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2765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1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其中,盖体包括:面盖,包括第一面盖部和连接在第一面盖部上的第二面盖部;锁盖;排气按键;排气组件,包括穿设于锁盖上的排气管和设置于排气管的上方的限压阀;杠杆结构,包括限位座以及可枢转地设置在限位座上的驱动杠杆,驱动杠杆的第一端与排气按键驱动配合,杠杆结构的第二端与限压阀驱动配合;其中,限位座包括第一座体以及与第一座体插接配合的第二座体,驱动杠杆可枢转地设置于第一座体上,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中的一个设置于第一面盖部上,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中的另一个设置于第二面盖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相关技术中组成面盖的多个部分之间容易连接不稳定的问题。易连接不稳定的问题。易连接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0001]本技术涉及小家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烹饪器具一般包括煲体和盖设在煲体上的盖体。相关技术中的盖体一般包括面盖和设置在面盖下方的内盖。
[0003]面盖是整个盖体的最外层,经常需要设计成带有弧度或者带有凸起或凹槽的结构。因此为了方便面盖的脱模,经常需要将面盖设置成多个部分。
[0004]在将面盖的多个部分进行组装的时候,经常容易出现面盖的多个部分之间连接不稳定的情况,导致面盖的强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组成面盖的多个部分之间容易连接不稳定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盖体,包括:面盖,包括第一面盖部和连接在第一面盖部上的第二面盖部;锁盖,设置于面盖下方,锁盖上设置有盖牙;排气按键,设置于面盖上;排气组件,包括穿设于锁盖上的排气管和设置于排气管的上方的限压阀;杠杆结构,包括设置在面盖下表面上的限位座以及可枢转地设置在限位座上的驱动杠杆,驱动杠杆的第一端与排气按键驱动配合,杠杆结构的第二端与限压阀驱动配合;其中,限位座包括第一座体以及与第一座体插接配合的第二座体,驱动杠杆可枢转地设置于第一座体上,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中的一个设置于第一面盖部上,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中的另一个设置于第二面盖部上。
[0007]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盖体为压力盖,面盖下方设置有锁盖,锁盖上具有与煲体锁合的盖牙。面盖上设置有排气按键,泄压排气时,用户可以按压排气按键,使排气按键向下推顶驱动杠杆的第一端,此时驱动杠杆的第二端能够向上移动并推顶限压阀,实现烹饪器具的泄压排气。当泄压排气完成时,排气按键不再向下推顶驱动杠杆,此时限压阀能够在自身的重力下回到封堵排气管的封堵位置。由于驱动杠杆是通过限位座连接在面盖上的,面盖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面盖部和第二面盖部,为了提升第一面盖部和第二面盖部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本实施例将限位座拆分成了两部分,即限位座包括第一座体以及与第一座体插接配合的第二座体,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中的一个设置于第一面盖部上,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中的另一个设置于第二面盖部上,这种设置方式使得第一面盖部和第二面盖部之间能够通过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实现插接连接,从而增加了第一面盖部和第二面盖部之间的连接点位,有助于提升第一面盖部和第二面盖部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进而有助于提升面盖的强度。
[0008]进一步地,第一座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限位座和第二限位座,驱动杠杆可枢转地设置于第一限位座和第二限位座之间,第一限位座上设置有第一插接孔,第二限位座上
设置有第二插接孔,第二座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插接凸起和第二插接凸起,第一插接凸起伸入第一插接孔内,第二插接凸起伸入第二插接孔内。上述结构中,第一座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限位座和第二限位座,第二座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插接凸起和第二插接凸起,组装第一面盖部和第二面盖部时,第一插接凸起和第二插接凸起能够分别插入第一限位座和第二限位座内,从而使得第一面盖部和第二面盖部之间具有两个插接配合的连接点位,进一步提升了第一面盖部和第二面盖部之间的连接强度。
[0009]进一步地,第一限位座包括与第一面盖部连接的插接块以及设置在插接块下方的第一立板,第一插接孔设置在插接块上,第一立板上设置有第一轴孔;第二限位座包括与第一立板平行设置的第二立板以及垂直于第二立板设置的第三立板,第二插接孔设置于第三立板上,第二立板上设置有第二轴孔;驱动杠杆上设置有第三轴孔,杠杆结构还包括穿设在第一轴孔、第二轴孔以及第三轴孔内的枢转轴。上述结构简单,能够实现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之间的插接配合。
[0010]进一步地,第二座体还包括设置于第一插接凸起下方并的第一止挡板,枢转轴的第一端穿设在第一轴孔内,枢转轴的第二端穿设在第二轴孔内,枢转轴的第一端设置有止挡头,止挡头限位设置在第一立板和第一止挡板之间。上述结构能够防止枢转轴从第一限位座和第二限位座之间脱出。
[0011]进一步地,第一止挡板与第一插接凸起垂直设置,第一止挡板上设置有避让插接块的避让缺口。上述结构能够在实现第一插接凸起和第一限位座插接配合的同时实现第一止挡板对枢转轴的止挡,结构简单巧妙,防止了第一插接凸起和第一止挡板之间的相互干涉。
