。
[0006]张杨.运动干预下对大鼠慢性疲劳的代谢机制探索与康复评价[D].陕西师范大学,2017.王纯等人
[7]采用使用实验水箱,将圆形小平台或者大平台放置在水中,箱内水面高度低于平台;将睡眠剥夺组小鼠放置于平台上保证其清醒,由于水箱中实验环境与外界条件不同,需要再设置对照组;导致实验步骤更加繁琐,增加实验操作时长。
[0007]王纯.慢性睡眠剥夺加重APP/PS1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认知功能损伤的分子和病理机制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21.为了便于小鼠CFS复合因素造模地研究测试,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再继续进行改进。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1)现有技术中离心管管壁较厚不易烙制通风孔,且管口较小导致实验小鼠的进入耗费时间较长;(2)现有尾部负重所采用的方法经常会采用橡皮泥或树脂加固、尾部绑铅皮等,但用量少时不能达到稳定的效果,用量多时负重超重,且操作比较费时,更换不同负重时操作极不方便;且铅对小鼠有毒性。(3)现有睡眠剥夺设备有时出现实验动物头部坎墩在食槽与转笼之间导致死亡情况,且容易出现动物感染死亡,且仪器笨重、昂贵,噪声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小鼠慢性疲劳综合征复合因素造模装置及方法。本专利技术这样实现的,一种小鼠慢性疲劳综合征复合因素造模装置,所述小鼠慢性疲劳综合征复合因素造模装置包括:束缚小鼠使用的小鼠夹子;
将小鼠饲养在其中,形成拥挤环境的大鼠笼子;夹在小鼠尾部的回形针,根据小鼠体重的5%

10%,选择回形针数量,再使小鼠进行负重、力竭游泳实验;用于小鼠负重、力竭游泳实验的水池;采用尺寸大于大鼠笼的黑色厚实塑料袋,所述塑料袋盖在大鼠笼上,模拟黑夜环境,黑色厚实塑料袋内附硬纸板;采用双面观片灯置于两个大鼠笼之间,模拟白天环境,使小鼠黑白颠倒。进一步,所述装置一中使用的小鼠夹子可在小鼠大小不同时通过隔板调节长度,使小鼠完全束缚在筒内,并且空气能够充分流通,避免小鼠缺氧,筒口大小适宜,实验小鼠的进入时间较短;可以采用无隔板、透气孔较小、带有定时装置的束缚筒;进一步,所述装置一中隔板末端有半圆形小孔可使小鼠尾巴通过并固定,可便于固定回形针后进行负重、力竭游泳实验(即装置三的使用)。进一步,所述装置二中使用的大鼠笼子的大小与内附硬纸板的黑色厚实塑料袋和双面观片灯的大小相匹配(即装置五的使用),每个大鼠笼子配置可移动隔板,实验开始时隔板从原位移动到拥挤实验所需要的位置,另外加上定时装置,达到设定地拥挤时间后,隔板会自动归位。进一步,所述装置三中所使用的回形针将回形针夹在小鼠尾部靠近尾部三分之一处,不易挣脱和脱落,对小鼠尾巴伤害小,数量容易控制,并且对小鼠无毒性、损伤作用。进一步,所述作装置四中所使用的水池上端安装一个可调节高低、方向和水量的水龙头;同时由于小鼠体重的不同,小鼠尾部负重的回形针数量不一样,为了避免小鼠尾巴和回形针触及水池底部,需要安装一个可调节高低、方向和水量的水龙头。进一步,所述装置四中水池水深控制在40cm左右,将尾部负重的小鼠放入水池中进行力竭游泳实验;游泳过程中,有小鼠运动协调性下降出现反复下沉时,即刻将小鼠捞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鼠慢性疲劳综合征复合因素造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鼠慢性疲劳综合征复合因素造模装置包括:束缚小鼠使用的小鼠夹子;将小鼠饲养在其中,形成拥挤环境的大鼠笼子;夹在小鼠尾部的回形针,根据小鼠体重的5%

10%,选择回形针数量,再使小鼠进行负重、力竭游泳实验;用于小鼠负重、力竭游泳实验的水池;采用尺寸大于大鼠笼的黑色厚实塑料袋,所述塑料袋盖在大鼠笼上,模拟黑夜环境,黑色厚实塑料袋内附硬纸板;采用双面观片灯置于两个大鼠笼之间,模拟白天环境,使小鼠黑白颠倒。2.如权利要求1所述小鼠慢性疲劳综合征复合因素造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一中使用的小鼠夹子在小鼠大小不同时通过隔板调节长度,采用无隔板、透气孔较小、带有定时装置的束缚筒,使小鼠完全束缚在筒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小鼠慢性疲劳综合征复合因素造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末端有半圆形小孔使小鼠尾巴通过并固定。4.如权利要求1所述小鼠慢性疲劳综合征复合因素造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二中使用的大鼠笼子的大小与内附硬纸板的黑色厚实塑料袋和双面观片灯的大小相匹配;每个笼子配置可移动隔板,实验开始时隔板从原位移动到拥挤实验所需要的位置,所述笼子还配置有定时装置,达到设定地拥挤时间后,隔板会自动归位。5.如权利要求1所述小鼠慢性疲劳综合征复合因素造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三中将回形针夹在小鼠尾部靠近尾部三分之一处。6.如权利要求1所述小鼠慢性疲劳综合征复合因素造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四中水池上端安装有一调节高低、方向和水量的水龙头。7.如权利要求1所述小鼠慢性疲劳综合征复合因素造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四中水池水深控制在40cm,将尾部负重的小鼠放入水池中进行力竭游泳实验;游泳过程中,有小鼠运动协调性下降出现反复下沉时,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静占建波翟丕勇张雨桐陈鑫黄涛王芬刘洋王贵坪谭建华焦成俊肖雅婷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