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荧光氧化石墨烯纳米膜片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将大直径的氧化石墨烯溶液,采用超声波破碎处理,进行连续两次超声波后,获得小直径的氧化石墨烯溶液,S2:在小直径的氧化石墨烯溶液中加入异硫氰酸荧光素粉末,进行超声波破碎,S3:将步骤S2得到的含有破碎后异硫氰酸荧光素粉末的小直径的氧化石墨烯溶液,置于透析膜中,再加入去离子水中进行透析,透至无盐析出,S4:收集透析后的产物,置于PET膜的光滑面,闭光干燥,得到荧光氧化石墨烯纳米膜片。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方法制备的荧光氧化石墨烯纳米膜片的降解性验证方法,为氧化石墨烯在载药系统及生殖领域的研究奠定基础。石墨烯在载药系统及生殖领域的研究奠定基础。石墨烯在载药系统及生殖领域的研究奠定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荧光氧化石墨烯纳米膜片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纳米材料
,特别涉及荧光氧化石墨烯纳米膜片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石墨烯纳米结构是一种重要的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这些纳米结构已被评估用于不同的医学领域,但是石墨烯作为药物传递系统的材料在体内降解过程中的分布以及降解情况仍不清楚。最新研究发现,通过尾静脉注射石墨烯研究其体内生物降解能力发现,在一次静脉注射达1年后,石墨烯主要积聚在肝脏组织,肝脏中的库普弗细胞能够将较大的石墨烯降解为二氧化碳,并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
[0003]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是石墨烯的氧化物,经过氧化处理后,氧化石墨烯仍保持石墨的层状结构,性能更优越,在石墨材料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GO(氧化石墨烯)在体内降解过程和转化的机制仍然不清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至少一种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荧光氧化石墨烯纳米膜片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一种荧光氧化石墨烯纳米膜片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将大直径的氧化石墨烯溶液,采用超声波破碎处理,进行连续两次超声波后,获得小直径的氧化石墨烯溶液,
[0007]S2:在小直径的氧化石墨烯溶液中加入异硫氰酸荧光素粉末,进行超声波破碎,
[0008]S3:将步骤S2得到的含有破碎后异硫氰酸荧光素粉末的小直径的氧化石墨烯溶液,置于透析膜中,再加入去离子水中进行透析,透至无盐析出,
[0009]S4:收集透析后的产物,置于PET膜(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光滑面,闭光干燥,得到荧光氧化石墨烯纳米膜片。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当中,
[0011]大直径的氧化石墨烯溶液采用直径为10μm的含量为1%的氧化石墨烯溶液。
[0012]采用超声波破碎处理时采用40500HZ超声进行破碎,每次15分钟,连续进行两次超声处理,获得500nm以内的氧化石墨烯溶液。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2当中,
[0014]按1g/L的标准加入PEG分子量为2000的异硫氰酸荧光素粉末,并采用40500HZ超声进行破碎处理5分钟。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3当中,
[0016]采用的透析膜为截留分子量为8000Da-14000Da的透析膜。
[00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3当中,
[0018]先每4-6小时换一次水,进行2次,
[0019]再第12小时换一次水,直致透析时无盐析出为止,换水次数为6-7次。
[00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方法制备的荧光石墨烯纳米膜片。
[00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荧光氧化石墨烯纳米膜片,可以应用于药物传递系统的材料。
[00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荧光氧化石墨烯纳米膜片,可以应用于抗真菌剂、抗病毒剂、抗菌剂、避孕套涂层剂、精子受精能力增强剂。
[002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荧光氧化石墨烯纳米膜片,可以应用于异位妊娠治疗、滋养层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以及辅助生殖。
