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声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4809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声单元。其包括镍铁合金壳体,镍铁合金壳体内设置有线圈、第一块状磁铁、第二块状磁铁、导磁板、L形的电枢、导针、振膜组件支架、振膜组件等。与传统结构相比,本申请省去了传统的铁芯,用导磁板与镍铁合金壳体配合来代替铁芯,且本申请是L形电枢,电枢所占用的空间小,有利于减少整体结构的厚度。所以本申请的结构整体厚度较小,可以做到1mm左右的厚度。本申请的厚度指的是镍铁合金壳体的顶部到底部这个方向上的厚度。壳体的顶部到底部这个方向上的厚度。壳体的顶部到底部这个方向上的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声单元


[0001]本技术涉及平衡电枢式发声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发声单元。

技术介绍

[0002]平衡电枢类发声设备是一种发声装置。一般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互扣合焊接后形成一个安装内腔,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出音口。所述安装内腔内设置有振膜组件以及用于驱动振膜组件振动的电磁驱动组件,电磁驱动组件一般包括电枢、第一磁铁、第二磁铁、铁芯(锷铁)和线圈。电枢通常是U形的,铁芯通常是环形的,铁芯中间开口,铁芯内部设置有上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所述电枢的一部分外套有所述线圈,所述电枢的一端设置在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之间,传导杆(导针)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电枢的端部且位于铁芯的外侧,传导杆另一端与振膜相连。这种传统的结构存在以下不足:由于设置有铁芯,铁芯占用空间很大且较厚,电枢是U形的,占用空间也很大、也比较厚,使得这种平衡电枢类发声设备的整体结构较厚。在保证音效的情况下,这种结构无法做到很薄。而目前的发展趋势是希望整体结构比较薄。所以,这种传统的结构无法满足现有的需求。
[0003]例如,中国CN201821990263公开了一种动铁扬声器和耳机,该动铁扬声器就是上述的结构。该结构也存在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提供一种整体厚度较小的发声单元。
[0005]一种发声单元,包括镍铁合金壳体,所述镍铁合金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线圈安装区和第一块状磁铁安装区,所述线圈安装区与第一块状磁铁安装区之间设置有倾斜过渡区,且第一块状磁铁安装区高于线圈安装区,所述线圈安装区内设置有线圈,所述第一块装磁铁安装区内设置有第一块状磁铁,所述第一块状磁铁上方间隔设置有第二块状磁铁,所述第二块装磁铁与上方设置的导磁板相连,所述导磁板与镍铁合金壳体相连,
[0006]所述镍铁合金壳体靠近线圈的一端的下部设置有安装通孔,另一端的上部设置有出音口,
[0007]还包括L形的电枢,所述电枢包括固定部和工作部,所述固定部位于镍铁合金壳体的外侧且与镍铁合金壳体相连,所述工作部穿过安装通孔和线圈,且工作部的一端位于第一块状磁铁和第二块装磁铁之间,
[0008]所述导磁板上方设置有振膜组件支架,所述振膜组件支架的一端位于导磁板上,另一端由镍铁合金壳体内部设置的支撑台来支撑,所述振膜组件支架与镍铁合金壳体相连,所述振膜组件支架上设置有振膜组件,所述振膜组件与电枢的工作部之间设置有传动杆,所述导针,所导针的一端与振膜组件相连,所述导针的另一端与电枢的工作部相连,所述导针位于线圈和第二块状磁铁之间。
[0009]与传统结构相比,本申请省去了传统的铁芯,用导磁板与镍铁合金壳体配合来代替铁芯,且本申请是L形电枢,电枢所占用的空间小,有利于减少整体结构的厚度。所以本申
请的结构整体厚度较小,可以做到1mm左右的厚度。如图6所示,本申请的厚度H指的是镍铁合金壳体的顶部到底部这个方向上的厚度。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还包括盖体,所盖体设置在所述镍铁合金壳体的顶部。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振膜组件包括TPU膜和振片,所述振片、TPU膜和振膜组件支架为一体式结构。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镍铁合金壳体的外侧设置有观察孔,所述观察孔朝向位于第一块状磁铁和第二块装磁铁之间的电枢的工作部。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通孔包括条形孔,所述条形孔两端下方分别设置有与条形孔连通的弧形孔。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枢的固定部的外侧连接有PCB板,所述PCB板上设置有第一焊盘和第二焊盘,所述线圈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电连接端和第二电连接端,第一导线的一端与第一电连接端相连,第一导线的另一端与第一焊盘相连,第二导线的一端与第二电连接端相连,第二导线的另一端与第二焊盘相连。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PCB板上还设置有第三焊盘,第三焊盘与镍铁合金壳体之间连接有第三导线。
