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固液旋流混合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4850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固液旋流混合反应器,包括添料斗、螺旋混料器以及混合器。通过添料斗添加固体物料以及液体物料,固体物料与液体物料在添料斗中预混合而后流至螺旋混料器中,并在螺旋混料器中完成初混合,混合物料经过螺旋混料器后通入到混合器中,在混合器中通过切割叶轮对混合物料强制切割,改变流体的运动状态,使得流体的湍流度增加,从而完成终混合,混合更加的充分,提高了反应的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紧凑,通过预混合、初混合以及终混合等阶段,实现了固液物料的快速混合,混合过程快速、高效,固液物料能够充分混合均匀,提高了反应的效率,进而大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便于工业生产中使用。便于工业生产中使用。便于工业生产中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固液旋流混合反应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固液旋流混合反应器。

技术介绍

[0002]固液混合反应器是用于固相和液相混合反应的反应器,其中一般采用一些混匀的方式,使得固相与液相充分混匀,而后进行反应,实现了反应效率的提高,并在化工行业及医药行业有着广泛应用。
[0003]对于固液混合反应器,其核心在于如何使得固液两相混合的更加充分,从而提高固液两相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反应效率,现有的固液混合反应器常见的有床式反应器,如固定床、流化床等,床式反应器结构简单,但一般效率较低,为了提高效率,往往会增加反应器的体积,于是则会增加占地面积,不便于厂房布置,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体积较大,容易出现混合死区,不益于固液两相反应的均匀稳定的进行。
[0004]因此,一种能够提高固液混合效率,使得固液两相高效混合,提高反应效率,从而能够有效减小设备体积,减少设备占地,进而降低生产成本的固液混合反应器则是现有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固液旋流混合反应器,以解决现有的固液混合反应器体积大,混合过程中容易出现死区,从而导致混合效果不佳,反应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固液旋流混合反应器,包括添料斗、螺旋混料器以及混合器,所述的添料斗一侧设置有液体进口,添料斗的正下方与变径管相连通,在液体进口处布置有导流片B,在变径管进口处的周边布置有导流板A,变径管的下端与螺旋混料器相连接,螺旋混料器与混合器相连接,混合器中设置有混匀腔,混匀腔中设置有传动轴与电机相连接,传动轴与切割叶轮相连接,混合器与电机的下方设置有底座。
[0007]进一步地,所述的导流片A呈弧状,导流片A均布在变径管进口处周边,导流片A上固定连接有出气腔,出气腔上方设置有法兰连接口。
[0008]进一步地,所述的变径管上端与下端的比例为2~3:1,变径管长度与直径之比为1.5~2:1。
[0009]进一步地,所述的螺旋混料器的螺距与直径之比为0.8~1.5:1。
[0010]进一步地,所述的混匀腔中切割叶轮的数量为三级,在混匀腔的末端与传动轴的连接处设置有一级密封。
[0011]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级密封的右侧设置有冷却腔,冷却腔右侧设置有二级密封,冷却腔上设置有冷却水进口以及冷却水出口。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结构紧凑,通过预混合、初混合以及终混合等阶段,实现了固
液物料的快速混合,混合过程快速、高效,固液物料能够充分混合均匀,提高了反应的效率,进而大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便于工业生产中使用。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专利技术添料斗俯视示意图;
[0015]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A部分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6]图中各标记对应的名称:
[0017]1、添料斗;11、出气腔;111、法兰连接口;12、粉料添加口;13、导流片A;14、液体进口;15、导流片B;2、变径管;3、螺旋混料器;4、混合器;41、物料进口;42、混匀腔;421、导叶;422、切割叶轮;43、物料出口;44、冷却腔;441、冷却水进口;442、冷却水出口;45、一级密封;46、二级密封;5、底座;6、电机;61、传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9]如图1

