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远程多人VR互动的云边协同实现方法、装置和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2997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0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涉及用于远程多人VR互动的云边协同实现方法、装置和系统。公开了一种用于远程多人VR互动的云边协同实现方法,包括:在中心云处,将逻辑信息划分策略下发至多个边缘节点,以使所述多个边缘节点基于所述逻辑信息划分策略将用户上传到所述多个边缘节点的逻辑信息划分为本地逻辑信息和互动逻辑信息;接收所述多个边缘节点上传的互动逻辑信息;按照由时序规则控制的时序,将接收的互动逻辑信息下发至与所述互动逻辑信息涉及的一个或多个用户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边缘节点,其中所述时序规则是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边缘节点的网络链接时延历史数据生成的,并且用于使得下发的互动逻辑信息大约同步到达所述一个或多个边缘节点。或多个边缘节点。或多个边缘节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远程多人VR互动的云边协同实现方法、装置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网络技术与安全领域。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云技术来实现远程多人VR互动的领域。

技术介绍

[0002]VR是Virtual Reality的缩写,即虚拟现实,是一种全景模拟真实世界,具备三维互动交互沉浸式体验的技术,广泛应用于视频、游戏等个人娱乐及立体教育、工业维修、医疗培训、科学仿真等领域。
[0003]VR整体服务系统包括服务端、VR终端和网络传输三大环节。VR终端相对手机等其他通用终端具有个性化的定位、操控等属性,存在一定的碎片化现状,同时本地化运行需要强大的计算和图形渲染能力,导致VR终端成本较高,因此限制了VR产业的发展。为了屏蔽VR终端的差异性,VR服务上云成为了行业趋势。当前主要采用云端构建相互隔离的逻辑处理、图形渲染环境,并面向终端下发音视频流及终端音视频解码、显示输出等相关机制实现。
[0004]然而,VR服务上云以后,带来网络传输带宽和时延压力。尤其是对于实时交互型的云VR,例如云VR游戏等,其网络传输时延甚至要求控制在10ms以内。目前所采用的单一集中式云资源池或者大区模式云部署都无法满足业务需求。
[0005]因此,希望能够提供一种通过采用边缘计算,在最靠近用户的边缘节点进行处理来降低时延并提升用户体验的远程多人VR互动技术。然而,传统的边缘节点处理在多人远程交互过程无法有效定位或者关联到特定的边缘节点,而随机选择靠近单一用户的边缘节点会导致其他用户网络传输链路过长,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0006]此外,现有的VR多人远程互动都是基于终端联网实现,多个边缘节点之间的交互带来终端运算压力和终端成本问题,而且无法有效适应网络链接状况,难以有效达到多人远程互动服务质量一致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7]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专利技术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专利技术的一些方面的基本理解。但是,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专利技术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用来确定本专利技术的关键性部分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用来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关于本专利技术的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给出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0008]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弊端,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自适应远程多人VR互动的云边协同实现方法。具体而言,通过中心云的统一逻辑处理,实现基于靠近用户边缘节点的本地逻辑和多人互动逻辑分离,之后边缘节点将互动逻辑同步到中心云,并由中心云进行互动逻辑汇总和分析,并向相关联的多边缘节点的同步,最终在多个边缘节点实现图形渲染输出。同时,基于统一的时间同步控制机制,精确掌控中心云互动逻辑下发时序,确保参与互动的用户云VR体验同步,增加互动的公平性和趣味性。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远程多人VR互动的云边协同实现方法,
包括:在中心云处,将逻辑信息划分策略下发至多个边缘节点,以使所述多个边缘节点基于所述逻辑信息划分策略将用户上传到所述多个边缘节点的逻辑信息划分为本地逻辑信息和互动逻辑信息;接收所述多个边缘节点上传的互动逻辑信息;按照由时序规则控制的时序,将接收的互动逻辑信息下发至与所述互动逻辑信息涉及的一个或多个用户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边缘节点,其中所述时序规则是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边缘节点的网络链接时延历史数据生成的,并且用于使得下发的互动逻辑信息大约同步到达所述一个或多个边缘节点。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中心云,包括:存储器,其上存储有指令;以及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指令,以执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方面所述的方法。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远程多人VR互动的云边协同系统,包括:中心云;以及一个或多个边缘节点,所述边缘节点被配置为:基于所述逻辑信息划分策略将用户上传到所述多个边缘节点的逻辑信息划分为本地逻辑信息和互动逻辑信息;将互动逻辑信息上传到中心云;接收中心云下发的互动逻辑信息;基于本地逻辑信息和接收的互动逻辑信息进行图形渲染,并输出VR图形。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方面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0013]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
[0014]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其中:
[0015]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用于远程多人VR互动的云边协同系统的框图;
[0016]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用于远程多人VR互动的云边协同实现方法的流程图;
[0017]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生成和应用时序规则的流程图;
[0018]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生成和应用时序规则的流程图;
[0019]图5示出了利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云边协同系统实现远程多人VR服务的流程示意图;以及
[0020]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中心云的示例性硬件配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参考附图进行以下详细描述,并且提供以下详细描述以帮助全面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示例实施例。以下描述包括各种细节以帮助理解,但是这些细节仅被认为是示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是由随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内容限定的。在以下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和短语仅用于能够清楚一致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起见,可能省略了对公知的结构、功能和配置的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文描述的示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
[0022]本专利技术采用云边网协同的方式来实现远程多人云VR互动,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进行描述。
[0023]<云边协同系统>
[0024]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用于远程多人VR互动的云边协同系统的框图。
[0025]如图所示,云边协同系统包括中心云和经网络链接与中心云101交互的多个边缘节点。作为示例,图中示出了N个边缘节点1

