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罗氏线圈检测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3085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0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罗氏线圈检测机构,其包括检测本体,检测本体安装在安装桌面上,其包括本体外壳、液压机、移动门结构、线圈测试结构、电气结构、标准互感器、连接移动结构,电气结构包括线圈接入端、电气外壳、电流放电器、同步信号采集单元、信号转换器、中央处理器、积分器、放大电路、电源配饰器,电气外壳为长方体形,其上底面安装有线圈测试结构、连接移动结构,标准互感器安装在测试杆右端,其通过导线与信号转换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有:其自动化程度高,罗氏线圈安装拆卸操作简便,检测过程中能有效屏蔽外部电磁干扰,测量数据准确,检测过程高效快捷。检测过程高效快捷。检测过程高效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罗氏线圈检测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罗氏线圈检测机构,属于防雷


技术介绍

[0002]罗氏线圈是一种应用成熟的电流采样元件,它具有精度高、测量范围宽、频率特性优、非饱和及线性好的诸多优点。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罗氏线圈在电流测量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为了保证罗氏线圈的质量和使用过程中的准确与可靠,对罗氏线圈的电流测量准确度进行检测是非常必要的,所以需要一种罗氏线圈检测机构来对罗氏线圈电流测量准确度进行精确的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罗氏线圈检测机构,其自动化程度高,罗氏线圈安装拆卸操作简便,检测过程中能有效屏蔽外部电磁干扰,测量数据准确,检测过程高效快捷。
[0004]本技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罗氏线圈检测机构,其包括检测本体,所述检测本体安装在安装桌面上,其包括本体外壳、液压机、移动门结构及安装于本体外壳内部的线圈测试结构、电气结构、标准互感器、连接移动结构,所述电气结构包括线圈接入端、电气外壳及安装于电气外壳内的电流放电器、同步信号采集单元、信号转换器、中央处理器、积分器、放大电路、电源配饰器,所述电气外壳为长方体形,其上底面安装有线圈测试结构、连接移动结构,所述线圈测试结构包括测试杆、导线安装端、一次电流导线、导线凸连接头,所述连接移动结构包括移动导轨、移动结构、连接端,所述标准互感器安装在测试杆右端,其通过导线与信号转换器连接。
[0005]所述测试杆为圆柱形杆,其内部有一次电流导线,其左端固定有导线凸连接头,右端固定有导线安装端,其上套有待测罗氏线圈,所述导线凸连接头左端为半球形,其与一次电流导线连接,所述导线安装端与一次电流导线连接,其通过导线与电流放电器连接。
[0006]所述移动导轨为长条形,有两条,平行铺设在电气外壳的上底面,其上安装有移动结构,所述移动结构上安装有连接端,其通过液压管与液压机连接,其能在移动导轨上滑动,所述连接端为圆柱形,其左端设有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凹槽为圆柱形内凹槽,其左侧底面固定有弹簧定位柱,所述弹簧定位柱外套有弹簧,其右端固定有接头安装板,所述接头安装板上安装有导线凹连接头,所述导线凹连接头通过导线与电流放电器连接。
[0007]所述本体外壳为长方体状,由屏蔽板制成,其上底面安装有液压机,正面设有操作窗口,其正面安装有移动门结构、液晶触摸控制显示屏,所述移动门结构包括门导轨、门移动结构、屏蔽门,所述门导轨为长条形,其上安装有门移动结构、屏蔽门,所述门移动结构通过液压管与液压机连接,其与屏蔽门连接,其能带动屏蔽门在门导轨上滑动,所述动屏蔽门为长方形,其由屏蔽板制成。
[0008]所述屏蔽板由橡胶层、不锈钢层、碳纤维层构成,所述碳纤维层包裹在橡胶层、不
锈钢层之间,厚度为零点五厘米。
[0009]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过导线与液压机、液晶触摸控制显示屏、移动结构、门移动结构、电流放电器、同步信号采集单元、电源配饰器连接。
[0010]所述电源配饰器通过导线与电流放电器、液压机、同步信号采集单元、信号转换器连接。
[0011]所述信号转换器通过导线与积分器、同步信号采集单元连接。
[0012]所述放大电路通过导线与积分器、线圈接入端连接,所述线圈接入端与待测罗氏线圈连接。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1、本技术一种罗氏线圈检测机构,其自动化程度高,罗氏线圈安装拆卸操作简便,检测过程中能有效屏蔽外部电磁干扰,测量数据准确,检测过程高效快捷。