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浮式可移动再气化发电一体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73200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0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属于码头靠泊型FSRU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多用途浮式可移动再气化发电一体化系统,旨在缓解现有的FSRU直接为陆地用电设备输送天然气,依靠陆地发电模式建设周期长,项目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船体,船体上设置有LNG储罐、连接于LNG储罐的再气化装置和连接于再气化装置的发电机组,发电机组直接将天然气转化为电能并输送到岸上的用电设备。相比于现有的FSRU输送天然气至电厂或电站,多用途浮式可移动再气化发电一体化系统一方面显著提升LNG的利用率,减少LNG长距离输送的损耗,另一方面实现FSRU一体化设计和建造,并可航行并系泊至不同的海岛,直接为海岛供电,显著降低项目成本、缩短建设周期,从而有助于FSRU的推广应用。FSRU的推广应用。FSRU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用途浮式可移动再气化发电一体化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属于码头靠泊型FSRU
,具体涉及了一种多用途浮式可移动再气化发电一体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FSRU是集LNG(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接收、存储、转运、再气化外输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具有功能齐全、方便灵活和适应性强等特点。FSRU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系泊于码头(固定码头或浮式码头)作为LNG接收终端,另一种具备自航功能,可还进行LNG 的运输。
[0003]作为一种清洁能源,LNG的市场需求量一直在稳定增长,根据国际能源机构预计,2030年全球天然气需求量将达到4.5亿立方米,未来全球LNG贸易量还将持续增长。截至2010年年底,全球已建成LNG 接收终端60多个,但是LNG接收终端与LNG需求之间的缺口仍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在沿海建设陆上LNG接收终端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另外还有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及对地理条件要求高等局限。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开始考虑将LNG接收终端建设在海上。因此,FSRU应运而生,其既可作为天然气运抵购买方的“船舶”,也作为海上终端向岸上供应天然气。
[0004]FSRU长期系泊于一个海上单点系泊系统。工作时,一艘 LNG船与FSRU通过使用浮式船用护舷板和常规系泊线舷靠舷系泊,之后LNG船将LNG卸载至FSRU,根据LNG船尺度和气体输出率的不同,通常需20~30小时完成全部卸载工作。LNG储存在FSRU船体内的储存舱中。加温后,LNG被再气化成气体,然后通过柔性立管输送到海底气体管路,再送到陆地的终端市场,通常为电厂或电站,项目由海上和陆上两部分组成,建设周期长,成本高。
[0005]国内运营的LNG接收站共有20余座,仅有一座为FSRU。我国东部沿海部分区域已配套建成了大型LNG陆地接收站,但国内通海水域的城市LNG配套已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其将是未来国内LNG市场的新的增长点。FSRU的总体设计一直以来都备受国内外知名设计单位的重视,需要一种多用途浮式可移动再气化发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用途浮式可移动再气化发电一体化系统,以缓解现有的FSRU直接为陆地用电设备输送天然气,依靠陆地发电模式建设周期长,项目成本高的问题。
[0007]为了缓解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
[0008]一种多用途浮式可移动再气化发电一体化系统包括船体,船体上设置有LNG储罐、连接于LNG储罐的再气化装置和连接于再气化装置的发电机组,发电机组将气化后的天然气转化为电能并输送至岸上的用电设备。
[0009]更进一步地,发电机组包括至少两台发电机。
[0010]更进一步地,船体的中部设置有多个LNG储罐,多个LNG 储罐矩形阵列排布,再气化装置位于多个矩形阵列排布的多个LNG储罐的中心位置。
[0011]更进一步地,还包括废热再利用装置和空调设备,空调设备通过废热再利用装置连接于再气化装置,废热再利用装置将LNG再气化过程中释放的冷能用于空调设备制冷。
[0012]更进一步地,发电机组的机舱设置为双燃料主机,双燃料主机以燃油或天然气作为燃料,燃油和天然气分别储存在第一燃料室和第二燃料室中。
[0013]更进一步地,第一燃料室和第二燃料室位于船舱中,第一燃料室和第二燃料室之间设置有防爆墙。
[0014]更进一步地,船体的甲板采用开敞式的露天布置。
[0015]更进一步地,船体采用模块化设计,船体远离发电机组的一端设置有生活区。
[0016]更进一步地,生活区与LNG储罐之间设置有防爆墙。
[0017]一种采用上述的多用途浮式可移动再气化发电一体化系统的发电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8]再气化装置将LNG储罐内的液态天然气气化后输送至位于船体的发电机组,由发电机组直接发电后将电能输送至岸上用电设备。
[0019]本专利技术中多用途浮式可移动再气化发电一体化系统的有益效果分析如下:
[0020]此多用途浮式可移动再气化发电一体化系统包括包括船体,船体上设置有LNG储罐、连接于LNG储罐的再气化装置和连接于再气化装置的发电机组,发电机组将气化后的天然气转化为电能并输送至岸上的用电设备。
[0021]LNG储罐储存的液相LNG进入再气化装置,再气化后的气相 LNG输送至发电机组,发电机组可直接将天然气转化为电能并输送到岸上的用电设备,相比于现有的FSRU输送天然气至电厂或电站,一方面显著提升LNG的利用率,减少LNG长距离输送的损耗,另一方面多用途浮式可移动再气化发电一体化系统实现FSRU的一体化设计和建造,可航行并系泊至不同的海岛,并直接为海岛供电,显著降低项目成本、缩短建设周期,从而有助于FSRU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多用途浮式可移动再气化发电一体化系统的俯视图;
[0024]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多用途浮式可移动再气化发电一体化系统船舱俯视图;
[0025]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多用途浮式可移动再气化发电一体化系统中LNG输送的流程图。
[0026]图标:
[0027]100

船体;110

甲板;200

LNG储罐;300

再气化装置;400
‑ꢀ
发电机组;410

发电机;500

第一燃料室;600

第二燃料室;700

船舱; 001

生活区;002

防爆墙。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公式中的物理量,如无单独标注,应理解为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基本量,或者,由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途浮式可移动再气化发电一体化系统,包括船体(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船体(100)上设置的LNG储罐(200)、连接于所述LNG储罐(200)的再气化装置(300)和连接于所述再气化装置(300)的发电机组(400),所述发电机组(400)将气化后的天然气转化为电能并输送至岸上的用电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浮式可移动再气化发电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组(400)包括至少两台发电机(4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浮式可移动再气化发电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00)的中部设置有多个LNG储罐(200),多个LNG储罐(200)矩形阵列排布,所述再气化装置(300)位于多个矩形阵列排布的多个LNG储罐(200)的中心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浮式可移动再气化发电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废热再利用装置和空调设备,所述空调设备通过所述废热再利用装置连接于所述再气化装置(300),所述废热再利用装置将LNG再气化过程中释放的冷能用于所述空调设备制冷。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浮式可移动再气化发电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组(400)的机舱设置为双燃料主机,所述双燃料主机以燃油或天然气作为燃料,所述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福龙李苏澄杨传川赵云鹤徐常安孙爱峰黄志刚李杰龙海彭芳李广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