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口TMR阵列传感器接入式直流电能表及精度补偿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4301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口TMR阵列传感器接入式直流电能表及精度补偿方法,所述电能表包括TMR阵列传感器模块和电能表模块,TMR阵列传感器模块包括卡扣连接的上半环和下半环,上半环内部安装有第一半环形印制板,下半环内部安装有第二半环形印制板,第一半环形印制板和第二半环形印制板通过相对应的插座和插排相连接。第一半环形印制板和第二半环形印制板上设有呈阵列式分布的多个TMR芯片,第二半环形印制板上还设有分别与电能表模块连接的运放电路和MCU电路,电能表模块对传感器模块进行自适应分段补偿。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直流线路增加计量表计需断开原线路、施工改造困难以及测量精度低的问题。难以及测量精度低的问题。难以及测量精度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开口TMR阵列传感器接入式直流电能表及精度补偿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直流电能表
,具体涉及一种开口TMR阵列传感器接入式直流电能表及精度补偿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的接入,在配用电领域直流用电场景也越来越多,比如基站的48V直流电、储能系统、光伏发电等场景。但是早期建设的直流线路没有预留直流电能表,无法对直流线路进行计量和监测,后期增加直流表时,由于无法对原有线路进行更改,导致增加表计困难。
[0003]目前直流计量场景普遍认同采用分流器方式进行电流采样,该方案技术成熟,也有相应的行业技术规范《DL/T 2345

2021直流电能表外附分流器技术规范》。但是由于大部分线路无法停电或者串接分流器改造困难,造成分流器方案无法量化应用。部分场景使用闭环零磁通传感器方案,精度虽然满足要求,但是也需要对原线路断开后,再串入传感器,施工改造依然困难。部分场景采用开口式霍尔传感器方式进行电流采样,但是由于开口式霍尔传感器零漂大、误差大,无法满足直流电能计量的要求。霍尔电流传感器采用滑动电阻器方式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口TMR阵列传感器接入式直流电能表,其特征在于:包括TMR阵列传感器模块和电能表模块(2),所述TMR阵列传感器模块包括上半环(1

1)和下半环(1

2),所述上半环(1

1)和下半环(1

2)的两端通过卡扣相连接,所述上半环(1

1)内部安装有第一半环形印制板,下半环(1

2)内部安装有第二半环形印制板,所述第一半环形印制板和第二半环形印制板通过相对应的插座和插排相连接,所述第一半环形印制板和第二半环形印制板上设有呈阵列式分布的多个TMR芯片(1

3),第二半环形印制板上还设有运放电路(1

4),所述多个TMR芯片(1

3)的信号输出端并联后与运放电路(1

4)的输入端相连接,运放电路(1

4)的输出端与电能表模块(2)相连接;第二半环形印制板上还设有MCU电路(1

6),所述MCU电路(1

6)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TMR阵列传感器模块的比差值和零漂值,所述MCU电路(1

6)与电能表模块(2)通讯连接;所述电能表模块(2)用于从所述存储器读取TMR阵列传感器模块的比差值和零漂值,通过自适应分段补偿法对TMR阵列传感器模块的比差值和零漂值进行补偿,并将补偿后的数据写入所述存储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TMR阵列传感器接入式直流电能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环形印制板的两个端侧分别设有第一插座和第二插座,第二半环形印制板的两个端侧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插座和第二插座相对应的第一插排和第二插排;所述MCU电路(1

6)的信号发生端与所述第一插排的信号检测端相连接,第一插排的信号检测端与第一插座的信号检测端相对应,第一插座的信号检测端与第二插座的信号检测端相连接,第二插座的信号检测端与第二插排的信号检测端相对应,第二插排的信号检测端与MCU电路(1

6)的信号接收端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TMR阵列传感器接入式直流电能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半环形印制板上还设有电源电路(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鹏曹令国刘骞范小远刘许杨王晋硕郝志健高鹏辉赵航王泉尚瑞万广琦王浩亮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东方威思顿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