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焦驱动组件和摄像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2966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09:55
公开了一种对焦驱动组件和摄像模组,其中,所述对焦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基座;被安装于所述固定基座内的可移动载体,其中,所述可移动载体具有适于安装光学镜头于其内的镜头安装腔,所述可移动载体和所述固定基座之间存在间隙,其中,所述间隙具有位于所述固定基座的转角部的第一部分、自所述第一部分横向延伸的第二部分和自所述第一部分纵向延伸的第三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之间具有预设角度;分别被设置于所述间隙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第一驱动部分和第二驱动部分;以及,被设置于所述间隙的第一部分的磁吸组件。这样,将对焦驱动组件中不同的部件合理地布置在其内部空间中以使得所述对焦驱动组件的结构更为紧凑且空间利用率更高。为紧凑且空间利用率更高。为紧凑且空间利用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对焦驱动组件和摄像模组


[0001]本申请涉及对焦驱动组件和摄像模组,其以合理的方式将对焦驱动组件的多个部件合理地布置在其内部空间中以使得所述对焦驱动组件的结构更为紧凑且空间利用率更高。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移动电子设备的发展和普及,被应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的用于帮助使用者获取影像的摄像模组的相关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和进步。为了优化成像质量和拍摄效果,现有的一些摄像模组中会配置对焦驱动组件,例如音圈马达、滚珠马达,以通过对焦驱动组件来进行光学对焦。
[0003]然而,在现有的滚珠马达结构的结构设计中,其通常将线圈、磁石、滚珠、磁轭等元件集中地布置于滚珠马达的一侧。虽然这种结构布置方式不会影响其性能,但这种布置方式会导致滚珠马达的单侧尺寸较大,进而使得摄像模组的单侧尺寸畸形。
[0004]因此,需要一种优化的用于摄像模组的对焦驱动组件,以使得其不仅能满足驱动性能的需求,还能满足其尺寸设计方面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了一种对焦驱动组件和摄像模组,其中,所述对焦驱动组件以合理的方式将其多个部件合理地布置在其内部空间中以使得所述对焦驱动组件的结构更为紧凑且空间利用率更高。
[0006]本申请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了一种对焦驱动组件和摄像模组,其中,所述对焦驱动组件在布置其内部元件时充分考虑了其内部可用空间的分布特性,且同时考虑了所述对焦驱动组件的驱动性能,以使得其不仅具有更高的空间利用率,且具有更为优化的驱动性能。
[0007]通过下面的描述,本申请的其它优势和特征将会变得显而易见,并可以通过权利要求书中特别指出的手段和组合得到实现。
[0008]为实现上述至少一优势,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对焦驱动组件,其包括:
[0009]固定基座;
[0010]被安装于所述固定基座内的可移动载体,其中,所述可移动载体具有适于安装光学镜头于其内的镜头安装腔,所述可移动载体和所述固定基座之间存在间隙,其中,所述间隙具有位于所述固定基座的转角部的第一部分、自所述第一部分横向延伸的第二部分和自所述第一部分纵向延伸的第三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之间具有预设角度;
[0011]分别被设置于所述间隙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第一驱动部分和第二驱动部分;以及
[0012]被设置于所述间隙的第一部分的磁吸组件。
[0013]在根据本申请的对焦驱动组件中,所述第一驱动部分包括被设置于所述可移动载体的外侧壁的第一磁石和被设置于所述固定基座的内侧壁且与所述第一磁石相对设置的第一线圈;所述第二驱动部分包括被设置于所述可移动载体的外侧壁的第二磁石和被设置于所述固定基座的内侧壁且与所述第二磁石相对设置的第二线圈。
[0014]在根据本申请的对焦驱动组件中,所述磁吸组件包括被设置于所述可移动载体的外侧壁的感测磁铁和被设置于所述固定基座的内侧壁且与所述感测磁铁相对设置的复位磁轭。
[0015]在根据本申请的对焦驱动组件中,所述可移动载体的外周壁具有位于其转角部的第一切面、自所述第一切面横向延伸的第一横面以及自所述第一切面纵向延伸的第一纵面;所述固定基座的内周壁具有位于其转角部且与所述第一切面相对的第二切面、自所述第二切面横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一横面相对的第二横面以及自所述第二切面纵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一纵面相对的第二纵面;
[0016]其中,所述第一切面和所述第二切面形成所述间隙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一横面和所述第二横面形成所述间隙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纵面和所述第二纵面形成所述间隙的第三部分。
[0017]在根据本申请的对焦驱动组件中,所述第一驱动部分的第一磁石被设置于所述可移动载体的第一横面,所述第一驱动部分的第一线圈被设置于所述固定基座的第二横面;所述第二驱动部分的第二磁石被设置于所述可移动载体的第一纵面,所述第二驱动部分的第二线圈被设置于所述固基座的第二纵面;所述磁吸组件的感测磁铁被设置于所述可移动载体的第一切面,所述磁吸组件的复位磁轭被设置于所述固定基座的第二切面。
[0018]在根据本申请的对焦驱动组件中,所述磁吸组件的感测磁铁被设置于所述可移动载体的第一切面的中间区域,所述磁吸组件的复位磁轭被设置于所述固定基座的第二切面的中间区域。
[0019]在根据本申请的对焦驱动组件中,所述间隙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之间的夹角为90
°

