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F型钢机架使用的模具钢精轧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2447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1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F型钢机架使用的模具钢精轧辊,包括上辊和与其配合的下辊,所述上辊、下辊之间形成轧制左F型钢的左轧制型腔和轧制右F型钢的右轧制型腔,所述左轧制型腔、右轧制型腔之间设置有连通二者形成加工部的连接轧制型腔,所述左F型钢、右F型钢槽口朝向相反,所述左轧制型腔包括下辊辊面处的左腹板槽,所述上辊辊面处形成左腹板对压部,所述左腹板对压部与左腹板槽相对应,从而对腹板进行轧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模具钢精轧辊不但硬度高,耐磨性好,辊面至孔型槽底基本无硬度落差,具备很强的韧性和抗热疲劳裂纹性能,轧制作业时还能产生较好的红硬性,为轧件表面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提供有力的保障。提供有力的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F型钢机架使用的模具钢精轧辊


[0001]本技术属于模具钢轧辊
,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F型钢机架使用的模具钢精轧辊。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国内特大城市的不断涌现,市内、市郊高运营能力的运输需求日益加快,除轨道交通的城际列车和地铁外,磁悬浮浮列车的发展建设也摆上议事日程。作为磁悬浮列车运营轨道材料的 F型钢,己在几家重点钢厂的万能轧机和连轧机上广泛轧制生产。由于F型钢需具备很高的刚度和强大的韧性与光亮的表面质量,如果万能轧机上轧制F型钢,只能有单个F型钢孔型,而轧制产量低且稳定性差,成品率低,小时轧制量仅在70t左右,无满足市场的大量需求。目前,大部分万能轧机使用的水平辊、立辊和轧边辊,都在使用AD160和AD180半钢,但碍于此类材质积辊面硬度局限在50

