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线包回弹装置及包含其的机器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2913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0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线包回弹装置及包含其的机器人,管线包回弹装置包括盖板、底板、两个挡板、移动支架和至少一个弹簧,挡板包括挡板本体和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件,两个挡板本体分别连接于盖板和底板的两端,且盖板、底板和两个挡板本体之间形成有容纳腔,移动支架和弹簧均位于容纳腔内,第一连接部件连接于挡板本体中朝向弹簧的一侧,且第一连接部件与挡板本体一体成型,移动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至少一个第二连接部件,支架本体滑设于底板上,第二连接部件连接于支架本体,且第二连接部件与支架本体一体成型,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有效减少了零件数量,节省了安装时间,降低了成本;同时,使整体结构更加简洁。加简洁。加简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线包回弹装置及包含其的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线包回弹装置及包含其的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在许多应用领域,尤其是机器人领域中,机器零件供应线(如电动,液压,气动,数据线等等)在设备动作时,需要通过回弹装置来方便供应线的受控引导。
[0003]回弹装置通过壳体固定安装在机器人上,回弹装置的移动部分包括弹簧、移动支架和固定座,移动支架和弹簧均设置在壳体内,利用弹簧的弹性作用来实现移动,固定座位于壳体外并与移动支架相连接,通过固定座在管线包的作用下在左右方向自由活动。
[0004]目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部件相连接,两个连接部件再通过螺栓等连接方式分别与壳体和移动支架相连接形成一整体。由于连接部件和螺栓与移动支架、壳体等为分体式零件,使得加工零件的数量多,且加工工艺复杂,造成成本高;且安装耗时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管线包回弹装置及包含其的机器人。
[0006]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线包回弹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盖板、底板、两个挡板、移动支架和至少一个弹簧,所述挡板包括挡板本体和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件,两个所述挡板本体分别连接于所述盖板和所述底板的两端,且所述盖板、所述底板和两个所述挡板本体之间形成有容纳腔,所述移动支架和所述弹簧均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与所述弹簧一一对应,所述第一连接部件连接于所述挡板本体中朝向所述弹簧的一侧,且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与所述挡板本体一体成型,所述移动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至少一个第二连接部件,所述支架本体滑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与所述弹簧一一对应,所述第二连接部件连接于所述支架本体,且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与所述支架本体一体成型,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包回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还包括安装部件,所述安装部件连接于所述挡板本体中朝向所述移动支架的一侧,且所述安装部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所述挡板本体一体成型,所述管线包回弹装置还包括橡胶体,所述橡胶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部件,所述橡胶体的另一端露出于所述安装部件的外表面并用于与所述支架本体相抵靠。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线包回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件具有安装槽,所述橡胶体嵌设于所述安装槽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包回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线包回弹装置还包括固定座支架,所述固定座支架的底部具有向下凸起的第一凸起部,所述固定座支架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自所述固定座支架的顶面起贯穿所述第一凸起部,所述支架本体的端部露出于所述容纳腔外,且所述支架本体的端部的顶面具有定位凹槽,所述支架本体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卫锋
申请(专利权)人:乐连智能化系统工程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