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垃圾场地渗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74827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城市垃圾场地渗水处理系统,在填埋场向下开挖基坑,基坑侧部填充有碎石层,所述碎石层上部构筑有混凝土围挡,所述基坑底部铺设黏土并夯实,并在基坑底部以及混凝土围挡上铺设防水粘,所述防水粘上部铺设有排水板,所述排水板上部铺设有土工布,所述土工布上部铺设生石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场地治理技术领域,本方案可以有效避免基坑渗水,影响外部土壤环境,将待填埋垃圾与基坑开挖过程中取出的土壤混合后回填到基坑内,压实并布置疏水导流构件,利用疏水导流构件对雨雪等自然降水进行疏导,减少外部水流进入垃圾填埋场地内,可以充分利用开挖的土方、砂石,降低垃圾填埋处理成本。降低垃圾填埋处理成本。降低垃圾填埋处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垃圾场地渗水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垃圾场地治理
,具体为一种城市垃圾场地渗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在近十年以年均3.3%的速度增长。城镇生活垃圾历年累计存量已经高达60多亿t。截至2010年,我国有生活垃圾填埋场628座,垃圾处理能力为 38.8万t/d,另外还有上千座简易填埋场。垃圾存量之巨,老场数量之多,使得存量治理工作尤为艰巨,大量的简易集中掩埋的方式处理,容易出现无序倾倒、超负荷填埋、无防渗系统甚至渗沥液污染周边环境等问题,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城市垃圾场地渗水处理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垃圾填埋场无防渗系统,容易导致渗沥液污染周边环境的问题。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城市垃圾场地渗水处理系统,在填埋场向下开挖基坑,基坑侧部填充有碎石层,所述碎石层上部构筑有混凝土围挡,所述基坑底部铺设黏土并夯实,并在基坑底部以及混凝土围挡上铺设防水粘,所述防水粘上部铺设有排水板,所述排水板上部铺设有土工布,所述土工布上部铺设生石灰,所述基坑开挖过程中取出的土壤与待填埋垃圾混合后回填至基坑内,在回填的垃圾上方继续回填原基坑位置的土壤以及砂石形成拱状凸台,所述拱状凸台内设置有疏水导流构件,所述拱状凸台上部栽种绿植,所述疏水导流构件与基坑外侧的排水沟相连通。
[0005]上述拱状凸台底部构筑有挡墙。
[0006]上述疏水导流构件包括:透水花管、渗水网布以及疏水管道,所述透水花管埋设于拱状凸台下部且四周填充有碎石块,所述渗水网布绕装于透水花管上,所述疏水管道一端与花管相连通、另一端与排水沟相连通。
[0007]上述拱状凸台上沿竖直方向构筑有若干明排沟。
[0008]上述拱状凸台上沿水平方向上构筑有漫水导槽,所述漫水导槽与明排沟相连通。
[0009]上述透水花管以及疏水管道均沿一定坡度设置。
[0010]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城市垃圾场地渗水处理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城市垃圾场地渗水处理系统,在填埋场向下开挖基坑,基坑侧部填充有碎石层,碎石层上部设置有混凝土围挡结构,基坑底部夯实,基坑底部以及混凝土挡墙上均铺设有一层防水粘,防水粘上部铺设有排水板,排水板上层铺装有土工布,土工布上部铺设有一定厚度的生石灰,有效避免基坑渗水,影响外部土壤环境,将待填埋垃圾与基坑开挖过程中取出的土壤混合后回填到基坑内,并将垃圾压实,在垃圾场地上部继续回填原基坑位置的土壤以及砂石呈拱状凸台,再次压实并布置疏水导流构件,利用疏水导流构件对雨雪等自然降水进行疏导,减
少外部水流进入垃圾填埋场地内,可以充分利用开挖的土方、砂石,降低垃圾填埋处理成本。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城市垃圾场地渗水处理系统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城市垃圾场地渗水处理系统的a位置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基坑;2、碎石层;3、混凝土围挡;4、防水粘;5、排水板;6、土工布;7、生石灰;8、拱状凸台;9、排水沟;10、挡墙;11、透水花管;12、渗水网布;13、疏水管道;14、明排沟;15、漫水导槽;A、垃圾混合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的零部件依次进行连接,具体连接以及操作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
