拌合材料及制备拌合材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4004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拌合材料及制备拌合材料的方法。该拌合材料用于涂层施作,包含:由水泥与第一细骨材以1:1至1:6的重量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物。其中,第一细骨材为以粘土为主原料捏练后烧结粉碎而成的颗粒材料。该颗粒材料的组分包含SiO2、Al2O3及Fe2O3,且该颗粒材料的粒径介于75μm至3mm之间,具有超过5%的孔隙率及吸水率,比重在1.6至2.5之间,且与水混合不会产生胶结性。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制备用于涂层施作的拌合材料的方法。于涂层施作的拌合材料的方法。于涂层施作的拌合材料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拌合材料及制备拌合材料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拌合材料及制备拌合材料的方法。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包含由水泥与特定细骨材混合而成的混合物的拌合材料、以及制备所述拌合材料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为了平整、美化、加强、防水等目的,在营建结构体建造完成后,可选择性进一步进行表面的修饰及粉刷等作业。常见的修饰粉刷作业包含粗胚打底及细胚粉光,且其需要配制及涂抹特定的拌合材料于营建结构体的表面上。承上所述,拌合材料所用原料及其具体配方会影响整体施作工程的品质及成本,且可能会大量的消耗稀缺的天然资源或营建材料。因此,期望可开发出有别于现有技术的不同拌合材料,且其仍具备或进一步改善粗胚打底及细胚粉光工程所需的性质。由此,可减少或避免消耗常用的天然资源或营建材料,且可进一步开拓不同资源的潜在应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拌合材料,用于涂层施作,其包含:混合物,其由水泥与第一细骨材以1:1至1:6的重量比例混合而成。其中,该第一细骨材为以粘土为主原料捏练后烧结粉碎而成的颗粒材料,该颗粒材料的组分包含SiO2、Al2O3及Fe2O3。该颗粒材料的粒径介于75μm至3mm之间,且具有超过5%的孔隙率及吸水率,比重在1.6至2.5之间,且与水混合不会产生胶结性。
[000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备拌合材料的方法,其包含:将水泥与第一细骨材以1:1至1:6的重量比例混合形成混合物。其中,第一细骨材为以粘土为主原料捏练后烧结粉碎而成的颗粒材料。该颗粒材料的组分包含SiO2、Al2O3及Fe2O3,且颗粒材料的粒径介于75μm至3mm之间,具有超过5%的孔隙率及吸水率,比重在1.6至2.5之间,且与水混合不会产生胶结性;以及以该混合物为主体调配形成用于涂层施作的拌合材料。
[0005]对照现有技术的功效
[0006]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例所提出的拌合材料及制备拌合材料的方法,可使用以粘土为主原料捏练后烧结粉碎而成的颗粒材料作为特定细骨材,进而与水泥及选择性其他材料进行调配而制成拌合材料。承上,所述拌合材料可适用于进行粗胚打底及细胚粉光等涂层施作作业,且可施作于营建结构体上而广泛地应用于营建工程或泥作工程中。因此,可在维持及/或改善施工品质下进一步增加施工作业材料的多样性,并减少现有材料的消耗率。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拌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的示意图。
[0008]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使用拌合材料涂抹结构体以进行粉刷或修饰工程的示意图。
[0009]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使用拌合材料涂抹结构体以进行粉刷或修饰工程的示意图。
[0010]图4为实际使用针对粗胚打底调配的拌合材料进行粗胚打底的结果示意图。
[0011]图5为实际使用针对细胚粉光调配的拌合材料进行细胚粉光的结果示意图。
[0012]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13]10:水泥
[0014]15:第一细骨材
[0015]25、35:结构体
[0016]100:混合物
[0017]200:其他材料
[0018]250:粗胚打底层
[0019]350:细胚粉光层
[0020]M1:拌合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文中将描述各种实施例,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参照具体实施方式及说明书附图下,应可轻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与原则。然而,虽然在文中会具体说明一些特定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仅作为例示性,且于各方面而言皆非视为限制性或穷尽性意义。因此,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与原则下,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变化及修改应为显而易见且可轻易达成的。
[0022]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拌合材料M1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拌合材料M1可用于粗胚打底或细胚粉光等营建结构体的表面施工作业。具体而言,所述拌合材料M1可包含混合物100。混合物100是由水泥10与第一细骨材15以1:1至1:6的重量比例混合而成。承上,制备所述拌合材料M1的方法包含将水泥10与第一细骨材15以1:1至1:6的重量比例混合形成混合物100,接着再以该混合物100为主体选择性加入或不加入其他材料200而调配形成拌合材料M1。
