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创伤性颅脑损伤仪;包括基座,基座上通过运动组件设有活动小车,活动小车下等距设有与运动组件相匹配的轮体,活动小车上通过安装座设有压力转换机构,基座的一侧固定设有与压力转换机构相匹配的动力组件,并且基座远离动力组件的一端固定设有捆绑组件,压力转换机构与捆绑组件之间设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上设有模拟组件;通过增设液压管及活动小车,将重力落锤的作用力转化为活动小车的运动,从而避免重力落锤直接撞击实验动物造成的创伤不一致的情况,有效提升模拟事故发生时,对人类病理生理的特征的模拟准确性。的特征的模拟准确性。的特征的模拟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创伤性颅脑损伤仪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实验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创伤性颅脑损伤仪。
技术介绍
[0002]车祸导致的创伤性颅脑损伤是世界范围内致死、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往往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但是目前模拟车祸致颅脑损伤的研究设备相对匮乏,现有的装置也存在一定缺陷;如现有的专利公开号为CN105943187B公开了一种创伤性颅脑损伤仪,包括:底座,底座的上部为平面;导轨,导轨设置于底座的上部;小车,小车的轮子在导轨内运动;支撑板,支撑架竖向固定在小车上;支撑杆,支撑杆的底部固定在底座上;圆弧形刻度尺,圆弧形刻度尺固定在支撑杆上部;连接杆,连接杆一端固定在支撑杆上部,一端连接重力落锤;重力落锤,重力落锤绕连接杆的中心转动,且转动时所在的平面与圆弧形刻度尺所在平面平行。本专利技术结构相比现有技术中的设备结构简单,价格低,操作简便,由于圆弧形刻度尺的标示,作用力精准,致伤力可调,能够有效复制闭合性脑损伤模型,小车随着撞击运动,避免撞击后的二次损伤;但是该种创伤性颅脑损伤仪与实际事故相比,重力落锤造成的撞击伤害与交通事故相比具有一定的误差,具体为重力落锤为旋转撞击,会使得实验动物颅脑处部分接触到重力落锤后,会先与重力落锤的一部分接触,导致创伤不符合交通事故的情况,并且在实际交通事故发生时,由于驾驶人员和乘坐人员的姿势和角度不同,在安全气囊弹出时也会对脑部造成损伤,不能更好的、真实的模拟还原实际的交通事故对颅脑造成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创伤性颅脑损伤仪,很好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创伤性颅脑损伤仪,包括基座,基座上通过运动组件设有活动小车,活动小车下等距设有与运动组件相匹配的轮体,活动小车上通过安装座设有压力转换机构,基座的一侧固定设有与压力转换机构相匹配的动力组件,并且基座远离动力组件的一端固定设有捆绑组件,压力转换机构与捆绑组件之间设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上设有模拟组件;压力转换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安装座上的液压管,液压管内部开设有储液腔,储液腔的一端设有对接组件,对接组件与动力组件相匹配,并且液压管远离对接组件的一端设有撞击组件。
[0005]优选的,为了吸附重力落锤,避免重力落锤因反作用力而出现的回转情况,对接组件包括设置在储液腔内部的活塞杆,活塞杆的一端与储液腔内壁过盈配合、另一端穿出储液腔固定设有对接座,对接座上固定设有吸盘。
[0006]优选的,为了可以根据需要更换撞击板,也即可根据需要选择与实验动物颅脑碰撞的碰撞面积,撞击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液压管远离活塞杆一端的固定杆,固定杆通过安
置头设有撞击板。
[0007]优选的,为了将重力落锤的动能转化为压力转换机构收到的压力,并经压力转换机构作用到实验动物颅脑处,以避免重力落锤直接撞击实验动物的颅脑处而造成的伤口不匹配情况,动力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基座上的安装支架,安装支架上固定设有圆弧形刻度尺,并且圆弧形刻度尺的一侧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与安装支架转动连接、另一端固定设有与吸盘相匹配的重力落锤。
[0008]优选的,为了从而限制活动小车的移动路径,避免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偏移,保证精确性,运动组件包括等距设置在基座上的运动导轨,运动导轨上开设有与轮体相契合的导槽。
[0009]优选的,为了配合捆绑组件,从而使得活动小车与捆绑组件的距离能得到调整,两个导槽的外侧均设有刻度线,刻度线位于靠近架体的一端,且与轮体相匹配。
[0010]优选的,为了通过将实验动物安置在架体上,并通过束缚带束缚实验动物的四肢,使得实验动物能以颅脑处对准撞击板的方式,来面对活动小车的撞击,从而有助于观测撞击创口,捆绑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基座远离安装支架一端的架体,且架体的中心与两个导槽中心相对应,架体上等距设有束缚带。
[0011]优选的,为了调节安全气囊与实验动物之间的距离,可模拟不同距离而对颅脑造成的损伤,调节机构包括对称开设在基座两侧端部的调节滑槽,调节滑槽内对称滑动设有调节块,调节块与基座侧壁之间通过限位组件相卡合,并且四个调节块与模拟组件固定连接。
[0012]优选的,为了调节安全气囊与实验动物之间的距离,可模拟不同距离而对颅脑造成的损伤,还可保证调节后的牢固性,避免整体发生滑动,保证模拟的精确性,限位组件包括开设在基座侧壁上的限位槽,限位槽与调节滑槽相连通,并且限位槽内设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与调节块通过螺纹固定连接。
