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润滑状态下船用柴油机凸轮副摩擦-闪温预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4726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混合润滑状态下船用柴油机凸轮副摩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合润滑状态下船用柴油机凸轮副摩擦

闪温预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内燃机摩擦学领域,特别涉及混合润滑状态下船用柴油机凸轮副摩擦

闪温预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凸轮

挺柱副是配气机构中的关键配副,控制船用柴油机的配气过程。随着船舶柴油机功率密度、转速等性能参数的不断提升,配气凸轮

挺柱副面临着更加严苛的工作环境,尤其是界面微观接触区的摩擦学特性,在瞬态载荷冲击、速度冲击及瞬态曲率条件下,界面摩擦及闪温迅速突变,带来胶合和磨损等表面失效隐患。
[0003]目前,配气凸轮

挺柱副的失效问题,如磨损、胶合等,已成为影响配气机构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而现阶段,对基于混合润滑分析的配气凸轮

挺柱副的摩擦

闪温性能鲜有研究。
[0004]为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基于混合润滑分析配气凸轮

挺柱副的摩擦

闪温性能,以为船用柴油机凸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合润滑状态下船用柴油机凸轮副摩擦

闪温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分别构建考虑表面真实粗糙度的雷诺方程、膜厚方程、承载方程以及摩擦

闪温方程,耦合得到凸轮副摩擦

闪温预测模型;步骤(2):输入待测配气机构运行参数至所述凸轮副摩擦

闪温预测模型,得到预测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润滑状态下船用柴油机凸轮副摩擦

闪温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雷诺方程为考虑瞬时速度的雷诺方程,具体为:基于凸轮

挺柱副运动学分析模型,得到凸轮和挺柱的表面速度,如下:其中,u1为凸轮的表面速度;u2为挺柱的表面速度;根据凸轮

挺柱副运行过程中瞬变卷吸速度,采用三维线接触混合润滑雷诺方程,如下:其中,p为油膜压力;h为油膜厚度;η为润滑油粘度;ρ为润滑油密度;u为两表面间卷吸速度,u=(u1+u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润滑状态下船用柴油机凸轮副摩擦

闪温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膜厚方程为考虑瞬时曲率半径的膜厚方程,具体为:计算凸轮综合曲率半径R,如下:R=R0+h
α
+h

α
;其中,R0为凸轮基圆半径;h
α
为凸轮升程方程;h

α
为几何加速度;根据复杂瞬变曲率,构建油膜的厚度方程,如下:如下:其中,h0为初始膜厚;v(x,y,t)为弹性变形项;δ1和δ2为接触表面粗糙度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润滑状态下船用柴油机凸轮副摩擦

闪温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承载方程为考虑瞬时接触载荷的承载方程,具体为:基于凸轮

挺柱副动力学分析模型,以弹簧力和惯性力作为凸轮

挺柱间的接触载荷,合力求解公式,如下:F=F
T
+F
G
;其中,F<...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德良史修江孙文李仁泽卢熙群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