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换热机组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72572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1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换热机组控制系统,系统包括:主电路、辅助电路、传感器组、至少一个集线器和控制器,其中,各集线器均与传感器组连接,相邻的两个集线器之间通过通信接口连接,控制器分别与主电路和辅助电路连接;最后一个集线器与控制器之间通过通信接口连接;因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集线器,所以后续进行信号传输时能够降低数据传输过程的信号干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传感器组采集数字信号,并通过集线器将采集的信号通过通信接口发送至控制器,后续在进行安装时,只需连接通信接口即可,降低配线时的复杂度。降低配线时的复杂度。降低配线时的复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换热机组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智能换热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换热机组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智能换热机组控制系统采集现场的温度信号、压力信号以及流量信号,将现场采集的模拟量信号DC 4

20mA通过AD模块转换成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能识别的数字量,然后利用PLC进行PID运算完成恒压自动控制;输出侧需要对现场变频器控制,因此PLC输出的信号需要进行DA转换,转换成模拟量输出DC0

10V或DC 4

20mA信号。
[0003]现有的智能换热机组控制系统选择AE08模数转换模块、AM06和/或AQ04数模转换模块,随着采集数量的增加,转换模块的个数也会增加,其配线也就越复杂,因此增加配线的工作量。另外,现有智能换热机组控制系统中因使用了模数转换模块和数模转换模块,因此存在信号干扰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换热机组控制系统,以降低配线复杂度以及信号传输时的干扰现象。
[0005]其具体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智能换热机组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0007]主电路;
[0008]辅助电路;
[0009]传感器组,用于检测数字信号;
[0010]至少一个集线器,各所述集线器均与所述传感器组连接,相邻的两个集线器之间通过通信接口连接;
[0011]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主电路和所述辅助电路连接;第N个所述集线器与所述控制器之间通过通信接口连接,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0012]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0013]外围电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0014]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0015]电源电路,分别与各所述集线器和所述外围电路连接,用于给所述集线器和所述外围电路提供电能。
[0016]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0017]终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显示补水泵和/或循环泵的运行状态;和/或所述终端用于显示操作控制界面。
[0018]可选地,所述集线器的型号为:ZLAN

9480A。
[0019]可选地,所述传感器组包括:
[0020]5个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换热机组的一次供水温度、一次回水温度、二次供水温
度、二次回水温度和室外温度;
[0021]4个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换热机组的一次供水压力、一次回水压力、二次供水压力和二次回水压力;
[0022]3个流量传感器,用于采集换热机组的一次流量、二次流量和补水流量;
[0023]液位传感器,用于采集换热机组内的水箱液位。
[0024]可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型号为:TML

801R

M20
×
1.5;压力传感器的型号为:TML

80FR

M20
×
1.5;所述流量传感器的型号为:TDS

100F1Y;所述液位传感器型号为:BH

93420

I。
[0025]可选地,相邻的两个所述集线器之间通过RS485通信接口连接,第N个所述集线器与所述控制器之间通过RS485通信接口连接。
[0026]本技术的一种智能换热机组控制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0027]本技术将传感器组通过集线器与控制器连接。因为本技术设置了集线器,所以后续进行信号传输时能够降低数据传输过程的信号干扰。
[0028]本技术设置传感器组采集数字信号,并通过集线器将采集的信号通过通信接口发送至控制器,后续在进行安装时,只需连接通信接口即可,降低配线时的复杂度。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现有智能换热机组控制系统结构框图;
[0030]图2为本技术的智能换热机组控制系统结构框图;
[0031]图3为本技术的3个集线器连接原理图;
[0032]图4为本技术PLC及外围电路原理图;
[0033]图5为本技术主电路原理图;
[0034]图6为本技术辅助电路原理图;
[0035]图7为本技术的电源电路原理图;
[0036]其中,1、传感器组,2、集线器,3、控制器,4、主电路,5、辅助电路,6、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案例和附图1

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0038]如图1所示,现有控制系统中,模数转换模块AE08包括8个输入端AI,数模转换模块AM06包括4个输入端AI和2个输出端AO,数模转换模块AQ04包括4个输出端AO。配线时需要连接控制器与模数转换模块的各个输入端以及控制器与数模转换模块的个输入端和输出端,显然配线过程较为繁琐。另外,由于现有技术方案采集的是模拟信号,因此需要设置模数转换模块以及数模转换模块,随着外部采集数量的增多,则需要数模转换模块以及模数转换模块的个数也会增多,占用的空间也必然会增大,成本也会增加很多。最后,由于现有技术方案中采集的是模拟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后需要将数字信号直接传送至控制器,因此存在信号干扰严重的问题。
[0039]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换热机组控制系统,如图2所示,本技术中的系统包括:主电路4、辅助电路5、传感器组1、控制器3和至少一个集线器
2,集线器2的数量是由传感器组1以及控制输出信号的个数决定的。各所述集线器2均与所述传感器组1连接,相邻的两个集线器2之间通过通信接口连接;控制器3分别与主电路4和辅助电路5连接,第N个集线器2与控制器3之间通过通信接口连接,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0040]本技术中,利用传感器组1采集数字信号,后续直接将数字信号通过集线器2发送控制器3,相比于现有技术方案而言,无需设置模数转换模块和数模转换模块,大大降低了成本,同时无需连接各转换模块与控制器之间的连线,进一步降低了配线的复杂;后续配线时,只需将传感器内的各传感器与集线器连接即可,进一步降低了配线的复杂度。另外,本技术根据外部连接传感器的个数拓展集线器的个数,可以实现无限拓展,只需将相邻的两个集线器之间的通信接口连接即可,而现有技术方案中控制器连接转换模块个数有限。
[0041]传感器组1用于检测数字信号,并将采集的信号通过集线器2的通信接口传送至控制器3,控制器3根据采集的信号生成控制输出信号并通过集线器2的通信接口发送至对应的集线器2输出端,实现对调压阀的控制。特别说明的是,根据采集的信号生成控制输出信号采用常规的PID控制就可以实现,此处不是本技术保护的重点。
[004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换热机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主电路;辅助电路;传感器组,用于检测数字信号;至少一个集线器,各所述集线器均与所述传感器组连接,相邻的两个集线器之间通过通信接口连接;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主电路和所述辅助电路连接;第N个所述集线器与所述控制器之间通过通信接口连接,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换热机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外围电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换热机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电源电路,分别与各所述集线器和所述外围电路连接,用于给所述集线器和所述外围电路提供电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换热机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终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显示补水泵和/或循环泵的运行状态;和/或所述终端用于显示操作控制界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换热机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线器的型号为:ZLAN

9480A。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换热机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包括:5个温度传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明源宋兆东张旭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广信热工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