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线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39625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液冷线缆,该液冷线缆包括护套、液冷管、正极电缆组、负极电缆组及线缆填充物,护套具有容腔,液冷管设于容腔内,液冷管用于流动冷却液,正极电缆组包括设于容腔内的多个正极电缆,至少一正极电缆与液冷管紧贴设置,正极电缆与另一正极电缆和/或液冷管和/或护套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负极电缆组包括设于容腔内的多个负极电缆,至少一负极电缆与液冷管紧贴设置,负极电缆与另一负极电缆和/或液冷管和/或护套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线缆填充物填充第一间隙和/或第二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旨在优化液冷线缆的内部结构,缩小液冷线缆直径的同时提高其散热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冷线缆


[0001]本技术涉及电缆
,特别涉及一种液冷线缆。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对充电系统的需求日益增长,逐渐提升的充电功率往往会使线缆直径变得很大,同时线缆的发热量也会显著提高,对日常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冷线缆,旨在优化液冷线缆的内部结构,缩小液冷线缆直径的同时提高其散热效率。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液冷线缆包括护套、液冷管、正极电缆组、负极电缆组及线缆填充物,所述护套具有容腔,所述液冷管设于所述容腔内,所述液冷管用于流动冷却液,所述正极电缆组包括设于所述容腔内的多个正极电缆,至少一所述正极电缆与所述液冷管紧贴设置,所述正极电缆与另一所述正极电缆和/或所述液冷管和/或所述护套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所述负极电缆组包括设于所述容腔内的多个负极电缆,至少一所述负极电缆与所述液冷管紧贴设置,所述负极电缆与另一所述负极电缆和/或所述液冷管和/或所述护套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所述线缆填充物填充所述第一间隙和/或所述第二间隙
[0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线缆包括:护套,所述护套具有容腔;液冷管,所述液冷管设于所述容腔内,所述液冷管用于流动冷却液;正极电缆组,所述正极电缆组包括设于所述容腔内的多个正极电缆,至少一所述正极电缆与所述液冷管紧贴设置,所述正极电缆与另一所述正极电缆和/或所述液冷管和/或所述护套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负极电缆组,所述负极电缆组包括设于所述容腔内的多个负极电缆,至少一所述负极电缆与所述液冷管紧贴设置,所述负极电缆与另一所述负极电缆和/或所述液冷管和/或所述护套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及线缆填充物,所述线缆填充物填充所述第一间隙和/或所述第二间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线缆设有两个所述液冷管,两个所述液冷管在所述液冷线缆的一端连通,一个所述液冷管为进液管,另一个所述液冷管为出液管,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之间形成第三间隙,所述线缆填充物填充所述第三间隙。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线缆,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正极电缆与多个所述负极电缆在所述护套内以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的连线呈对称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冷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线缆还包括第一线芯组,所述第一线芯组包括多个第一线芯,多个所述第一线芯设于所述第一间隙内,所述第一线芯与所述正极电缆和/或所述液冷管和/或所述护套的内壁之间形成的间隙内填有所述线缆填充物。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青林张强徐文军杨腾赵雨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沃尔新能源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