3所示,在本专利技术反应器中设置有添料斗1,添料斗1下方与变径管2相连通,添料斗1的一侧设置有液体进口14,在液体进口14处布置有导流片B15,在变径管2进口处的周边布置有导流片A13,在导流片A13上固定连接有出气腔11,出气腔11上方设置有法兰连接口111,在变径管2的下端与螺旋混料器3相连通,螺旋混料器3的下端与混合器3相连通,混合器3的下方设置有底座5,混合器3中设置有物料进口41,螺旋混料器3下端与物料进口41相连接,物料进口41与混匀腔42相连通,混匀腔42中设置有多级导叶421以及切割叶轮422,切割叶轮422与传动轴61相连接,传动轴61与电机6相连接,混匀腔42的末端与物料出口43相连通,并在混匀腔42的末端设置有一级密封45,并在一级密封45处设置有冷却腔44,在冷却腔44的另一侧设置有二级密封46,同时在冷却腔44上设置有冷却水进口441以及冷却水出口442。
[0020]本专利技术原理为:粉体物料从添料斗1上方添加至添料斗1中,由于导流片A13的设置以及出气腔11的布置,粉体物料呈环状添加至添料斗1中,液体物料从液体进口14添加至添料斗1中,由于导流片B15的设置,使得液体物料呈切向流出,并带动粉体物料流入到变径管2中,整个过程中实现了对固液物料的预混合,出气腔11的设置,针对于能够产生气体的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上升至出气腔11,并通过出气腔11上方的法兰连接口111连接出气管外排。
[0021]添料斗1为固液混合的初始阶段,过程中容易出现物料的黏结,从而发生堵塞,因此对固液的比例需要进行控制,控制粉体物料的添加量以及控制液体物料的流量,过程中根据实际物料的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只需要保证粉末能被快速完全的带走流入到变径管2中即可,此时混合的流体呈涓流的状态,流体中会存在空隙,不利于后续进一步的混合,因此流入到变径管2中的物料需要在变径管2中进一步的富集,为了保证富集的效果,对变径管2的尺寸有一定的要求,实际使用中变径管2上端与下端的比例在2~3:1为宜,变径管长度与直径之比在1.5~2:1为宜,此时物料连续不断的流入到螺旋混料器3中。
[0022]流入到混合物料3中的物料在螺旋混料器3中进一步混合,从物料添加到螺旋混料器3的过程中,物料依靠着自身的重力下降并流动,保证了流动连续性的同时,也使得更加的节能,混合物料在螺旋混料器3中经过旋转能够打破流体的流动状态,从而增加了混合的程度,实现了初混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螺旋混料器3的螺距有着一定的要求,当螺距过小,则会容易出现反混的现象,而当螺距过大时,又会对混合的效果造成影响,螺距对应着混合物料的流速,也即对应着物料的处理量,对于一个反应器,其处理量是一定的,于是相应的螺距也可以确定,实际使用中螺旋混料器的螺距与直径之比0.8~1.5:1为宜,当反应器处于不同的规格时,螺旋混料器的尺寸虽会产生变化,但只是整体的放大,螺距与直径之比不会产生变化。
[0023]流经螺旋混料器3的物料流至混合器4中,并在混匀腔42中切割叶轮422的作用下混合物料中的流动状态被打破,进一步的增加了物料的湍流度,从而使得物料混合更加的均匀,实现了终混合,为了保证混合的效果,切割叶轮422的数量是关键,实际中切割叶轮422数量为三级时,效果良好,进一步的增加混合效果虽有提升,但并不明显,相应的还会增加反应器的体积,进而增加了成本,同时对于电机6,也增加了能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固液旋流混合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添料斗(1)、螺旋混料器(3)以及混合器(4),所述的添料斗(1)一侧设置有液体进口(14),添料斗(1)的正下方与变径管(2)相连通,在液体进口(14)处布置有导流片B(15),在变径管(2)进口处的周边布置有导流板A(13),变径管(2)的下端与螺旋混料器(3)相连接,螺旋混料器(3)与混合器(4)相连接,混合器(4)中设置有混匀腔(42),混匀腔(42)中设置有传动轴(61)与电机(6)相连接,传动轴(61)与切割叶轮(422)相连接,混合器(4)与电机(6)的下方设置有底座(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固液旋流混合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片A(13)呈弧状,导流片A(13)均布在变径管(2)进口处周边,导流片A(13)上固定连接有出气腔(11),出气腔(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剑平孙欣丁丰荣周力淳黄佳筠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海泰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