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元件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4174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学元件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具备:可动部,能够保持光学元件,并通过驱动部的驱动在光轴方向上移动;基部,具有底部和立设部,底部从可动部朝向光轴方向上的一侧间隔开而配置,在底部中延伸部在比可动部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处延伸,立设部以从延伸部向光轴方向上的另一侧突出的方式竖立设置;弹性部件,以使可动部能够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支撑可动部;以及减振部件,夹设于可动部与立设部之间,并抑制可动部的抖动,在弹性部件中,第一端部配置于与立设部在周向上彼此错开的位置,该第一端部固定于延伸部。端部固定于延伸部。端部固定于延伸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元件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对光学元件进行驱动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一般而言,在智能手机等薄型的摄像机搭载装置搭载有小型的摄像机模块。在这种摄像机模块中使用对光学元件进行驱动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
[0003]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具有自动聚焦功能(以下称作“AF功能”,AF:Auto Focus,自动聚焦)。光学元件驱动装置通过AF功能来驱动透镜(光学元件),从而自动进行拍摄被拍摄物时的对焦。
[0004]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示出了具有AF功能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该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具有:将保持透镜的透镜支架弹性支撑于底座的弹性部件、以及抑制透镜支架的抖动(例如,与光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抖动)的减振部件。在专利文献1中,减振部件安装在竖立设置于底座的四角的柱部件,弹性部件安装于避开了底座的四角的部分。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20/0249422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9]如上所述,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中,在避开了底座的四角的部分安装了弹性部件。在将弹性部件安装于底座时,由于构成光学元件驱动装置的部件,例如柱部件和透镜支架等的存在,使得用于安装的空间较窄,所以安装作业不容易。通过增大底座的大小能够扩大用于安装的空间,但在该情况下,光学元件驱动装置的大小也会增大,难以使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小型化。因此,期望制造作业容易并且能够实现小型化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制造作业容易并且能够实现小型化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0011]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2]本专利技术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具备:
[0013]可动部,能够保持光学元件,并通过驱动部的驱动在光轴方向上移动;
[0014]基部,具有底部和立设部,所述底部从所述可动部朝向所述光轴方向上的一侧间隔开而配置,在所述底部中延伸部在比所述可动部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处延伸,所述立设部以从所述延伸部向所述光轴方向上的另一侧突出的方式竖立设置;
[0015]弹性部件,以使所述可动部能够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支撑所述可动部;以及
[0016]减振部件,夹设于所述可动部与所述立设部之间,并抑制所述可动部的抖动,
[0017]在所述弹性部件中固定于所述延伸部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立设部配置于在周向上彼此错开的位置。
[0018]本专利技术的摄像机模块具备:
[0019]所述光学元件驱动装置;以及
[0020]摄像部,对通过所述光学元件成像的被拍摄物像进行摄像。
[0021]本专利技术的摄像机搭载装置为信息设备或运输设备,该摄像机搭载装置具备:
[0022]所述摄像机模块;以及
[0023]图像处理部,对由所述摄像机模块得到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
[0024]专利技术效果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光学元件驱动装置的制造作业变得容易,并且能够实现小型化。
附图说明
[0026]图1A是表示搭载有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摄像机模块的智能手机的主视图;
[0027]图1B是图1A所示的智能手机的后视图;
[0028]图2是表示摄像机模块及摄像部的立体图;
[0029]图3是摄像机模块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0030]图4是图3所示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主体的分解立体图;
[0031]图5是表示将上部弹性部件拆下后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主体的俯视图;
[0032]图6是将图5所示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主体的角部放大而表示的俯视图;
[0033]图7是图6所示的角部的立体图;
[0034]图8是表示图4所示的AF固定部的底座的俯视图;
[0035]图9是图8所示的底座的仰视图;
[0036]图10是仅对底座的一部分进行图示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主体的仰视图;
[0037]图11是下部弹性部件的仰视图;
[0038]图12是上部弹性部件的俯视图;
[0039]图13A是表示作为搭载有车载用摄像机模块的摄像机搭载装置的汽车的主视图;以及
[0040]图13B是从斜后方侧观察图13A所示的汽车的立体图。
[0041]附图标记说明
[0042]1:光学元件驱动装置;
[0043]2:透镜部;
[0044]3:罩;
[0045]4:光学元件驱动装置主体;
[0046]5:摄像部;
[0047]10:AF可动部;
[0048]11:容纳部;
[0049]11a:内周部;
[0050]11b:外周部;
[0051]11b1:相对部;
[0052]11b2:侧部;
[0053]11c:底部;
[0054]11c1、11c2、11c3:定位突起;
[0055]11d:上部;
[0056]12:切口部;
[0057]13:凸部;
[0058]14:凹部;
[0059]15:定位突起;
[0060]20:AF固定部;
[0061]21:底座;
[0062]21a:底部;
[0063]21b:框部;
[0064]22:通孔;
[0065]23:延伸部;
[0066]23a:安装部;
[0067]23b:定位突起;
[0068]24:立设部;
[0069]25:减振部件;
[0070]26:供电配线;
[0071]26a:端子;
[0072]26b:露出部;
[0073]30:AF驱动部;
[0074]31:线圈;
[0075]32:磁铁;
[0076]50、50A、50B:下部弹性部件;
[0077]51:第一端部;
[0078]51a:定位孔;
[0079]52:下部臂部;
[0080]53:下部内框部;
[0081]53a、53b、53c:固定部;
[0082]53d:连接部;
[0083]53e、53f、53g:定位孔;
[0084]60:上部弹性部件;
[0085]61:外框部;
[0086]62:角部;
[0087]63:上部臂部;
[0088]64:上部内框部;
[0089]64a:定位切口;
[0090]301:开口;
[0091]302:开口面;
[0092]303:角部;
[0093]304:内侧壁;
[0094]401:开口;
[0095]501:图像传感器基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可动部,能够保持光学元件,并通过驱动部的驱动在光轴方向上移动;基部,具有底部和立设部,所述底部从所述可动部朝向所述光轴方向上的一侧间隔开而配置,在所述底部中延伸部在比所述可动部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处延伸,所述立设部以从所述延伸部向所述光轴方向上的另一侧突出的方式竖立设置;弹性部件,以使所述可动部能够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支撑所述可动部;以及减振部件,夹设于所述可动部与所述立设部之间,并抑制所述可动部的抖动,在所述弹性部件中固定于所述延伸部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立设部配置于在周向上彼此错开的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基部具有配线部,该配线部具有端子和露出部,该端子用于与外部电连接,该露出部向所述光轴方向上的另一侧露出,所述弹性部件通过将所述露出部覆盖的所述第一端部使所述可动部与所述端子电连接,所述立设部配置于如下位置,即当从所述径向外侧观察时不遮掩将所述露出部覆盖的所述第一端部的位置。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荒内正彦工藤宪和
申请(专利权)人: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