[0016]一种发声单元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S100、先将线圈和第一块状磁铁安装在镍铁合金壳体底部,
[0018]S200、从镍铁合金壳体的安装通孔插入定位治具,使得定位治具的一端穿过线圈并位于第一块状磁铁上方,将导磁板和第二块状磁铁相连后搁置在定位治具上,接着将导磁板与镍铁合金壳体之间焊接,
[0019]S300、将定位治具与镍铁合金壳体分离,将L形的电枢的工作部从镍铁合金壳体的安装通孔插入,从镍铁合金壳体的观察孔来观察工作部与第一块状磁铁之间的间隙以及与第二块状磁铁之间的间隙是否相同,若不同,则调整工作部的上下位置使上述两个间隙相同,接着,将L形的电枢的固定部与镍铁合金壳体的外侧壁焊接,在L形的电枢的工作部上连接导针,
[0020]S400、将设置有振膜组件的振膜组件支架的一端搭接在导磁板上,另一端搭接在镍铁合金壳体内设置的支撑台上,将振膜组件支架与镍铁合金壳体粘结,将导针与振膜组件相连。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0022]步骤S100中,在安装线圈时,所述线圈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电连接端和第二电连接端,第一导线的一端与第一电连接端相连,第二导线的一端与第二电连接端相连,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分别由镍铁合金壳体的安装通孔伸出,
[0023]还包括,在电枢的固定部的外侧连接有PCB板,所述PCB板上设置有第一焊盘和第二焊盘,第一焊盘与第一导线相连,第二焊盘与第二导线相连。
[00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所述PCB板上还设置有第三焊盘,第三焊盘与镍铁合金壳体之间连接有第三导线。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发声单元的爆炸图。
[0026]图2为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发声单元的装配图。
[0027]图3为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导磁板的设置方式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发声单元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发声单元的L形电枢的示意图。
[0030]图6为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发声单元的安装通孔的示意图。
[0031]图7为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发声单元的T形PCB板的示意图。
[0032]图8为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定位治具的示意图。
[0033]图9为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定位治具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34]其中:
[0035]100、镍铁合金壳体;110、出音口;120、安装通孔;121、条形孔;122、弧形孔;130、观察孔;140、支撑台;150、第一块状磁铁安装区;160、倾斜过渡区;170、线圈安装区;200、线圈;300、第一块状磁铁;400、电枢;410、固定部;420、工作部;430、缺口;440、弧形过渡部;500、第二块状磁铁;600、导磁板;700、导针;810、振膜组件支架;820、TPU膜;830、振片;900、PCB板;1000、定位治具;1001、端块;1002、定位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镍铁合金壳体,所述镍铁合金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线圈安装区和第一块状磁铁安装区,所述线圈安装区与第一块状磁铁安装区之间设置有倾斜过渡区,且第一块状磁铁安装区高于线圈安装区,所述线圈安装区内设置有线圈,所述第一块状磁铁安装区内设置有第一块状磁铁,所述第一块状磁铁上方间隔设置有第二块状磁铁,所述第二块状磁铁与上方设置的导磁板相连,所述导磁板与镍铁合金壳体相连,所述镍铁合金壳体靠近线圈的一端的下部设置有安装通孔,另一端的上部设置有出音口,还包括L形的电枢,所述电枢包括固定部和工作部,所述固定部位于镍铁合金壳体的外侧且与镍铁合金壳体相连,所述工作部穿过安装通孔和线圈,且工作部的一端位于第一块状磁铁和第二块状磁铁之间,所述导磁板上方设置有振膜组件支架,所述振膜组件支架的一端位于导磁板上,另一端由镍铁合金壳体内部设置的支撑台来支撑,所述振膜组件支架与镍铁合金壳体相连,所述振膜组件支架上设置有振膜组件,所述振膜组件与电枢的工作部之间设置有导针,导针的一端与振膜组件相连,所述导针的另一端与电枢的工作部相连,所述导针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聚声源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