[0017]请参阅图1

2,本技术提供一种城市垃圾场地渗水处理系统:
[0018]实施例:由说明书附图1

2可知,本方案在填埋场向下开挖基坑1,基坑1侧部填充有碎石层2,碎石层2上部构筑有混凝土围挡3,基坑1底部铺设黏土并夯实,并在基坑1底部以及混凝土围挡3上铺设防水粘4,防水粘4上部铺设有排水板5,排水板5上部铺设有土工布6,土工布6上部铺设生石灰7,基坑1开挖过程中取出的土壤与待填埋垃圾混合后回填至基坑1内,在回填的垃圾上方继续回填原基坑1位置的土壤以及砂石形成拱状凸台8,拱状凸台8内设置有疏水导流构件,拱状凸台8上部栽种绿植,疏水导流构件与基坑1外侧的排水沟9相连通,通过混凝土围挡3以及基坑1底部夯筑的黏土层,可以充分保证基坑1整体的结构稳定性,同时利用防水粘4、排水板5、土工布6以及生石灰7的组合作用形成防渗隔水系统,可以将垃圾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充分的拦截在基坑1内,同时在基坑1上部回填原基坑1位置的土壤以及砂石形成拱状凸台8,拱状凸台8内设置有疏水导流构件,拱状凸台8上部栽种绿植,充分降低外部雨水、雪水等自然降水渗入基坑1内,从而增加防渗系统的压力。
[0019]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上述拱状凸台8底部构筑有挡墙10,对凸台坡脚进行固定,可以有效避免凸台滑坡,上述疏水导流构件包括:透水花管11、渗水网布12以及疏水管道13,透水花管11埋设于拱状凸台8下部且四周填充有碎石块,渗水网布12绕装于透水花管11上,疏水管道13一端与花管相连通、另一端与排水沟9相连通,通过透水花管11可以将渗入到拱状凸台8内部的水体导出,并进一步经由疏水管道13排入到排水沟9中,渗水网布12绕装于透水花管11上可以避免泥沙堵塞花管孔洞,同时透水花管11以及疏水管道13均沿一定坡度设置,可以保证疏水效果。
[0020]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上述拱状凸台8上沿竖直方向构筑有若干明排沟14,在拱状凸台8上沿水平方向上构筑有漫水导槽15,漫水导槽15与明排沟14相连通,明排沟14与漫水导槽15的设置,可以有效避免强降水过程中对拱状凸台8表面的冲蚀作用,可以将水流快速排
走,从而减少水体向下进入到基坑1内部,为防渗系统的稳定提供支持。
[0021]综上所述,该城市垃圾场地渗水处理系统,在填埋场向下开挖基坑1,基坑1侧部填充有碎石层2,碎石层2上部设置有混凝土围挡3结构,基坑1底部夯实,基坑1底部以及混凝土挡墙10上均铺设有一层防水粘4,防水粘4上部铺设有排水板5,排水板5上层铺装有土工布6,土工布6上部铺设有一定厚度的生石灰7,有效避免基坑1渗水,影响外部土壤环境,将待填埋垃圾与基坑1开挖过程中取出的土壤混合后回填到基坑1内,并将垃圾压实,在垃圾场地上部继续回填原基坑1位置的土壤以及砂石呈拱状凸台8,再次压实并布置疏水导流构件,利用疏水导流构件对雨雪等自然降水进行疏导,减少外部水流进入垃圾填埋场地内,可以充分利用开挖的土方、砂石,降低垃圾填埋处理成本。...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垃圾场地渗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填埋场向下开挖基坑,基坑侧部填充有碎石层,所述碎石层上部构筑有混凝土围挡,所述基坑底部铺设黏土并夯实,并在基坑底部以及混凝土围挡上铺设防水粘,所述防水粘上部铺设有排水板,所述排水板上部铺设有土工布,所述土工布上部铺设生石灰,所述基坑开挖过程中取出的土壤与待填埋垃圾混合后回填至基坑内,在回填的垃圾上方继续回填原基坑位置的土壤以及砂石形成拱状凸台,所述拱状凸台内设置有疏水导流构件,所述拱状凸台上部栽种绿植,所述疏水导流构件与基坑外侧的排水沟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垃圾场地渗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拱状凸台底部构筑有挡墙。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光辉王尧史永强陈睿冯雪李鸿婷张艳凤荆海洋石峰陈一诺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