[0023]具体而言,第一细骨材15可为以粘土为主原料捏练后烧结粉碎而成的颗粒材料。例如,可以粘土为主原料捏成结块后以低于熔融温度的温度进行高温烧结,再将其碎解、清洗、过筛后制成具有预期粒径范围的第一细骨材15。另外,用于烧结的结块除粘土之外亦可另外包含页岩、煤矸石等材料。承上,依此烧结粉碎形成的该颗粒材料的组分可至少包含SiO2、Al2O3及Fe2O3。
[0024]承上,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一细骨材15的颗粒材料的SiO2、Al2O3及Fe2O3组分中,可为SiO2占比最大,Al2O3次之,且Fe2O3第三。举例而言,在一些实施例中,SiO2占第一细骨材15的颗粒材料的组分的百分比可约为45%以上,例如但不限于50%或55%;Al2O3占第一细骨材15的颗粒材料的组分的百分比可约为10%以上,例如但不限于15%或30%;且Fe2O3占第一细骨材15的颗粒材料的组分的百分比可约为5%以上,例如但不限于8%或10%。此外,除了SiO2、Al2O3及Fe2O3组分以外,第一细骨材15的颗粒材料亦可进一步包含其他组分。例如但不限于MgO、CaO等。
[0025]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一细骨材15的颗粒材料可为微观具有石英、钠长石、绿泥石、
赤铁矿等晶相排列的不规则型粒料。然而,此仅为示例,且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的第一细骨材15的晶相或结构排列形式不限于此。
[0026]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一细骨材15可为营建剩余土石方中的红砖、混凝土块,经回收及碎解而制成。例如,可为新建、拆除、或改建时剩余或清出的营建工程材料,经回收及碎解而制成。亦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可使用此些资源投入制作拌合材料M1,而将营建剩余土石方再次应用于各种结构体的粉刷或修饰上。因此,可增进营建剩余土石方的资源回收性,促进环保及循环经济,减少天然资源开发及消耗,且可以减少施作粗胚打底或细胚粉光等粉刷或修饰作业时用料的成本。另外,通过回收再利用营建剩余土石方,也可大幅降低废弃物的产生,且减少或避免处理废弃物所需消耗的空间、能源、资源及人力。
[0027]承上述,第一细骨材15的颗粒材料可包含红砖等营建剩余土石方的组成组分,且至少包含SiO2、Al2O3及Fe2O3等组分。然而,回收再利用营建剩余土石方仅为示例,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第一细骨材15亦可为特别为了制备拌合材料M1,而以粘土为主原料捏练后烧结粉碎而成的颗粒材料,且至少包含组分SiO2、Al2O3及Fe2O3,而不一定是来自于营建剩余土石方的红砖及/或混凝土块。另外,根据一些实施例,以粘土为主原料捏练后烧结粉碎而成的颗粒材料亦不限于相同于或类似于红砖及/或混凝土块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拌合材料,用于涂层施作,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混合物,其由水泥与一第一细骨材以1:1至1:6的重量比例混合而成,且其中,该第一细骨材为以粘土为主原料捏练后烧结粉碎而成的颗粒材料,该颗粒材料的组分包含SiO2、Al 2
O3及Fe2O3,且该颗粒材料的粒径介于75μm至3mm之间,具有超过5%的孔隙率及吸水率,比重在1.6至2.5之间,且与水混合不会产生胶结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拌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涂层施作之前,该拌合材料为该混合物基于预设水灰比0.42~0.8而与水调配而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拌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在用于施作粗胚打底的情况下,该混合物是由水泥与该第一细骨材以1:3至1:5的比例混合而成。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拌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在用于施作粗胚打底的情况下,该混合物是由水泥与该第一细骨材以1:5的比例混合而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拌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在用于施作细胚粉光的情况下,该混合物是由水泥与该第一细骨材以1:2至1:4的比例混合而成。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拌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在用于施作细胚粉光的情况下,该混合物是由水泥与该第一细骨材以1:3的比例混合而成。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拌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细骨材为营建剩余土石方中的红砖,经回收及碎解而制成。8.一种制备拌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将水泥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聪铭蓝隆宽
申请(专利权)人:赖聪铭蓝隆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