[0012]进一步地,第二座体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插接凸起下方的第一止挡板,第二限位座还包括与第二立板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二止挡板,枢转轴的第一端穿设在第二轴孔内并与第二止挡板限位配合,枢转轴的第二端穿设在第一轴孔内并与第一止挡板限位配合。上述结构能够防止枢转轴从第一限位座和第二限位座之间脱出。具体地,第二止挡板能够对枢转轴的第一端进行止挡,在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插接连接以后,第一止挡板能够对枢转轴的第二端形成止挡。因此,当枢转轴具有向第二限位座一侧脱出的趋势时,第二止挡板能够对止挡头形成止挡。当枢转轴具有向第一限位座一侧脱出的趋势时,第二座体的第一止挡板能够对枢转轴形成止挡,从而使枢转轴被固定在第一限位座和第二限位座之间。
[0013]进一步地,第一止挡板与第一插接凸起垂直设置,插接块上设置有避让第一止挡板的缺口,第一止挡板伸入缺口内。上述结构能够在实现第一插接凸起和第一限位座插接配合的同时实现第一止挡板对枢转轴的止挡,结构简单巧妙,防止了第一插接凸起和第一止挡板之间的相互干涉。
[0014]进一步地,第二座体还包括设置在第二插接凸起下方并与第一止挡板呈角度设置的第三止挡板,第三止挡板与插接块和/或第一立板的端面止挡配合。上述结构中,当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插接到位时,第三止挡板能够与插接块和第一立板的端面止挡配合,从而使操作人员知晓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已经插接到位,提升了第一面盖部和第二面盖部组装的便捷性。
[0015]进一步地,第一面盖部包括面盖本体以及设置在面盖本体上的把手座,第二面盖部包括底罩,把手座与底罩围成把手槽,第一座体设置在把手座底部,第二座体设置在底罩
的底部。上述结构中,将面盖设置成第一面盖部和第二面盖部两部分是为了方便加工出把手槽,将第一座体设置在把手座底部,第二座体设置在底罩的底部,利用这两部分的插接实现对第一面盖部和第二面盖部的进一步固定,充分利用了盖体内部的零部件,无需设置额外的连接结构,从而有助于提升面盖的装配效率。
[0016]进一步地,把手座包括把手圈、设置于把手圈上方并遮挡把手圈的部分内孔的遮挡板以及设置在把手圈的底部并与遮挡板错位设置的弧形板,底罩与弧形板围成把手槽,第一座体设置于弧形板的底部。上述结构中,把手座和底罩均为注塑件,将把手座和底罩设置成两部分能够方便脱模,降低加工难度。
[0017]进一步地,把手圈上设置有凸耳,底罩上设置有安装板,凸耳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面盖本体上设置有位于把手座外侧并向下延伸的定位柱,定位柱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孔,定位柱穿设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盖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面盖(10),包括第一面盖部(11)和连接在所述第一面盖部(11)上的第二面盖部(12);锁盖(20),设置于所述面盖(10)下方,所述锁盖(20)上设置有盖牙;排气按键(30),设置于所述面盖(10)上;排气组件(60),包括穿设于所述锁盖(20)上的排气管(40)和设置于所述排气管(40)的上方的限压阀(50);杠杆结构(70),包括设置在所述面盖(10)下表面上的限位座(80)以及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限位座(80)上的驱动杠杆(90),所述驱动杠杆(90)的第一端与所述排气按键(30)驱动配合,所述杠杆结构(70)的第二端与所述限压阀(50)驱动配合;其中,所述限位座(80)包括第一座体(81)以及与所述第一座体(81)插接配合的第二座体(82),所述驱动杠杆(90)可枢转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座体(81)上,所述第一座体(81)和所述第二座体(82)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一面盖部(11)上,所述第一座体(81)和所述第二座体(82)中的另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二面盖部(1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体(81)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限位座(811)和第二限位座(812),所述驱动杠杆(90)可枢转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座(811)和所述第二限位座(812)之间,所述第一限位座(811)上设置有第一插接孔(81111),所述第二限位座(812)上设置有第二插接孔(81221),所述第二座体(82)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插接凸起(821)和第二插接凸起(822),所述第一插接凸起(821)伸入所述第一插接孔(81111)内,所述第二插接凸起(822)伸入所述第二插接孔(81221)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座(811)包括与所述第一面盖部(11)连接的插接块(8111)以及设置在所述插接块(8111)下方的第一立板(8112),所述第一插接孔(81111)设置在所述插接块(8111)上,所述第一立板(8112)上设置有第一轴孔(81121);所述第二限位座(812)包括与所述第一立板(8112)平行设置的第二立板(8121)以及垂直于所述第二立板(8121)设置的第三立板(8122),所述第二插接孔(81221)设置于所述第三立板(8122)上,所述第二立板(8121)上设置有第二轴孔(81211);所述驱动杠杆(90)上设置有第三轴孔(921),所述杠杆结构(70)还包括穿设在所述第一轴孔(81121)、所述第二轴孔(81211)以及所述第三轴孔(921)内的枢转轴(10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座体(82)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插接凸起(821)下方并的第一止挡板(823),所述枢转轴(100)的第一端穿设在第一轴孔(81121)内,所述枢转轴(100)的第二端穿设在第二轴孔(81211)内,所述枢转轴(100)的第一端设置有止挡头(101),所述止挡头(101)限位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板(8112)和所述第一止挡板(823)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俊兵李湘飞王本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