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缆接头制作专用舱,涉及接头制作舱。目前,电缆接头在电缆井中制作受天气影响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两个独立的单元舱、设于两单元舱拼接处的密封带、防风扣、防风绳,单元舱包括闭气式的框架气柱、与框架气柱相连的覆膜;框架气柱包括立柱、顶架、底架,顶架上的覆膜全部或部分为透光膜;每一个独立的单元舱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卷帘入井门,两卷帘入井门左右错位设置;单元舱的左、右侧中一侧设有上层固定密封门和下层活动密封门,另一侧为不设覆膜的拼接侧;单元舱在左右方向拼接形成舱体;下层活动密封门位于立柱下方。本技术方案提供一个良好的电缆头制作环境,在雨天也能正常施工,提高施工的质量和效率。提高施工的质量和效率。提高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接头制作专用舱
[0001]本技术涉及接头制作舱,尤其涉及电缆接头制作专用舱。
技术介绍
[0002]对于长距离高压电缆,中间接头的制作必不可少,由于电缆中间接头涉及电场控制、界面处理、散热、老化等诸多问题,在电缆整体运行中属于薄弱环节。因此,对制作时的环境要求也较为严格,尤其是110kV以上电压等级的电缆。目前220kV和110kV的电缆接头在电缆井中制作时都是搭建简易帐篷并且在晴天施工。出现雨天或者湿度高的天气都是停工,非常影响工期,而且电缆接头的制作环境也得不到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电缆接头制作专用舱,以达到加快作业速度,缩短作业时间,并兼顾制作环境的目的。为此,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4]电缆接头制作专用舱,包括两个独立的单元舱、设于两单元舱拼接处的密封带、设于单元舱上的防风扣及与防风扣相连的用于将单元舱固定在电缆井上方的防风绳,所述的单元舱包括闭气式的框架气柱、与框架气柱相连的覆膜;所述的框架气柱包括立柱、位于立柱上方且与立柱相通的顶架、位于立柱下方且与立柱相通的底架,所述顶架上的覆膜全部或部分为透光膜;每一个独立的单元舱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卷帘入井门,两卷帘入井门左右错位设置;单元舱的左、右侧中一侧设有上层固定密封门和下层活动密封门,另一侧为不设覆膜的拼接侧;单元舱在左右方向拼接形成舱体,舱体内为舱室;舱体的两侧均设有所述的上层固定密封门和下层活动密封门;所述的舱体的前后宽度与电缆井宽度相配,下层活动密封门位于立柱下方,使下层活动密封门能向下伸入电缆井中。本技术方案提供一个良好的电缆头制作环境,在雨天也能正常施工,提高施工的质量和效率。下层活动密封门伸入电缆井中,可以得到具有良好密封性的制作空间;且舱体由多个单元舱拼接而成,提高运输携带的便携性;顶架上的覆膜全部或部分为透光膜,提高舱室内部采光性,适应复杂环境,且设防风绳,使专用舱具有防风功能。由于采用充气式的框架气柱,其重量轻,方便收纳、运输,且能在不平的地面搭建,扩大使用范围。
[0005]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下层活动密封门由柔性材料制成,下层活动密封门包括前、中、后三片挂帘,相邻两片挂帘之间通过子母扣相连。柔性材料制成的下层活动密封门可以更好地适应复杂的情况,如在电缆井中有多根管路时,可以在接触时变形,以提高密封效果。在电缆贯穿整个电缆井,电缆数量不定,大小不一,位置不定的情况下,采用三片挂帘能更好地密封。
[0006]作为优选技术手段:单元舱的前后宽度为W,其中:2.8m≤W≤3.2m,单元舱的左右长度为L,其中:5m≤L≤7m,单元舱的高度为H1,其中:1.5m≤H1≤1.9m,单元舱的高度不包括下层活动密封门的下伸高度;下层活动密封门的高度为H2,其中:2m≤H2≤2.5m。满足电
缆井中对电缆接头的制作环境要求。
[0007]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密封带的宽度为0.3m,密封带上设防风绳,通过将防风绳将密封带紧贴在相邻单元舱顶架的覆膜上。密封带可以防止雨水等进入舱室内,起到拼接处的密封作用。密封带上设防风绳,设置可靠,防风绳既可以使密封带紧贴在覆膜,又起到单元舱的防风作用,位于密封带上的防风绳为两根平行的防风绳,更好的固定密封带,并提高防风效果。
[0008]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单元舱的前后两侧覆膜上均设有用于设备接入的隐形接口,隐形接口包括内层和外层,内层具有“十”字形或“*”字形的切口、和位于切口外侧的圆形止圈,所述的外层通过魔术贴粘在内层的止圈外周。设备可以是空调等的,空调外机设在舱体外,内机放在舱室中,不必要打孔,可以提高密封效果;不用时,将外层粘在内层上,使用时,管路抵压在切口处时,切口打开,使管路通过,止圈可以提高强度,防止切口外扩,提高切口部位的复位能力。
