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双发热体的仿真炭火取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2746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10:39
本申请涉及一种带双发热体的仿真炭火取暖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雾化组件和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内设有发热体,所述发热组件的下方设有进风口,所述发热组件的上方设有出风口;所述发热组件分别设于所述雾化组件的两侧,所述雾化组件的上方设有假炭。本申请具有视觉效果更佳、使用更加安全且寿命周期更长的技术优势。长的技术优势。长的技术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双发热体的仿真炭火取暖器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带双发热体的仿真炭火取暖器,适用于取暖设备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仿真炭火取暖器一般都是在机体前端内腔处设置假炭,通过雾气和光效的组合产生假炭的燃烧火焰效果。该种取暖器的缺陷包括:假炭造型设置在前端容易在加热开启时将雾气吸入发热腔体中,视觉效果上会由火焰变成烟雾,从而降低用户体验。
[0003]中国专利202121602457.1公开了一种电暖器,包括水箱、出雾盒、风机、导雾管和灯具,水箱与出雾盒连通以将水导入出雾盒中,出雾盒内设置有用于产生雾的超声波雾化器,导雾管与出雾盒连通,风机与出雾盒连接以将出雾盒内的雾吹向导雾管,灯具设置于导雾管下方以照射导雾管处吹出的雾形成火焰效果。该专利中由于导雾管沿着取暖器的长度方向设置,而且由于产品厚度尺寸的限制,不可能将导雾管的出雾口和取暖器上方的热空气出口距离设得太远。热空气从出口上升后会产生低压区,由于水雾的密度远大于空气的密度,因此容易将水雾吸入加热体所在的空间内,从而使得视觉效果变差。而且,加热体长期在潮湿的环境下工作,也会对其造成损坏或者引发安全事故。
[0004]因此,现有技术中需要一种视觉效果更佳、使用更加安全且寿命周期更长的仿真炭火取暖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带双发热体的仿真炭火取暖器,其具有视觉效果更佳、使用更加安全且寿命周期更长的技术优势。
[0006]本申请涉及一种带双发热体的仿真炭火取暖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雾化组件和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内设有发热体,所述发热组件的下方设有进风口,所述发热组件的上方设有出风口;所述发热组件分别设于所述雾化组件的两侧,所述雾化组件的上方设有假炭。
[0007]其中,在所述雾化组件和所述发热组件之间可以设有隔板,所述外壳内的空间分为发热腔和雾化腔,所述雾化腔位于两个所述发热腔之间;所述外壳包括侧板,所述发热体可以位于所述发热腔内,所述发热体与所述侧板之间也可以设有隔板;所述发热体的顶部设有侧顶板,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侧顶板上;所述外壳包括前壳,所述前壳上可以安装有电路板和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电路板连接。
[0008]其中,所述雾化组件包括水箱和水箱盖,所述水箱盖上设有雾气出口,所述雾气出口与风道腔连通;所述风道腔可以包括风道盖和风道板,所述雾气出口与所述风道盖接合连接,所述风道板上可以开设有出雾槽或间隔排列的多个出雾孔;所述风道板的上方设有照明装置,所述假炭位于所述照明装置的上方;所述水箱内设有雾化器,所述雾化器上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可以接合连接有加强环;所述水箱内可以设有水位感应组件,包括感应主体,所述感应主体上穿设有浮动件,所述浮动件的上方可以设有浮动压板。
[0009]本申请通过将发热组件沿取暖器的纵向分别设置在雾化组件的两侧,并将假炭设置在雾化组件的上侧,从而避免了雾气进入发热组件的内部,使得产品的使用寿命更长、更加安全可靠;并且,还可以在取暖器周围形成双环气流,使得仿真火焰效果更加逼真和灵动。
附图说明
[0010]图1显示了本申请的仿真炭火取暖器的外部示意图。
[0011]图2显示了本申请的仿真炭火取暖器的部件拆解图。
[0012]图3显示了本申请的仿真炭火取暖器的雾化组件的示意图。
[0013]图4显示了本申请的仿真炭火取暖器周围空气对流形成的双环气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0015]如图1

