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球扁药高精密智能挤压成形装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挤压成形系统,具体的说是一种球扁药高精密智能挤压成形装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球扁药的挤压装备普遍采用橡胶行业的开炼机结构,多为半自动化,需人工辅助参与,尤其是辊距的调节和药粒的抽检完全采用人工操作。该种球扁药的加工装备有以下弊端:第一,由于不同操作人员操作方法与技术水平不同,难以保证工艺参数执行的一致性,从而带来碾压弧厚的不稳定性,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较大;第二,现有的开炼机结构用于球扁药碾压,弧厚波动性较大,通过调节辊距保证碾压弧厚有一定的困难;第三,压扁时,因药粒在辊筒间收到强力挤压,易发生燃烧或燃爆,由于压扁工艺技术落后,压扁过程需要人工现场测量和辊距调节,设备运转不离人,增加了其危险程度。
[0003]国内在球扁药加工领域还没有高精密智能挤压成形装备,现阶段的操作方式不能满足球扁药加工自动化和安全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的用于球扁药的挤压装备的挤压加工效果较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扁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扁药高精密智能挤压成形装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布料单元与自适应挤压单元;待加工产品通过所述自动布料单元输送至所述自适应挤压单元,并被所述自适应挤压单元挤压成形;所述自适应挤压单元包括辊筒机构安装座(1)及辊筒组件(2),所述辊筒机构安装座(1)上分别安装有固定支撑辊筒机构与移动支撑辊筒机构,所述固定支撑辊筒机构上安装有一个所述辊筒组件(2),所述移动支撑辊筒机构上安装有另一个所述辊筒组件(2),各所述辊筒组件(2)分别由对应的辊筒滚转驱动组件驱动,待加工产品通过两个所述辊筒组件(2)之间的间隙时被挤压成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扁药高精密智能挤压成形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布料单元包括自动布料单元支架(3)、储料罐(4)及一组或多组配合设置的输送料斗(5)与输送料斗调整机构,所述储料罐(4)及输送料斗调整机构分别安装于所述自动布料单元支架(3)上,所述输送料斗(5)上靠近所述储料罐(4)一侧的位置与所述输送料斗调整机构连接,所述输送料斗(5)上远离所述储料罐(4)一侧的位置与所述自动布料单元支架(3)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球扁药高精密智能挤压成形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布料单元包括至少两组配合设置的所述输送料斗(5)与所述输送料斗调整机构,且各组中的所述输送料斗(5)与所述输送料斗调整机构依次设置,靠近所述储料罐(4)的所述输送料斗(5)的一端搭接在相邻的远离所述储料罐(4)的所述输送料斗(5)的一端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球扁药高精密智能挤压成形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罐(4)和/或各所述输送料斗(5)上设有激振器(6)。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球扁药高精密智能挤压成形装备,其特征在于:每组中的所述输送料斗调整机构均包括输送料斗调整导轨座(7)、输送料斗调整导轨(8)、输送料斗调整丝杆(9)、输送料斗调整滑块(10)及连杆(11),所述输送料斗调整导轨座(7)安装于所述自动布料单元支架(3)上,所述输送料斗调整导轨(8)及输送料斗调整丝杆(9)分别安装于对应组中的所述输送料斗调整导轨座(7)上,所述输送料斗调整滑块(10)与对应组中的所述输送料斗调整导轨(8)滑动连接,所述输送料斗调整滑块(10)上设有与对应组中的所述输送料斗调整丝杆(9)连接的输送料斗调整丝母,所述连杆(11)的一端与对应组中的所述输送料斗(5)铰接、另一端与对应组中的所述输送料斗调整滑块(10)铰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扁药高精密智能挤压成形装备,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辊筒组件(2)均分为辊筒主体(202)与分别连接在辊筒主体(202)两端的辊筒轴部(201);所述固定支撑辊筒机构包括分别与对应安装的所述辊筒组件(2)的各辊筒轴部(201)转动连接的固定轴承座(12),各所述固定轴承座(12)分别固接于所述辊筒机构安装座(1)上;所述移动支撑辊筒机构包括分别与对应安装的所述辊筒组件(2)的各辊筒轴部(201)转动连接的移动轴承座(13),所述辊筒机构安装座(1)上与各所述移动轴承座(13)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辊筒移动滑轨(14),各所述移动轴承座(13)分别与对应的辊筒移动滑轨(14)滑动连接,各所述移动轴承座(13)与邻近的所述固定轴承座(12)之间插设有楔块(15)的一端,各所述楔块(15)的另一端连接有楔块限位调整组件,各所述移动轴承座(13)远离邻近的所述固定轴承座(12)的一端穿过所述辊筒机构安装座(1)、并连接有移动轴承座横向调
整组件,所述辊筒机构安装座(1)上安装有用于测量两个所述辊筒主体(202)之间的挤压力的压力传感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球扁药高精密智能挤压成形装备,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辊筒组件(2)的辊筒主体(202)内部均设有空腔,各所述辊筒组件(2)的其中一端的所述辊筒轴部(201)上开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安装孔道,所述安装孔道的外侧开口处安装有旋转接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木岩,杨程,刘松凯,杨明毅,裴水旺,徐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