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生栽培试验用花生垄上开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4331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23
一种花生栽培试验用花生垄上开沟机,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用机械技术领域;支撑架分别左右相对设置于手推架的前侧;气缸元件分别固定于对应的支撑架的底部,且气缸元件与控制盒内的元件相连接;开沟组件分别设置于对应的气缸元件的下侧;不仅能够控制开沟操作,减少人工强度,且其体积较小,减少成本,方便农户购置使用。方便农户购置使用。方便农户购置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花生栽培试验用花生垄上开沟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用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花生栽培试验用花生垄上开沟机。

技术介绍

[0002]花生属于豆科类植物,其果实可食用,可加工成副食品,也可加工成植物油;花生在种植时,不仅需要及时除草、增施肥料,还需做好排水工作;通常在种植花生之前,将土壤进行起垄沟操作,增加土壤的透气性,避免雨水聚积,使雨水顺着垄沟排出田外,防止花生生长期间受到水淹而出现腐烂;未被排出田外的水,则为花生提供水分,促进其生长;
[0003]现有的起沟方式有两种,一种方式是纯人工手动进行开沟,该操作不仅劳动强度大,还不能控制对沟的操作,其挖出来的沟歪歪扭扭,不顺畅;还有一种方式是使用机械设备进行开沟操作,虽说比人工操作的效果好,但其体积大,价格昂贵,成本高,并不是所有农户都会购置进行使用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花生栽培试验用花生垄上开沟机,不仅能够控制开沟操作,减少人工强度,且其体积较小,减少成本,方便农户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花生栽培试验用花生垄上开沟机,它包含手推架(1)、控制盒(2),手推架(1)的后侧设置有控制盒(2);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支撑架(3),所述的支撑架(3)为两个,分别左右相对设置于手推架(1)的前侧;气缸元件(4),所述的气缸元件(4)为两个,分别固定于对应的支撑架(3)的底部,且气缸元件(4)与控制盒(2)内的元件相连接;开沟组件(5),所述的开沟组件(5)为两个,分别设置于对应的气缸元件(4)的下侧;气缸元件(4)带动开沟组件(5)向下移动,手推架(1)在驱动前进时,带动开沟组件(5)进行开沟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生栽培试验用花生垄上开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沟组件(5)包含:组件支架(5

1),所述的组件支架(5

1)为倒“U”形结构设置,且组件支架(5

1)固定于气缸元件(4)的底部推动端;调宽组件(5

2),所述的调宽组件(5

2)设置于组件支架(5

1)的下侧;侧挡块(5

3),所述的侧挡块(5

3)为两个,左右相对称设置于调宽组件(5

2)的外侧;调节起刀(5

4),所述的调节起刀(5

4)为两个,分别固定于对应的侧挡块(5

3)的底部内侧;固定起刀(5

5),所述的固定起刀(5

5)设置于左右两个侧挡块(5

3)之间,且固定起刀(5

5)的左右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调节安装槽(5
‑5‑
1),调节起刀(5

4)分别插设于对应的调节安装槽(5
‑5‑
1)内,且调节起刀(5

4)通过螺栓固定于固定起刀(5

5)内;固定板(5

6),所述的固定板(5

6)固定设置于固定起刀(5

5)的后侧,且固定板(5

6)的底部与固定起刀(5

5)的底部齐平设置;移动板(5

7),所述的移动板(5

7)为两个,分别固定于对应的侧挡块(5

3)的后侧,且移动板(5

7)接触设置于固定板(5

6)的前侧;调宽组件(5

2)对左右两侧的调节起刀(5

4)进行驱动操作,使调节起刀(5

4)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安装操作,调节起刀(5

4)与固定起刀(5

5)形成一个整体,对所需开的沟的宽度进行调节操作;固定板(5

6)与移动板(5

7)相配合,使开沟过程中产生的泥土流至侧挡块(5

3)的外侧,避免泥土覆盖在所开的沟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花生栽培试验用花生垄上开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宽组件(5

2)包含:调节支架(5
‑2‑
1),所述的调节支架(5
‑2‑
1)为两个,调节支架(5
‑2‑
1)为“L”形结构设置,两个调节支架(5
‑2‑
1)左右相对称设置于组件支架(5

1)的内部;且侧挡块(5

3)固定设置于调节支架(5
‑2‑
1)的水平端的外侧;固定块(5
‑2‑
2),所述的固定块(5
‑2‑
2)固定于组件支架(5

1)的水平端的内底面上,且固定块(5
‑2‑
2)设置于左右两个调节支架(5
‑2‑
1)之间;调节电机(5
‑2‑
3),所述的调节电机(5
‑2‑
3)为两个,分别设置于固定块(5
‑2‑
2)的左右两侧,调节电机(5
‑2‑
3)与控制盒(2)内的元件相连接;调节丝杆(5
‑2‑
4),所述的调节丝杆(5
‑2‑
4)两个,分别设置于对应的调节电机(5
‑2‑
3)的输出轴上;
内螺纹套(5
‑2‑
5),所述的内螺纹套(5
‑2‑
5)为两个,分别通过螺纹旋接套设于对应的调节丝杆(5
‑2‑
4)上,且内螺纹套(5
‑2‑
5)的外端与调节支架(5
‑2‑
1)中垂直端相连接;滑动副(5
‑2‑
6),所述的滑动副(5
‑2‑
6)为两组,分别设置于对应的调节支架(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春玲陈庆政刘海东叶万余林秀芳祁俊程徐小媛聂小英刘晨雨黄立翠黎达真
申请(专利权)人:贺州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