[0020]在根据本申请的对焦驱动组件中,所述第一横面与所述第一纵面之间的夹角为90
°
,所述第二横面与所述第二纵面之间的夹角为90
°

[0021]在根据本申请的对焦驱动组件中,所述第一横面与所述第一切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一纵面与所述第一切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二横面与所述第二切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二纵面与所述第二切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0022]在根据本申请的对焦驱动组件中,所述第一横面与所述第一切面之间的夹角与所述第一纵面与所述第一切面之间的夹角相等;和/或,所述第二横面与所述第二切面之间的夹角与所述第二纵面与所述第二切面之间的夹角相等。
[0023]在根据本申请的对焦驱动组件中,所述第一横面与所述第一切面之间的夹角为135
°
、所述第一纵面与所述第一切面之间的夹角为135
°
、所述第二横面与所述第二切面之间的夹角为135
°
、所述第二纵面与所述第二切面之间的夹角为135
°

[0024]在根据本申请的对焦驱动组件中,所述可移动载体的外周壁的形状与所述固定基座的内周壁的形状相适配。
[0025]在根据本申请的对焦驱动组件中,所述对焦驱动组件进一步包括延伸于所述间隙
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驱动电路板,其中,所述驱动电路板具有位于所述间隙的第一部分的第一驱动电路子板、位于所述间隙的第二部分的第二驱动电路子板和位于所述间隙的第三部分的第三驱动电路子板。
[0026]在根据本申请的对焦驱动组件中,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子板贴靠于所述第二切面,第二驱动电路子板贴靠于所述第二横面,以及,所述第三驱动电路子板贴靠于所述第二纵面。
[0027]在根据本申请的对焦驱动组件中,所述复位磁轭被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子板、所述第一线圈电连接于第二驱动电路子板,以及,所述第二线圈电连接于所述第三驱动电路子板。
[0028]在根据本申请的对焦驱动组件中,所述复位磁轭位于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之间。
[0029]在根据本申请的对焦驱动组件中,所述对焦驱动组件进一步包括被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子板且朝向所述感测磁铁的位置感测元件,所述位置感测元件被配置为感测所述感测磁铁的移动位置。
[0030]在根据本申请的对焦驱动组件中,所述对焦驱动组件进一步包括形成于所述间隙内且用于引导带有所述光学镜头的所述可移动载体沿着所述感光路径移动的至少一滚珠

滚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焦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基座;被安装于所述固定基座内的可移动载体,其中,所述可移动载体具有适于安装光学镜头于其内的镜头安装腔,所述可移动载体和所述固定基座之间存在间隙,其中,所述间隙具有位于所述固定基座的转角部的第一部分、自所述第一部分横向延伸的第二部分和自所述第一部分纵向延伸的第三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之间具有预设角度;分别被设置于所述间隙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第一驱动部分和第二驱动部分;以及被设置于所述间隙的第一部分的磁吸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焦驱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驱动部分包括被设置于所述可移动载体的外侧壁的第一磁石和被设置于所述固定基座的内侧壁且与所述第一磁石相对设置的第一线圈;所述第二驱动部分包括被设置于所述可移动载体的外侧壁的第二磁石和被设置于所述固定基座的内侧壁且与所述第二磁石相对设置的第二线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焦驱动组件,其中,所述磁吸组件包括被设置于所述可移动载体的外侧壁的感测磁铁和被设置于所述固定基座的内侧壁且与所述感测磁铁相对设置的复位磁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焦驱动组件,其中,所述可移动载体的外周壁具有位于其转角部的第一切面、自所述第一切面横向延伸的第一横面以及自所述第一切面纵向延伸的第一纵面;所述固定基座的内周壁具有位于其转角部且与所述第一切面相对的第二切面、自所述第二切面横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一横面相对的第二横面以及自所述第二切面纵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一纵面相对的第二纵面;其中,所述第一切面和所述第二切面形成所述间隙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一横面和所述第二横面形成所述间隙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纵面和所述第二纵面形成所述间隙的第三部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焦驱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驱动部分的第一磁石被设置于所述可移动载体的第一横面,所述第一驱动部分的第一线圈被设置于所述固定基座的第二横面;所述第二驱动部分的第二磁石被设置于所述可移动载体的第一纵面,所述第二驱动部分的第二线圈被设置于所述固基座的第二纵面;所述磁吸组件的感测磁铁被设置于所述可移动载体的第一切面,所述磁吸组件的复位磁轭被设置于所述固定基座的第二切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焦驱动组件,其中,所述磁吸组件的感测磁铁被设置于所述可移动载体的第一切面的中间区域,所述磁吸组件的复位磁轭被设置于所述固定基座的第二切面的中间区域。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焦驱动组件,其中,所述间隙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之间的夹角为90
°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对焦驱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横面与所述第一纵面之间的夹角为90
°
,所述第二横面与所述第二纵面之间的夹角为90
°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对焦驱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横面与所述第一切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一纵面与所述第一切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二横面与所述第二切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二纵面与所述第二切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对焦驱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横面与所述第一切面之间的
夹角与所述第一纵面与所述第一切面之间的夹角相等;和/或,所述第二横面与所述第二切面之间的夹角与所述第二纵面与所述第二切面之间的夹角相等。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对焦驱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横面与所述第一切面之间的夹角为13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林敏赵波杰黄桢鲁晓峰诸海江赵开开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