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北京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非对称性光栅耦合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4634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对称性光栅耦合器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步骤:提供衬底,并在衬底上形成光栅材料层;对所述光栅材料层进行刻蚀形成光栅层;其中,所述光栅层上具有一维光栅结构,所述一维光栅结构具有180度面内旋转对称性;在所述光栅层上刻蚀形成通孔;其中,所述通孔位于所述一维光栅结构的侧面;自所述通孔处对所述衬底进行刻蚀形成凹槽;其中,所述凹槽覆盖所述一维光栅结构和所述通孔所在的位置。本申请可在保持180度面内旋转对称性的前提下实现了上下辐射的不对称,因此可以避免相对较复杂的倾斜刻蚀工艺,简化了工艺流程,由于本申请的非对称性光栅耦合器的制备工艺更简单,从而可以确保良品率更高。从而可以确保良品率更高。从而可以确保良品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对称性光栅耦合器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子集成器件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非对称性光栅耦合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为了实现光电集成芯片和光纤之间的高效光耦合,通常需要耦合部分的光栅具有较高的非对称单向辐射特性,因此不同的制作工艺被用来增强光栅的非对称单向辐射特性,比如使用闪耀光栅或者在耦合器底部增加金属反射镜或者在底部增加布拉格多层反射薄膜,但是这些工艺与传统的CMOS加工技术不兼容,并且工艺容差较小,良品率不高。对于闪耀光栅而言,其单向辐射特性极度依赖于光栅的几何形状特别是倾斜角,对于布拉格多层反射薄膜而言,其单向辐射特性极度依赖于多层薄膜的厚度和位置,而实际工艺很难达到上述要求的精度,导致良品率不高。
[0003]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非对称性光栅耦合器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非对称性光栅耦合器制备的耦合效率低和良品率低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对称性光栅耦合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提供衬底,并在衬底上形成光栅材料层;对所述光栅材料层进行刻蚀形成光栅层;其中,所述光栅层上具有一维光栅结构,所述一维光栅结构具有180度面内旋转对称性;在所述光栅层上刻蚀形成通孔;其中,所述通孔位于所述一维光栅结构的侧面;自所述通孔处对所述衬底进行刻蚀形成凹槽;其中,所述凹槽覆盖所述一维光栅结构和所述通孔所在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对称性光栅耦合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栅层为硅光栅层;所述对所述光栅材料层进行刻蚀形成一维光栅结构和光栅层,包括:在所述光栅材料层上形成光刻胶,并对所述光刻胶进行曝光和显影;对所述光栅材料层进行刻蚀后去除光刻胶,形成一维光栅结构和光栅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对称性光栅耦合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光栅层上刻蚀形成通孔,包括:在所述一维光栅结构和所述光栅层上形成光刻胶,并对所述光刻胶进行曝光和显影;对所述光栅层进行刻蚀后去除光刻胶,形成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对称性光栅耦合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为二氧化硅衬底;所述自所述通孔处对所述衬底进行刻蚀形成凹槽,包括:在所述通孔处注入氢氟酸溶液对所述衬底进行刻蚀形成凹槽。5.一种非对称性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然彭超胡月枫区健川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