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片机构以及隐形眼镜脱模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3036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0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露一种顶片机构以及隐形眼镜脱模设备,为一种可透过顶片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顶片机构至少包括有:一夹爪模组以及一顶杆模组,该顶杆模组包括多个内顶杆以及多个对应环绕于该内顶杆外的外顶杆,其中多个该内顶杆与多个该外顶杆对应设置于容置槽下方;借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借由内顶杆与外顶杆的设计,有效使镜片跟塑化模分开,提高取镜片成功性的主要优势。要优势。要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顶片机构以及隐形眼镜脱模设备


[0001]本技术有关于一种隐形眼镜脱模设备,尤其是指具有内顶杆与外顶杆的顶杆模组,使其能有效提升取镜片成功性的顶片机构以及隐形眼镜脱模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电子产品的普及,长期使用电子产品导致配戴隐形眼镜的人数倍增,使得隐形眼镜需求量增加,故如何提升隐形眼镜的生产时间及提升镜片良率,逐渐成为业者急需解决的课题。
[0003]已知的隐形眼镜脱模设备大致分为水化脱模、超音波脱模、顶出脱模等脱模方式,但水化脱模在制造过程中必须将镜片浸泡液体中软化脱模,最后还须通过人工来进行检测,在制程上不仅繁琐、耗时且还需大量的人力;而超音波脱模,采超音波方式通过频率及震动使镜片由模具上脱离,但若遇到镜片材质黏性较高,则在脱模需花费的时间较久且不易震动下来容易发生脱模不完全的问题,且也容易导致镜片破损的问题,使其不良品增加;再来是顶出脱模,采用顶杆直接抵顶模具将镜片顶出,但已知的顶杆皆为实心杆体,且大多是直接通过实心杆体顶面顶抵模具,因此,若顶抵位置偏移则容易有镜片破损的问题,造成不良情形,且若遇到镜片材质黏性较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片机构,其特征在于,设置于一隐形眼镜脱模设备(1000)内,该顶片机构(100)至少包括有:一夹爪模组(10),至少包括一第一模组块(11)及一第二模组块(12),且该第一模组块(11)与该第二模组块(12)之间形成有多个容置槽(13);一顶杆模组(20),包括多个内顶杆(21)以及多个对应环绕于该内顶杆(21)外的外顶杆(22),其中多个该内顶杆(21)与多个该外顶杆(22)对应设置于该容置槽(13)下方;其中该顶杆模组(20)的多个该外顶杆(22)相对该容置槽(13)的另一端抵接有一外顶杆连动块(221),该外顶杆连动块(221)一侧更设有一外顶杆驱动单元(222);且该顶杆模组(20)的多个该内顶杆(21)相对该容置槽(13)的另一端抵接有一内顶杆连动块(211),该内顶杆连动块(211)一侧更设有一内顶杆驱动单元(212),其中该内顶杆驱动单元(212)与该外顶杆驱动单元(222)平行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片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夹爪模组(10)上方更设有一压制模组(30),该压制模组(30)至少包含一压制件(31),该压制件(31)上方设有多个开槽(311),且该压制件(31)电性连接一压制驱动单元(32),使多个该开槽(311)对应设置于该夹爪模组(10)的多个该容置槽(13)上,并由该压制驱动单元(32)向下驱动,并驱动使该压制件(31)向下抵压接触于该夹爪模组(10)。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顶片机构,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支架组(24),该支架组(24)上方设有至少一轨道模组(25),用以供该顶杆模组(20)进行横向运动。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顶片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夹爪模组(10)的该第一模组块(11)电性连接一第一启闭驱动单元(111);且该第二模组块(12)电性连接一第二启闭驱动单元(121)。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顶片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外顶杆(22)的顶端凸出于该内顶杆(21)的顶端。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片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外顶杆(22)与该内顶杆(21)为同步抬升。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片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外顶杆(22)与该内顶杆(21)为交错抬升。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顶片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外顶杆(22)的顶端与该内顶杆(21)的顶端切齐。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顶片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外顶杆(22)与该内顶杆(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宏岳
申请(专利权)人:创视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