[0009]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下层活动密封门上方设有向外伸出的防雨罩。可以防止雨水顺着下层活动密封门进入电缆井中。
[0010]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框架气柱的直径为25CM。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力。
[0011]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覆膜为PVC夹网布。具有足够的强度。
[0012]作为优选技术手段:同一下层活动密封门的前、中、后三片挂帘,前、后挂帘的尺寸为1米宽、2.5米高,其顶部能固定,也能活动;中间挂帘的尺寸为2米宽、2米高,其顶部能够移动。挂帘可以活动,提高使用的灵活性;中间短,两边长,位于中间位置电缆的接头制作
[0013]作为优选技术手段:子母扣为魔术贴,所述的前、中、后三片挂帘之间采用魔术贴的方式链接密封。连接方便,可以按需要选择,且方便拆开,提高使用的灵活性。
[0014]有益效果:
[0015]一、本技术方案提供一个良好的电缆头制作环境,在雨天也能正常施工,提高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0016]二、下层活动密封门伸入电缆井中,可以得到具有良好密封性的制作空间;
[0017]三、舱体由多个单元舱拼接而成,提高运输携带的便携性;
[0018]四、顶架上的覆膜全部或部分为透光膜,提高舱室内部采光性,适应复杂环境。
[0019]五、设防风绳,使专用舱具有防风功能。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一种视向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另一种视向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单元舱;2、密封带;3、卷帘入井门;4、防风绳;5、立柱;6、顶架;7、底架;8、上层固定密封门;9、下层活动密封门;10、隐形接口;11、防雨罩;12、覆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
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由于本技术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
[0026]电缆接头施工时:
[0027]1、电缆头制作的空间大小不一:
[0028]根据不同电缆排布方式,不同电压等级,电缆头制作的空间长度不一样,统计如下:
[0029]序号电压等级电缆头制作空间长度备注1110KV8
‑
12米 2220KV11
‑
15米 [0030]2、新造的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缆接头制作专用舱,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独立的单元舱(1)、设于两单元舱(1)拼接处的密封带(2)、设于单元舱(1)上的防风扣及与防风扣相连的用于将单元舱(1)固定在电缆井上方的防风绳(4),所述的单元舱(1)包括闭气式的框架气柱、与框架气柱相连的覆膜(12);所述的框架气柱包括立柱(5)、位于立柱(5)上方且与立柱(5)相通的顶架(6)、位于立柱(5)下方且与立柱(5)相通的底架(7),所述顶架(6)上的覆膜(12)全部或部分为透光膜;每一个独立的单元舱(1)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卷帘入井门(3),两卷帘入井门(3)左右错位设置;单元舱(1)的左、右侧中一侧设有上层固定密封门(8)和下层活动密封门(9),另一侧为不设覆膜(12)的拼接侧;单元舱(1)在左右方向拼接形成舱体,舱体内为舱室;舱体的两侧均设有所述的上层固定密封门(8)和下层活动密封门(9);所述的舱体的前后宽度与电缆井宽度相配,下层活动密封门(9)位于立柱(5)下方,使下层活动密封门(9)能向下伸入电缆井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接头制作专用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层活动密封门(9)由柔性材料制成,下层活动密封门(9)包括前、中、后三片挂帘,相邻两片挂帘之间通过子母扣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接头制作专用舱,其特征在于:单元舱(1)的前后宽度为W,其中:2.8m≤W≤3.2m,单元舱(1)的左右长度为L,其中:5m≤L≤7m,单元舱(1)的高度为H1,其中: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谢平,王成波,叶国钢,陈歌,鲁炜,施建成,朱涛,郭孝杰,余世晓,车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