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信号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卫星跳波束通信系统主要由卫星基站及地面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等组成,如图1所示。
[0003]卫星跳变波束通信系统中,卫星波束按照一定的方式配置在卫星的覆盖范围内进行跳变。每次跳变卫星波束的指向空间方位会发生变化,波束在每个跳变方位上的单次停留时间称为驻留时间,其中,波束跳变访问候选方位可以采用周期方式,也可以是非周期方式。由于卫星跳波束的跳变特性,造成了在每个时刻卫星跳波束具有特定的方位指向特性,因此,卫星跳波束对要求严格时间同步的通信系统而言,会对系统的初始上行时间同步带来影响。
[0004]一般情况下,为了便于地面UE接入跳波束系统,卫星的波束会按照轮询的方式跳变,确保在一个很短的周期内访问卫星小区内所有的位置,或者卫星可提供固定宽波束用于UE接入、跳变窄波束用于UE接入后服务。
[0005]跳变波束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从设置于卫星通信系统的网络设备获取波束跳变参数以及卫星在第一时刻的位置参数,其中,所述第一时刻为卫星的发射波束指向所述终端的第一当前方位的开始时刻;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波束跳变参数以及所述位置参数,确定第二时刻以及上行信号的定时提前TA,其中,所述第二时刻为卫星的接收波束指向所述终端的第二当前方位的开始时刻;所述终端在第三时刻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号;其中,当随机接入信道机会RO资源的时域起始时刻与所述第二时刻一致时,所述第三时刻位于所述第二时刻之前,且所述第二时刻和所述第三时刻之间的时间差为所述TA;当所述RO资源的时域起始时刻与所述第二时刻不一致且所述RO资源的起始时刻位于所述卫星的接收波束的波束驻留时间段内时,所述RO资源的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三时刻之间的时间差为所述TA,所述RO资源的起始时刻根据所述第二时刻或系统帧号SFN确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二时刻,包括:所述终端确定下行单程传输时延、下行信号接收长度以及上行单程传输时延;所述终端根据当前时刻、所述下行单程传输延以及所述下行信号接收长度,得到所述第一时刻;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时刻、所述下行单程传输时延、所述下行信号接收长度、所述上行单程传输时延,得到所述第二时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时刻、所述下行单程传输时延、所述下行信号接收长度、所述上行单程传输时延,得到所述第二时刻,包括: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时刻、所述下行单程传输时延、所述下行信号接收长度、所述上行单程传输时延之和所对应的时刻,作为所述第二时刻;或者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时刻、所述下行单程传输时延、所述下行信号接收长度、所述上行单程传输时延、所述终端的等待时间以及所述终端的处理和准备时间之和所对应的时刻,作为所述第二时刻。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确定所述下行单程传输时延,包括: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位置参数以及所述终端的第一位置参数,确定下行单程传输时延,所述第一位置参数为所述终端在确定所述下行单程传输时延时的位置参数。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束跳变参数包括:波束驻留时间;所述终端确定所述下行信号接收长度,包括: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波束驻留时间以及接收的信号长度,确定所述下行信号接收长度。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确定所述上行单程传输时延,包括: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波束跳变参数对所述位置参数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位置参数;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修正后的位置参数以及所述终端的第二位置参数,确定上行单程传输时延,所述第二位置参数为所述终端在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TA时的位置参数。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当前时刻、所述下行单程传输延以及所述下行信号接收长度,得到所述第一时刻,包括:
所述终端计算所述下行单程传输延、所述下行信号接收长度以及所述终端的计算时间之和,得到第一值;或者,所述终端计算所述下行单程传输延、所述下行信号接收长度之和,得到第一值;所述终端将所述当前时刻与所述第一值之间的差值所对应的时刻,作为所述第一时刻。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束跳变参数包括波束调整时间;所述终端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TA,包括:所述终端将所述上行单程传输时延作为TA;或者所述终端将所述上行单程传输时延和所述波束调整时间之和,作为所述TA;或者所述终端将所述上行单程传输时延和正向偏置值之和,作为所述TA;所述终端将所述上行单程传输时延、正向偏置值以及所述波束调整时间之和,作为所述TA。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在第三时刻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时间调整值;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时间调整值和所述TA,得到更新后的TA。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O资源满足以下一个或者多个条件:所述RO资源的起始时刻在所述卫星的接收波束的波束驻留时段内,且同一个RO资源位于同一接收波束的波束驻留时段内;多个所述RO资源在时域上连续排列且多个所述RO资源总的时域长度不超过接收波束驻留时段的长度;单个所述RO资源的时域长度小于或等于目标上行信号长度的2倍,其中,所述目标上行信号为系统支持的最长前导码;所述RO资源的频域位置由所述网络设备配置,或者,所述RO资源的频域位置为目标频带。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在第三时刻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号,包括: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RO资源的起始时刻与所述第二时刻之间的间隔;所述终端将所述间隔和所述第二时刻之和所对应的时刻,作为RO资源的起始时刻;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三时刻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号,所述RO资源的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三时刻之间的时间差为所述TA。