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罗氏线圈检测机构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罗氏线圈检测机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1的A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一种罗氏线圈检测机构的屏蔽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为检测本体,2为安装桌面,3为本体外壳,4为液压机,5为移动门结构,6为线圈测试结构,7为电气结构,8为标准互感器,9为待测罗氏线圈,10为连接移动结构,11为测试杆,12为导线安装端,13为一次电流导线,14为导线凸连接头,15为移动导轨,16为移动结构,17为连接端,18为连接凹槽,19为弹簧定位柱,20为弹簧,21为接头安装板,22为导线凹连接头,23为,24为门导轨,25为门移动结构,26为屏蔽门,27为操作窗口,28为液晶触摸控制显示屏,29为线圈接入端,30为电气外壳,31为电流放电器,32为同步信号采集单元,33为信号转换器,34为中央处理器,35为积分器,36为放大电路,37为电源配饰器,38为导线,39为液压管,40为屏蔽板,41为橡胶层,42为不锈钢层,43为碳纤维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图1、图2、图3、图4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保护范围不局限所述内容。
[0021]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且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
[0022]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技术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做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业的限制,由一个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耗费时间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工作。
[0023]一种罗氏线圈检测机构,其包括检测本体1,检测本体1安装在安装桌面2上,其包
括本体外壳3、液压机4、移动门结构5及安装于本体外壳3内部的线圈测试结构6、电气结构7、标准互感器8、连接移动结构10,电气结构7包括线圈接入端29、电气外壳30及安装于电气外壳30内的电流放电器31、同步信号采集单元32、信号转换器33、中央处理器34、积分器35、放大电路36、电源配饰器37,电气外壳30为长方体形,其上底面安装有线圈测试结构6、连接移动结构10,线圈测试结构包括测试杆11、导线安装端12、一次电流导线13、导线凸连接头14,连接移动结构10包括移动导轨15、移动结构16、连接端17,标准互感器8安装在测试杆11右端,其通过导线38与信号转换器33连接。
[0024]测试杆11为圆柱形杆,其内部有一次电流导线13,其左端固定有导线凸连接头14,右端固定有导线安装端12,其上套有待测罗氏线圈9,导线凸连接头14左端为半球形,其与一次电流导线13连接,导线安装端12与一次电流导线13连接,其通过导线38与电流放电器31连接。
[0025]移动导轨15为长条形,有两条,平行铺设在电气外壳3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罗氏线圈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检测本体(1),所述检测本体(1)安装在安装桌面(2)上,其包括本体外壳(3)、液压机(4)、移动门结构(5)及安装于本体外壳(3)内部的线圈测试结构(6)、电气结构(7)、标准互感器(8)、连接移动结构(10),所述电气结构(7)包括线圈接入端(29)、电气外壳(30)及安装于电气外壳(30)内的电流放电器(31)、同步信号采集单元(32)、信号转换器(33)、中央处理器(34)、积分器(35)、放大电路(36)、电源配饰器(37),所述电气外壳(30)为长方体形,其上底面安装有线圈测试结构(6)、连接移动结构(10),所述线圈测试结构包括测试杆(11)、导线安装端(12)、一次电流导线(13)、导线凸连接头(14),所述连接移动结构(10)包括移动导轨(15)、移动结构(16)、连接端(17),所述标准互感器(8)安装在测试杆(11)右端,其通过导线(38)与信号转换器(3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罗氏线圈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杆(11)为圆柱形杆,其内部有一次电流导线(13),其左端固定有导线凸连接头(14),右端固定有导线安装端(12),其上套有待测罗氏线圈(9),所述导线凸连接头(14)左端为半球形,其与一次电流导线(13)连接,所述导线安装端(12)与一次电流导线(13)连接,其通过导线(38)与电流放电器(3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罗氏线圈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导轨(15)为长条形,有两条,平行铺设在电气外壳(30)的上底面,其上安装有移动结构(16),所述移动结构(16)上安装有连接端(17),其通过液压管(39)与液压机(4)连接,其能在移动导轨(15)上滑动,所述连接端(17)为圆柱形,其左端设有连接凹槽(18),所述连接凹槽(18)为圆柱形内凹槽,其左侧底面固定有弹簧定位柱(19),所述弹簧定位柱(19)外套有弹簧(20),其右端固定有接头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富文王六玉陈龙张潍中温润贤熊刘漳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优迪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