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快速温度响应的无规共聚物改性粉末型抗冻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3582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道路路面防冻除冰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备快速温度响应的无规共聚物改性粉末型抗冻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抗冻材料主要由抗冻组分、温敏膜材和惰性颗粒制得,抗冻组分主要为氯盐类、醋酸盐类抗凝冰组分,温敏膜材由温敏材料和小分子多胺为原料制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温敏材料由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备快速温度响应的无规共聚物改性粉末型抗冻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路面防冻除冰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备快速温度响应的无规共聚物改性粉末型抗冻材料。

技术介绍

[0002]在我国交通运输急剧增加的时期,为了保障道路畅通和行车安全,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研究道路的防雪与除雪措施以保证道路在冬季降雪天气的畅通安全成了交通运输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采用有效的防雪与除雪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
[0003]主动抑冰技术是指在道路建设或者大修中,预先采用相关技术或者在混合料中添加专门材料使得路面具有特殊功能从而达到融雪除冰的目的,盐化物自融雪路面是其中的一种。在沥青或者混凝土混合料中添加盐化物抗冻材料,使路面本身具有融雪化冰能力。因其施工工艺简单,效果好而被广泛应用。但是防冻存在的问题是会进行无差别释放,即在各种降雨条件下均会进行释放,无效的释放降低了有效成分的浓度,直接影响降雪结冰天气的融冰效果。
[0004]目前抗冻材料开始在国内引起越来越大的重视,各地都开始铺设具备主动融冰化雪的沥青路面,随着铺设道路的增加,颗粒型抗冻材料的缺陷逐渐显现,随着时间的推移,颗粒型抗冻材料在释放完后会在道路内部留下空隙,且颗粒越大空隙越大,这些空隙改变了道路原来的空隙率严重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寿命。因此粉末型抗冻材料将是抗冻材料新的发展方向。
[0005]专利CN201510168812.1中报道了采用聚苯醚、聚环氧丙烷和甘油三月桂酸酯制备温敏膜材的方法,但该方法存在两点不足:第一,所采用的三种物质在常温下几乎不固化,而且在加热条件下的固化时间也极其漫长;第二,所采用的三种物质在无机物表面的附着力较弱。专利CN201510262568.5报道了通过直接合成反应的方式制备具备温敏的释盐材料,但是合成反应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溶剂、产生废溶剂甚至残余单体,且制备周期长和工序繁琐,其需要投入的设备、原料和生产成本均比较高,不适合实际大规模生产。专利CN201710706362.6报道了将N

异丙基丙烯酰胺、N,N
’‑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四甲基乙二胺加水混合溶解与疏水芯材进行混合反应在实验室制备基于温度调控的抗冻材料,但是该方法因为反应的不可控性,导致N

异丙基丙烯酰胺、N,N
’‑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四甲基乙二胺并不能准确的在芯材表面反应并包覆芯材,使得产率较低,而且原料大多是试剂级样品,很难大规模采购,目前还不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因此,开发适合于实际使用的具备温度敏感特性的粉末型抗冻材料,将具备温度敏感特性的粉末型抗冻材料应用于沥青、混凝土路面,使路面本身具有融雪化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具
备温敏特性的粉末型抗冻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7]为了解决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0008]提供了一种用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具备温敏特性的粉末型抗冻材料,该粉末抗冻材料以抗凝冰芯材、温敏膜材和惰性颗粒制得;所述温敏膜材由温敏组分、小分子多胺为原料反应制得。
[0009]粉末型抗冻材料中的温敏组分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0010](1)将单体加入乙醇溶剂中,保持氮气环境充分搅拌。
[0011]单体为:2

甲基
‑2‑
丙烯酸
‑2‑
(2

甲氧基乙氧基)乙酯(MEO2MA)、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OEGMA)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其中,按照质量比,MEO2MA:OEGMA:GMA=80

90:9

19:1

4;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分子量为450

1000g/mol。
[0012](2)加热至65℃,加入引发剂继续搅拌,反应6小时。
[0013]其中,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AIBN)、偶氮二异庚腈或者过硫酸铵中的一种,引发剂用量占反应物总质量的1%

