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涡轮增压管道喷雾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涡轮增压
,具体涉及涡轮增压管道喷雾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排放法规要求的日益严格,柴油机采取了很多关于降低排放的措施,其中进气道加湿,可进一步降低NOx排放。在涡轮增压管道进气道中加装一个喷水雾设备,对混合气进行加湿,但现有的柴油机涡轮增压进气管道内存在较高的压力,导致各类雾化气体无法进入涡轮增压进气管道,不能很好的对涡轮增压管道进行输送雾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将纳米级雾化汽体送入柴油机涡轮增压进气管道的问题,主要包括在涡轮增压管道内形成,负压区降低送雾主体出口的压力,避免雾汽倒流,实现对涡轮增压管道进气道的加湿。
[0004]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涡轮增压管道喷雾结构,包括涡轮增压管道以及喷雾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增压管道内还设置有喷雾辅助管,所述喷雾管连接在喷雾辅助管上,所述喷雾辅助管上还连接有辅助气管,所述辅助气管用于在喷雾辅助管内且正对喷雾管口形成负压腔辅助喷雾管输送雾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涡轮增压管道喷雾结构,包括涡轮增压管道(1)以及喷雾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增压管道(1)内还设置有喷雾辅助管(3),所述喷雾管(2)连接在喷雾辅助管(3)上,所述喷雾辅助管(3)上还连接有辅助气管(4),所述辅助气管(4)用于在喷雾辅助管(3)内且正对喷雾管(2)口形成负压腔辅助喷雾管(2)输送雾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管道喷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辅助管(3)前后开口,其内介质流向与涡轮增压管道(1)相同设置,所述喷雾管(2)位于喷雾辅助管(3)上靠近进口侧(31)设置,所述辅助气管(4)位于喷雾辅助管(3)相对出口侧(32)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涡轮增压管道喷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辅助管(3)的出口侧(32)还设置有出气增压头(33),所述喷雾辅助管(3)的进口侧(31)成喇叭状缩口设置,所述喷雾辅助管(3)的中部管径大于进口侧(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忠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通克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