[0024]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方法制备的荧光氧化石墨烯纳米膜片的降解性验证方法,
[0025]包括如下步骤:
[0026]将得到的荧光氧化石墨烯纳米膜进行膜傅立叶红外光谱表征测定和原子力显微镜(AFM)测定;
[0027]将荧光石墨烯纳米膜剪裁为0.5cm*0.5cm大小,埋置于C57/B6小鼠皮下;
[0028]一周后检测荧光石墨烯纳米膜降解情况,以及小鼠组织中FITC荧光表达情况。
[0029]本分明的有益效果的具体体现为:本专利技术利用氧化石墨烯极大的表面结合超强的物理吸附能力,在40500HZ超声处理得到500nm以内的氧化石墨烯纳米颗粒,与荧光物质FITC粉末充分混合,干燥后,制备成荧光氧化石墨烯纳米膜。通过原子力显微镜检测,纳米孔径测定,红外测定,原子力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所获荧光氧化石墨烯纳米膜物理性能。并且通过体外hMPO孵育和脂多糖(LPS)诱导小鼠体内降解GO,组织化学和拉曼光谱鉴定和评估GO-FITC纳米膜在体内降解情况,为氧化石墨烯在载药系统及生殖领域的研究奠定基础。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GO-FITC膜傅立叶红外光谱表征(FTIR)图谱。
[0031]图2为GO-FITC原子力显微镜(AFM)测定图谱。
[0032]图3为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可制备为GO-FITC纳米溶液后的结构图。
[0033]图4为通过与hMPO和H2O2孵育后GO体外降后的结构图。
[0034]图5为GO-FITC纳米膜在小鼠体内降解情况图。
[0035]图6为显示GO膜生物降解的拉曼光谱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7]一、GO-FITC纳米膜制备方法:
[0038]将直径为10μm的含量为1%氧化石墨烯,采用40500HZ,每次15分钟,连续两次超声后,获得500nm以内的氧化石墨烯溶液,再加入1g/L PEG分子量为2000的FITC粉末,40500HZ超声5分钟,置于截留分子量为8000-14000Da透析膜中,两边夹子夹好,在去离子水中透析三天,4-6小时换一次水*2次,后面12小时换一次,透至无盐析出,一般换6-7次水,收集
透析后的产物,置于PET膜的光滑面,闭光干燥,即得到GO-FITC纳米膜。
[0039]二、物理性能观测
[0040]采用纳米孔径测定,红外测定,原子力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所获GO-FITC纳米膜性能。
[0041]如图1所示,为GO-FITC膜傅立叶红外光谱表征(FTIR)图谱。
[0042]如图2所示,为GO-FITC原子力显微镜(AFM)测定图谱。
[0043]三、体外降解分析
[0044]得到GO-FITC纳米成膜后,将该纳米膜剪裁为0.25cm*0.25cm大小,与hMPO和H2O2孵育,48小时后检测GO纳米膜降解情况。
[0045]如图3所示,为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可制备为GO-FITC纳米溶液后的结构。
[0046]如图4所示,为通过与hMPO和H2O2孵育后GO体外降后的结构,48小时后,发现GO-FITC存在明显降解情况。
[0047]四、体内降解分析
[0048]得到GO-FITC纳米成膜后,将该纳米膜剪裁为0.5cm*0.5cm大小,埋置于C57/B6小鼠皮下,一周后检测GO纳米膜降解情况,以及小鼠组织中FITC荧光表达情况。
[0049]如图5所示为,GO-FITC纳米膜在小鼠体内降解情况
[00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荧光氧化石墨烯纳米膜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大直径的氧化石墨烯溶液,采用超声波破碎处理,进行连续两次超声波后,获得小直径的氧化石墨烯溶液,S2:在小直径的氧化石墨烯溶液中加入异硫氰酸荧光素粉末,进行超声波破碎,S3:将步骤S2得到的含有破碎后异硫氰酸荧光素粉末的小直径的氧化石墨烯溶液,置于透析膜中,再加入去离子水中进行透析,透至无盐析出,S4:收集透析后的产物,置于PET膜的光滑面,闭光干燥,得到荧光氧化石墨烯纳米膜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氧化石墨烯纳米膜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当中,大直径的氧化石墨烯溶液采用直径为10μm的含量为1%的氧化石墨烯溶液采用超声波破碎处理时采用40500HZ超声进行破碎,每次15分钟,连续进行两次超声处理,获得300-500nm的氧化石墨烯溶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氧化石墨烯纳米膜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当中,按1g/L的标准加入PEG分子量为2000的异硫氰酸荧光素粉末,并采用40500HZ超声进行破碎处理5分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氧化石墨烯纳米膜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芳,张弘,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