[0013]优选的,为了可以模拟安全气囊弹出时,不同的驾驶姿势和角度而造成的颅脑损伤,可以使建立的颅脑损伤模型损伤机制符合临床实际,为进一步研究脑损伤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提供了必备的实验基础,模拟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调节块上的电动推杆,四电动推杆的输出端转动设有转动块,并且四个转动块上共同固定设有横板,横板内设有安全气囊。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上述机构的相互配合,通过增设液压管及活动小车,将重力落锤的作用力转化为活动小车的运动,从而避免重力落锤直接撞击实验动物造成的创伤不一致的情况,有效提升模拟事故发生时,对人类病理生理的特征的模拟准确性;(2)通过将实验动物安置在架体上,并通过束缚带束缚实验动物的四肢,使得实验动物能以颅脑处对准撞击板的方式,来面对活动小车的撞击,从而有助于观测撞击创口,再将实验动物予以恢复后,建立的颅脑损伤模型损伤机制符合临床实际,为进一步研究脑损伤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提供了必备的实验基础;(3)通过调节其与实验动物之间的角度和距离,可模拟在不同驾驶姿势和角度下对颅脑造成的损伤,使建立的颅脑损伤模型损伤机制符合临床实际,为进一步研究脑损伤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提供了必备的实验基础。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创伤性颅脑损伤仪的部分轴测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创伤性颅脑损伤仪的活动小车的轴测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创伤性颅脑损伤仪的活动小车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创伤性颅脑损伤仪的活动小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创伤性颅脑损伤仪的活塞杆的轴测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创伤性颅脑损伤仪的部分轴测结构示意图之二;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创伤性颅脑损伤仪的部分轴测结构示意图之三;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创伤性颅脑损伤仪中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创伤性颅脑损伤仪中撞击板与固定杆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10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创伤性颅脑损伤仪中撞击板与固定杆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16]图中:1、基座;2、活动小车;3、安装支架;4、圆弧形刻度尺;5、连接杆;6、重力落锤;7、液压管;8、架体;9、束缚带;10、轮体;11、安装座;12、撞击板;13、固定杆;14、活塞杆;15、对接座;16、吸盘;17、储液腔;18、安置头;19、刻度线;20、运动导轨;21、导槽;22、安全气囊;23、横板;24、转动块;25、电动推杆;26、调节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创伤性颅脑损伤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上通过运动组件设有活动小车(2),所述活动小车(2)下等距设有与所述运动组件相匹配的轮体(10),所述活动小车(2)上通过安装座(11)设有压力转换机构,所述基座(1)的一侧固定设有与所述压力转换机构相匹配的动力组件,并且所述基座(1)远离所述动力组件的一端固定设有捆绑组件,所述压力转换机构与所述捆绑组件之间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上设有模拟组件;所述压力转换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安装座(11)上的液压管(7),所述液压管(7)内部开设有储液腔(17),所述储液腔(17)的一端设有对接组件,所述对接组件与所述动力组件相匹配,并且所述液压管(7)远离所述对接组件的一端设有撞击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创伤性颅脑损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组件包括设置在储液腔(17)内部的活塞杆(14),所述活塞杆(14)的一端与所述储液腔(17)内壁过盈配合、另一端穿出所述储液腔(17)固定设有对接座(15),所述对接座(15)上固定设有吸盘(1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创伤性颅脑损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撞击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液压管(7)远离活塞杆(14)一端的固定杆(13),所述固定杆(13)通过安置头(18)设有撞击板(1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创伤性颅脑损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基座(1)上的安装支架(3),所述安装支架(3)上固定设有圆弧形刻度尺(4),并且所述圆弧形刻度尺(4)的一侧设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支架(3)转动连接、另一端固定设有与所述吸盘(16)相匹配的重力落锤(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兴,马驰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