N。N的值可以为大于两个,甚至可多达几十至几百个。
[0026]中心云也称为云数据中心或云中心,是可以进行基于云计算架构的集中式大数据处理的数据中心。边缘节点也称为边缘云,是设置在靠近用户或数据源头侧的进行边缘式大数据处理的平台。边缘节点是分布式布置的,可以分布在办公室、工厂、校园等场所,经网关与中心云交互。
[0027]每个边缘节点可服务于多个用户终端。当用户通过其用户终端向中心云请求云VR服务后,中心云将调度靠近用户的边缘节点面向用户开启服务。接着,边缘节点响应用户请求开始对应的云VR应用逻辑运算。在远程的多人VR互动场景下,远距离进行互动的多个用户可以分别由靠近其的不同的边缘节点提供服务,并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远程多人VR互动的云边协同实现方法,包括:在中心云处,将逻辑信息划分策略下发至多个边缘节点,以使所述多个边缘节点基于所述逻辑信息划分策略将用户上传到所述多个边缘节点的逻辑信息划分为本地逻辑信息和互动逻辑信息;接收所述多个边缘节点上传的互动逻辑信息;按照由时序规则控制的时序,将接收的互动逻辑信息下发至与所述互动逻辑信息涉及的一个或多个用户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边缘节点,其中所述时序规则是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边缘节点的网络链接时延历史数据生成的,并且用于使得下发的互动逻辑信息大约同步到达所述一个或多个边缘节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网络链接时延历史数据是通过在先前下发互动逻辑信息的过程中实时监测所述一个或多个边缘节点的网络链接时延获得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时序规则是周期性更新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一个时段内的网络链接时延历史数据生成用于下一时段的时序规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按照时延历史数据所指示的时延的长短对边缘节点分组,并对不同组中的边缘节点设置不同的时序。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对于时延历史数据所指示的时延较短的边缘节点,在下一时段中相对于其它边缘节点延后下发互动逻辑信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边缘节点在一个时段内的网络链接时延历史数据预测下一时段内所述一个或多个边缘节点的预测时延;以及基于预测时延生成用于下一时段的时序规则。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按照预测时延的长短对边缘节点分组,并对不同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军唐宏武娟徐晓青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