65HSD。 而且辊面硬度至孔型槽底硬度落差有3

5HSD,轧辊在轧制作业时受高温轧件导热和冷却水的循环作用下,孔型侧面和槽底即会出现氧化性热裂纹,并且不断扩展延伸,严重影轧件的轧制产量和表面质量,为提高F型钢的生产效率和轧件的表面质置,国内创新技术得再可逆开坯轧机UR/E/UP万能轧机,然后在成品机组上双个轧制F型钢孔型轧制方法的诞生,前述材质轧辊又给新型正反轧制方法带来一定影响。
[0003]针对上述不同工艺产生F型钢的特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研发一种改进型F型钢机架使用的模具钢精轧辊及热处理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型F型钢机架使用的模具钢精轧辊。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型F型钢机架使用的模具钢精轧辊,包括上辊和与其配合的下辊,所述上辊、下辊之间形成轧制左F型钢的左轧制型腔和轧制右F型钢的右轧制型腔,所述左轧制型腔、右轧制型腔之间设置有连通二者形成加工部的连接轧制型腔,所述左F型钢、右F型钢槽口朝向相反。
[0006]所述左轧制型腔包括下辊辊面处的左腹板槽,所述上辊辊面处形成左腹板对压部,所述左腹板对压部与左腹板槽相对应,从而对腹板进行轧制。
[0007]所述上辊中左腹板对压部左侧形成左直腿槽,所述左直腿槽与左腹板槽相对应,从而对直腿进行轧制。
[0008]所述上辊中左腹板对压部右侧形成左斜腿槽,所述左斜腿槽与左腹板槽相对应,从而对斜腿进行轧制。
[0009]所述上辊的辊面左侧形成左上辊对压部,所述下辊的辊面左侧形成左下辊对压部,所述左上辊对压部、左下辊对压部相压。
[0010]所述上辊辊面、下辊辊面、左上辊对压部、左下辊对压部相配合对翼板进行轧制。
[0011]所述左上辊对压部、左下辊对压部的接触面位于翼板的中线处。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本技术的改进型F型钢成品机架使用的模具钢精轧辊不但硬度高,耐磨性好,辊面至孔型槽底基本无硬度落差,而且具备很强的韧性和抗热疲劳裂纹性能,轧制作业时还能产生较好的红硬性,为轧件表面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附图说明
[0014]图1 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 是本技术中双F型钢的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
[0017]1上辊
ꢀꢀꢀꢀꢀꢀꢀꢀꢀꢀꢀꢀ2ꢀꢀ
下辊
[0018]3上辊颈
ꢀꢀꢀꢀꢀꢀꢀꢀꢀꢀ4ꢀꢀ
上传动端
[0019]5下辊颈
ꢀꢀꢀꢀꢀꢀꢀꢀꢀꢀ6ꢀꢀ
下传动端
[0020]7左上辊对压部
ꢀꢀꢀꢀ8ꢀꢀ
右上辊对压部
[0021]9左下辊对压部
ꢀꢀꢀꢀ
10 右下辊对压部
[0022]11 左腹板槽
ꢀꢀꢀꢀꢀꢀꢀꢀ
12 左腹板对压部
[0023]13 左直腿槽
ꢀꢀꢀꢀꢀꢀꢀꢀ
14 左斜腿槽
[0024]15 右腹板槽
ꢀꢀꢀꢀꢀꢀꢀꢀ
16 右腹板对压部
[0025]17 右直腿槽
ꢀꢀꢀꢀꢀꢀꢀꢀ
18 右斜腿槽
[0026]19 上辊过渡连接部
ꢀꢀ
20 下辊过渡连接部
[0027]21 翼板
ꢀꢀꢀꢀꢀꢀꢀꢀꢀꢀꢀꢀ
22 腹板
[0028]23 直腿
ꢀꢀꢀꢀꢀꢀꢀꢀꢀꢀꢀꢀ
24 斜腿。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30]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改进型F型钢机架使用的模具钢精轧辊,包括上辊1和与其配合的下辊2,所述上辊1、下辊2之间形成轧制左F型钢的左轧制型腔和轧制右F型钢的右轧制型腔,所述左轧制型腔、右轧制型腔之间设置有连通二者形成加工部的连接轧制型腔,所述左F型钢、右F型钢槽口朝向相反。
[0031]所述左轧制型腔包括下辊2辊面处的左腹板槽11,所述上辊1辊面处形成左腹板对压部12,所述左腹板对压部12与左腹板槽11相对应,从而对腹板22进行轧制。
[0032]所述上辊1中左腹板对压部12左侧形成左直腿槽13,所述左直腿槽13与左腹板槽11相对应,从而对直腿23进行轧制。
[0033]所述上辊1中左腹板对压部12右侧形成左斜腿槽14,所述左斜腿槽14与左腹板槽11相对应,从而对斜腿24进行轧制。
[0034]所述上辊1的辊面左侧形成左上辊对压部7,所述下辊2的辊面左侧形成左下辊对压部9,所述左上辊对压部7、左下辊对压部9相压。
[0035]所述上辊1辊面、下辊2辊面、左上辊对压部7、左下辊对压部9相配合对翼板21进行轧制。
[0036]所述左上辊对压部7、左下辊对压部9的接触面位于翼板21的中线处。
[0037]具体的,所述右轧制型腔包括上辊1辊面处的右腹板槽15,所述下辊2辊面处形成右腹板对压部16,所述右腹板对压部16、右腹板槽15相对应,从而对右F型钢的腹板22进行轧制。
[0038]具体的,所述下辊2中右腹板对压部16右侧形成右直腿槽17,所述右直腿槽17与右腹板槽15相对应,从而对右F型钢的直腿23进行轧制。
[0039]具体的,所述下辊2中右腹板对压部16左侧形成右斜腿槽18,所述右斜腿槽18与右腹板槽15相对应,从而对右F型钢的斜腿24进行轧制。
[0040]所述上辊1的辊面右侧形成右上辊对压部8,所述下辊2的辊面右侧形成右下辊对压部10,所述右上辊对压部8、右下辊对压部10相压。
[0041]所述上辊1辊面、下辊2辊面、右上辊对压部8、右下辊对压部10相配合对右F型钢的翼板21进行轧制。
[0042]具体的,所述上辊1辊面处形成上辊过渡连接部19,所述下辊2辊面处形成下辊过渡连接部20,所述上辊过渡连接部19、下辊过渡连接部20之间为连接轧制型腔,连接轧制型腔轧制出二次加工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F型钢机架使用的模具钢精轧辊,包括上辊(1)和与其配合的下辊(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辊(1)、下辊(2)之间形成轧制左F型钢的左轧制型腔和轧制右F型钢的右轧制型腔,所述左轧制型腔、右轧制型腔之间设置有连通二者形成加工部的连接轧制型腔,所述左F型钢、右F型钢槽口朝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F型钢机架使用的模具钢精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轧制型腔包括下辊(2)辊面处的左腹板槽(11),所述上辊(1)辊面处形成左腹板对压部(12),所述左腹板对压部(12)与左腹板槽(11)相对应,从而对腹板(22)进行轧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型F型钢机架使用的模具钢精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辊(1)中左腹板对压部(12)左侧形成左直腿槽(13),所述左直腿槽(13)与左腹板槽(11)相对应,从而对直腿(23)进行轧制。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建勋王瑞龙刘宗芹李元同张自立李化全侯伟
申请(专利权)人:朝阳联强轧辊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