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RO资源的时频资源配置信息。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在第三时刻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号,包括: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卫星的接收波束的一次波束驻留时间段内配置多个RO资源时,时域上的第一个RO资源的起始时刻与所述第二时刻之间的间隔,以及多个RO资源在时域上的排列方式;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所述RO资源开始时刻以及所述第三时刻,并在所述第三时刻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号。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在第三时刻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号,包括: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卫星的接收波束指向所述终端的当前方位的开始时刻与SFN之间时域的对应关系;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确定所述RO资源开始时刻与所述第二时刻之间的间隔;所述终端根据所述RO资源开始时刻与所述第二时刻之间的间隔,确定第三时刻,并在所述第三时刻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号。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束跳变参数包括波束回访周期;所述终端确定上行信号的TA,包括:当卫星波束的发射和接收分时进行时,按照如下方式确定以t1时刻为参考点的TA:TA(t1)=T
downlink
(t0)+T
uplink
(t3)
‑
T
m
;其中,TA(t1)表示t1时刻的上行信号的TA,T
downlink
(t0)表示t0时刻的下行单程传输时延,T
uplink
(t3)表示t3时刻的上行单程传输时延;对于收发同步模式,T
m
表示波束回访周期;对于收发异步模式,T
m
表示网络设备下行帧领先于上行帧的时序间隔,或跳波束发射与接收间隔;其中,t1时刻为卫星在第一时刻发送的下行信号到达所述终端的时刻,t0时刻为所述第一时刻;t3时刻为所述第二时刻。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束跳变参数包括波束回访周期;所述终端确定上行信号的TA,包括:当卫星波束的发射和接收同时进行且所述终端在同一个波束驻留时间段内完成信号的接收和发送时,按照如下方式确定以t1时刻为参考点的TA:TA(t1)=T
uplink
(t
‑1)+T
downlink
(t0);其中,TA(t1)表示t1时刻的上行信号的TA,T
downlink
(t0)表示t0时刻的下行单程传输时延,T
uplink
(t
‑1)表示t
‑1时刻的上行单程传输时延;其中,t1时刻为卫星在第一时刻发送的下行信号到达所述终端的时刻,t0时刻为所述第一时刻;t
‑1时刻表示在前一波束驻留时间段内的终端发送上行信号的时刻;当卫星波束的发射和接收同时进行且所述终端在连续两个不同的波束驻留时间段内完成信号的接收和发送时,按照如下方式确定以t1时刻为参考点的TA:TA(t1)=T
downlink
(t0)+T
uplink
(t3)
‑
T
m
;其中,TA(t1)表示t1时刻的上行信号的TA,T
downlink
(t0)表示在t0时刻的下行单程传输时延,T
uplink
(t3)表示在t3时刻的上行单程传输时延;对于收发同步模式,T
m
表示波束回访周期;对于收发异步模式,T
m
表示网络设备下行帧领先于上行帧的时序间隔,或跳波束发射与接收间隔;其中,t1时刻为卫星在第一时刻发送的下行信号到达所述终端的时刻,t0时刻为所述第一时刻;t3时刻为所述第二时刻。17.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于卫星通信系统的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波束跳变参数以及卫星在第一时刻的位置参数,其中,所述第一时刻为卫星的发射波束指向所述终端的第一当前方位的开始时刻;所述网络设备在配置的RO资源上检测所述终端的上行信号;所述网络设备根据对所述上行信号的检测,得到时间调整值;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时间调整值。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根据对所述上行信号的检测,得到时间调整值,包括: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上行信号到达所述卫星的第四时刻与所述第二时刻、波束调整时间的差值作为所述时间调整值,其中,所述第二时刻为卫星的接收波束指向所述终端的第二当前方位的开始时刻;或者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上行信号到达所述卫星的第四时刻与所述RO资源的起始时刻、波束调整时间的差值作为所述时间调整值。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O资源满足以下一个或者多个条件:所述RO资源的时域起始时刻在所述卫星的接收波束的波束驻留时段内,且同一个RO资源位于同一接收波束的波束驻留时段内;多个所述RO资源在时域上连续排列且多个所述RO资源总的时域长度不超过接收波束驻留时段的长度;单个所述RO资源的时域长度小于或等于目标上行信号长度的2倍,其中,所述目标上行信号为系统支持的最长前导码;所述RO资源的频域位置由所述网络设备配置,或者,所述RO资源的频域位置为目标频带。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配置所述RO资源的数量。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当所述RO资源的时域起始时刻与卫星的接收波束指向所述终端的第二当前方位的开始时刻不一致且所述RO资源的起始时刻位于所述卫星的接收波束驻留时间段内时,所述RO资源的起始时刻与卫星的接收波束指向所述终端的当前方位的开始时刻之间的间隔。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RO资源的时频资源配置信息。23.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卫星的接收波束的一次波束驻留时间段内配置多个RO资源时,时域上的第一个RO资源的起始时刻与卫星的接收波束指向所述终端的第二当前方位的开始时刻之间的间隔,以及多个RO资源在时域上的排列方式。24.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卫星的接收波束指向所述终端的当前方位的开始时刻与SFN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利明,康绍莉,缪德山,孙韶辉,秦海超,
申请(专利权)人: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