3%。
[0014](3)反应完成后转移到截留分子量为1000的透析袋中,并于去离子水中透析三天,透析完成后冷冻干燥得到最终产物。
[0015]小分子多胺为二乙烯三胺或三乙烯四胺。
[0016]温敏组分与小分子多胺的质量比为1:0.1

0.25。
[0017]抗凝冰芯材为氯化钙、氯化钠、醋酸钙或者醋酸镁中的一种或几种,抗凝冰芯材的粒径不大于200微米。
[0018]惰性颗粒为:沸石粉、云母粉、漂白土、石英粉、重质碳酸钙粉末、硅藻土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9]抗凝冰芯材、温敏膜材和惰性组分的比例为:70

85::10

20:5

10。
[00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具有温敏性的抗冻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
[0021](1)将温敏材料加入一定量溶剂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制得溶液1;
[0022]其中,溶剂为乙醇、丙酮、乙腈、四氢呋喃、环己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3](2)将抗凝冰芯材加热至反应温度,将溶液1加入芯材中搅拌,待溶剂挥发后制得共混物1;反应温度为70℃,搅拌时间为5min。
[0024](3)将步骤(2)所制得共混物1加热至100℃,加入小分子多胺后搅拌然后恒温静置,制得共混物2;搅拌时间为5min,静置时间为5min。
[0025](4)将步骤(3)所制得共混物2在70℃下搅拌5分钟后加入惰性颗粒继续搅拌5分钟,最后自然降温,制得用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具备温度敏感特性的粉末型抗冻材料。
[0026]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
[0027]通过调节单体的种类和配比,可以有效调整最后产物中亲水和疏水基团的比例,从而显著改变温敏产物最终的LCST。将温敏产物溶解于溶剂中增加其流动性,将其与抗凝冰粉末芯材混合后,蒸发掉溶剂能将温敏材料均匀的分散在抗凝冰芯材表面。温敏材料合成中引入了环氧基团与多胺反应固化于微粒表面,温敏材料本身膜材在高温表现较强的疏水性,温敏材料牢牢的锁定于抗凝冰材料表面。惰性颗粒的加入杜绝了不同颗粒间膜材的反应,同时具备一定的吸潮性能,排除了粉末结块的可能。
[002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9]专利技术提供的具备温度敏感特性的粉末型抗冻材料加入道路沥青或混凝土的混合料中,具有明显的温敏释放特性,使抗凝冰芯材起到很好的低温释放快、高温释放慢的作用。且粉末型抗冻材料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抗冻材料对路面结构的破坏,在不断的释放过程中不会影响道路的各项路用性能,安全可靠。所采用的膜材为合成膜材,质量和LCST可控。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样品1的核磁谱图;
[0031]图2为样品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快速温度响应的无规共聚物改性粉末型抗冻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冻材料由抗凝冰芯材、温敏膜材和惰性颗粒制得;所述温敏膜材由温敏组分和小分子多胺为原料反应制得,其中,温敏组分由2

甲基
‑2‑
丙烯酸
‑2‑
(2

甲氧基乙氧基)乙酯、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聚合而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型抗冻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敏组分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将单体加入乙醇溶剂中,保持氮气环境充分搅拌;(2)加热至65℃,加入引发剂继续搅拌,反应6小时;(3)反应完成后转移到截留分子量为1000的透析袋中,并于去离子水中透析三天,透析完成后冷冻干燥得到温敏组分。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末型抗冻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为:2

甲基
‑2‑
丙烯酸
‑2‑
(2

甲氧基乙氧基)乙酯(MEO2MA)、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OEGMA)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其中,按照质量比MEO2MA:OEGMA:GMA=80

90:9

19:1

4。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末型抗冻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AIBN)、偶氮二异庚腈或者过硫酸铵中的一种,引发剂用量占反应物总质量的1%

3%。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温敏特性的粉末型抗冻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卫东黄子杰陈留平杜滨阳李悦王昆吕超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履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