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桩间土排水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9200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2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桩间土排水构造,其包括在支护桩之间间隔一定距离设置的多个排水单元;所述排水单元包括置于土坑内的倾斜设置的排水管;在排水管的中部及前端管身上设多个开孔,排水管的后端不设开孔;在排水管的开孔区域和前端管口处用土工布包裹;排水管的后端穿过挂网喷砼层;在挂网喷砼层的一侧,排水管前端一侧设有瓜米石,所述瓜米石包裹排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排水管汇水面积进行了扩大,排水效果好,提高了桩间土体的排水效率。提高了桩间土体的排水效率。提高了桩间土体的排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桩间土排水构造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排水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桩间土排水构造。

技术介绍

[0002]在深基坑开挖时,一般需要提前施工支护桩。支护桩主要承受横向推力,用于基坑支护、边坡防护,承受水平推力或滑坡推力。在地下室施工阶段,支护桩长期暴露在外,受自然因素作用影响,桩间土体在不利水文条件下,物理性能发生衰变,粘结力降低,桩间土体可能掉落乃至引发支护边坡失稳。为保证边坡稳定及地下室施工期间作业安全,桩间土引水是必不可少的工程措施。
[0003]支护桩间土体防护尤其排水措施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支护桩的安全性及使用效果。这时因为排水设施能减少桩间土体中的含水量,防止土体中含水率过高,造成静水压力过大,土体粘性降低。
[0004]现有的支护桩间排水措施通常是在桩间土体中掏窝放置排水管,该方式存在排水管端部汇水区断面较小,桩间土体中积水不能有效排出,排水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桩间土排水构造,该排水构造对排水管汇水面积进行了扩大,排水效果好,提高了桩间土体的排水效率。...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桩间土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支护桩之间间隔一定距离设置的多个排水单元;所述排水单元包括置于土坑内的倾斜设置的排水管;在排水管的中部及前端管身上设多个开孔,排水管的后端不设开孔;在排水管的开孔区域和前端管口处用土工布包裹;排水管的前端伸出支护桩间的土体表面,排水管的后端穿过挂网喷砼层;在挂网喷砼层的一侧,排水管前端一侧设有瓜米石,所述瓜米石包裹排水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间土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排水管的中端及前端管身的开孔率为25

3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桩间土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呈梅花形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间土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的直径为1.5

2.5c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亚光江宴清柳景祥施桂钱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