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识别信号放大的石墨烯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基于石墨烯芯片的免疫传感器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识别信号放大的石墨烯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肿瘤标志物检测是肿瘤疾病诊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操作,可以提高肿瘤疾病诊断的准确性。癌胚抗原作为常见的肿瘤标志物之一,在癌症中过量表达,因此在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疗效评价以及病情监测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0003]电化学免疫传感技术具有便携、响应快、高灵敏和低成本等优点,因此其最常被应用于癌胚抗原的测定。在检测中,目前大多数化学免疫传感器的信号放大策略是依靠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催化过氧化氢(H2O2)的还原反应。在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中,连接酶位点的数量直接影响还原反应,以及检测的灵敏性和准确性。为了提升酶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和准确度,通常需要对基底物如芯片进行修饰,常用的酶修饰方法很单一,比如在基底物表面修饰时直接将酶与抗体一对一连接,但由于基底的尺寸有限,最终修饰后的有效结合位点较少,这样不容易检测到信号较小的抗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识别信号放大的石墨烯芯片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纳米金颗粒AuNPs溶液;S2.制备纳米探针主体AuNPs
‑
HRP
‑
Ab2溶液;取等量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溶液、纳米金颗粒AuNPs溶液和第二抗体Ab2溶液,混旋孵育1
‑
3h后,加入牛血清白蛋白BSA溶液,再次孵育后,得到制备纳米探针主体AuNPs
‑
HRP
‑
Ab2溶液,于3
‑
5℃保存备用;S3.处理石墨烯芯片电极;对石墨烯芯片电极进行酸洗后,依次浸入含有EDC和NHS的混合溶液、第一抗体Ab1溶液、HER2溶液以及牛血清白蛋白BSA溶液,孵育后清洗,制得Ab1
‑
HER2修饰的石墨烯芯片电极;将经过Ab1
‑
HER2修饰的石墨烯芯片电极,浸入S2的AuNPs
‑
HRP
‑
Ab2溶液,孵育后清洗,制备得到Ab1
‑
HER2
‑
Ab2
‑
HRP
‑
AuNPs修饰的石墨烯芯片电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信号放大的石墨烯芯片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制备纳米金颗粒AuNPs溶液中,采用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得到纳米金颗粒溶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识别信号放大的石墨烯芯片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纳米金颗粒溶液中,所述纳米金颗粒为粒径为10nm
‑
2μm的单分散球形纳米金颗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信号放大的石墨烯芯片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制备纳米探针主体AuNPs
‑
HRP
‑
Ab2溶液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21.配制浓度为2
×
10
‑3~9
×
10
‑2mmol/L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溶液;S22.用磷酸盐缓冲溶液PBS,对所述S1的纳米金颗粒AuNPs溶液进行稀释,配制得到浓度为5
×
10
‑4~7
×
10
‑3mmol/L的纳米金颗粒AuNPs溶液;S23.配制第二抗体Ab2溶液,且取等量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溶液、纳米金颗粒AuNPs溶液和第二抗体Ab2溶液,混旋孵育2h,得混旋溶液;S24.配制质量浓度为1
‑
2%的牛血清白蛋白BSA溶液,并加入至S23的混旋溶液中,再次混旋孵育后,于3
‑
5℃保存备用,制得纳米探针主体AuNPs
‑
HRP
‑
Ab2溶液。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识别信号放大的石墨烯芯片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4中,取0.1
‑
0.2g牛血清白蛋白BSA和10mL磷酸盐缓冲溶液PBS,混合后制得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娜娜,王世杰,唐佳仪,王宁,谢旺根,张顺,刘清侠,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