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听诊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2977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0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听诊器适用范围小、使用不便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医用听诊器,包括顺次连接的拾音头、拾音管、扩音组件,所述扩音组件包括信号转换器、扩音器、耳机接头,所述信号转换器与所述拾音管相接,所述信号转换器分别与所述扩音器、所述耳机接头电连接;所述拾音头包括管状主体、以及配置于所述管状主体一端的可伸缩调节的伞状骨架,所述伞状骨架与所述管状主体滑动连接,所述伞状骨架的外表面包覆有第一听诊膜。本申请的医用拾音器,使用范围广,可应用于不同体型的患者、不同诊断环境。不同诊断环境。不同诊断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听诊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医用听诊器。

技术介绍

[0002]临床诊断中常采用听诊器来收集和放大从心脏、肺部、动脉、静脉和其他内脏器官处发出的声音,是内外妇儿科医师最常用的诊断用具之一。目前,最常见的听诊器由听诊头、导音管、耳挂顺次连通而成,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耳挂佩戴于耳部,因而无法多人同时听诊,可通过在导音管中段配置扩音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0003]如公开号为CN215272878U的专利,就公开了一种外放扩音听诊器,包括线式听诊器和扩音端,听诊器的一端用于采集声音,听诊器的另一端为扩音端,用于将采集到的声音扩大,以实现多人同时进行听诊。然而,上述方案存在如下问题:

多数情况下,医院人群密集,环境嘈杂,采用公放的方式极易受环境的干扰,最终影响听诊结果,即上述方案仅适用于安静、无其他病患或工作人员的环境下使用;同时,将采集的声音公放还会影响其他病患休息,无法保障患者隐私。

上述方案以及其他现有的方案在应用于体型差异较大的患者群体时,拾音头覆盖面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听诊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顺次连接的拾音头(10)、拾音管(20)、扩音组件,所述扩音组件包括信号转换器(31)、扩音器(32)、耳机接头(33),所述信号转换器(31)与所述拾音管(20)相接,所述信号转换器(31)分别与所述扩音器(32)、所述耳机接头(33)电连接;所述拾音头(10)包括管状主体(11)、以及配置于所述管状主体(11)一端的可伸缩调节的伞状骨架(12),所述伞状骨架(12)与所述管状主体(11)滑动连接,所述伞状骨架(12)的外表面包覆有第一听诊膜(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听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伞状骨架(12)包括轴杆(121)以及配置于所述轴杆(121)外侧壁面的多根滑动杆(122),所述轴杆(121)穿设于所述管状主体(11)的内腔,所述滑动杆(122)与所述轴杆(121)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杆(122)还配置有支撑杆(123),所述支撑杆(123)远离所述滑动杆(122)的一端与所述轴杆(121)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听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主体(11)的另一端配置有固定支架(14)、以及包覆于所述固定支架(14)外表面的第二听诊膜(15)。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医用听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听诊器还包括外壳(30),所述拾音管(20)穿设于所述外壳(30)的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秀娟赵秀芳宋艳蒋茜茜周俊霞黄希李颖馨陈琼胡艳玲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