3所示,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带双发热体的仿真炭火取暖器,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雾化组件和发热组件,发热组件分别设于雾化组件的两侧,雾化组件的上方设有假炭。发热组件内设有发热体,发热组件的下方设有进风口,发热组件的上方设有出风口。本申请通过将发热组件分别设于雾化组件的两侧并在雾化组件的上方设置假炭,使得从雾化组件上方排出的水雾不会进入发热组件内,而是从假炭的上方排出,从而不会影响假炭火焰的效果,提高了视觉效果和用户体验。具体地,如图4所示,冷空气分别从两侧的进风口进入发热组件内,经发热体加热后从发热组件的上方出风口排出,雾化组件排出的水雾从假炭处排出。由于热空气和水雾的范围较远,尤其是可以通过调整水雾和热空气的出口范围来避免水雾从发热组件上方的出风口进入发热组件内,从而避免了安全事故并提高了假炭的视觉效果。
[0016]如图1

3所示,外壳包括前壳22、后壳21、底板23和侧板16。前壳22上可以安装有电路板24和控制面板25,通过操作控制面板25将指令传给电路板24,以对取暖器进行控制。在雾化组件和发热组件之间设有隔板17,以将外壳内的空间分隔为发热腔和雾化腔,其中雾化腔位于两个发热腔之间。发热体19设置在发热腔内,发热体19与侧板16之间也设有隔板17,发热体19的两端可以分别安装在两侧的隔板上。优选地,在发热组件上还可以设有温控器18,以自动控制发热体的加热温度。发热腔的顶部设有侧顶板20,侧顶板20上开设有格栅式的出风口。雾化腔内设有雾化组件15,假炭1设置在雾化组件15的上方。
[0017]如图3所示,雾化组件15包括水箱13和水箱盖6,水箱盖6上设有雾气出口。雾气出口与风道盖5接合,风道盖5和风道板4组成风道腔,雾气出口与风道腔连通。风道板4上开设有间隔排列的多个出雾孔,也可以开设长条形的出雾槽。风道板4上方设有照明装置3,照明装置3可以是长条形的LED灯带,也可以是单个安装的照明灯。照明装置3上安装有保护罩2,假炭1设置在保护罩2的上方。保护罩选用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质,以增强透光率。
[0018]水箱13内设有雾化器12,雾化器12可以安装在水箱13的底部,优选采用超声雾化器。雾化器12上连接有风机11,风机11接合连接加强环10。水箱内的水经雾化器雾化后,进
入风机吹动并经过加强环,以增强排出的雾气,雾气从水箱盖6上的雾气出口排出。从水箱中雾化并排出的雾气经雾气出口进入风道盖5和风道板4形成的风道腔内,并经由风道板上的出雾孔或出雾槽排出。通过点亮照明装置来照亮雾气和假炭,进而在假炭上营造出火焰的仿真效果。如图3所示,水箱13内还可以设有水位感应组件,包括感应主体9,感应主体9上穿设有浮动件8,浮动件8的上方设有浮动压板7以将浮动件8限制在感应主体9的高度范围内。当水箱内水位降低到设定液面以下时,浮动件8沿着感应主体9下落并触发感应装置,从而实现自动断电。
[0019]如图4所示,本申请通过将发热组件沿取暖器的纵向分别设置在雾化组件的两侧,可以在取暖器的周围对流形成双环气流,避免了雾气进入发热组件的内部,从而更好地带动中间雾气的飘散,形成更加逼真、灵动的动态火焰效果。同时,将假炭设置在雾化组件的上侧,使得仿真火焰效果更加逼真,而且产品的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双发热体的仿真炭火取暖器,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设有雾化组件和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发热体,所述发热组件的下方设有进风口,所述发热组件的上方设有出风口;所述发热组件分别设于所述雾化组件的两侧,所述雾化组件的上方设有假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炭火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雾化组件和所述发热组件之间设有隔板,所述外壳内的空间分为发热腔和雾化腔,所述雾化腔位于两个所述发热腔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真炭火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侧板,所述发热体位于所述发热腔内,所述发热体与所述侧板之间也设有隔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仿真炭火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的顶部设有侧顶板,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侧顶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炭火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前壳,所述前壳上安装有电路板和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电路板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裕初饶明舒韩雪东周景涛徐涛夏凯旋张佳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先锋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