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动力锂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循环使用次数多、存储时间长等优点,不仅在便携式电子设备(如移动电话、数码摄像机和手提电脑)上得到广泛应用,而且也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以及电动工具等大中型电动设备方面,因此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0003]但是,对于目前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其内具有电池堆叠体(即包括多个纵向并列设置的电芯单体),电芯单体在循环过程中沿堆叠方向(例如电芯单体的大面方向,即纵向放置的电芯单体的左右大侧面方向)会产生膨胀力,且会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大,使得电池堆叠体整体的膨胀力增大。
[0004]在电池系统循环中,电池堆叠体中的每个电芯单体受力会逐渐增大,由于现有的电池堆叠体受到外部结构的严格限位约束(即不让位置移动,每个电芯单体的位置都保持不变),随着电池堆叠体整体的膨胀力增大,在过大的膨胀力作用下,电芯单体之间会相互影响(例如相互挤压),使得电芯单体的寿命会出现较大的衰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顶部开口的下箱体(2);下箱体(2)的顶部,覆盖设置有上箱体(1);下箱体(2)的内腔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电芯模块和第二电芯模块;第一电芯模块和第二电芯模块为左右对称分布;第一电芯模块和第二电芯模块,分别包括两个电芯堆叠体(5);每个电芯堆叠体(5),分别包括横向分布且纵向并列设置的多个电芯单体(502);对于每个电芯堆叠体(5),其中任意相邻的两个电芯单体(502)之间设置有电芯间填充板(501);每个电芯堆叠体(5)的底部,与下箱体(2)的底部顶面相粘接;第一电芯模块中的两个电芯堆叠体(5)之间以及第二电芯模块中的两个电芯堆叠体(5)之间,分别设置有一个横向分布的底部第一定位部件(6);第一电芯模块和第二电芯模块相对一侧,分别垂直设置有一个纵向分布的电芯纵梁端板(3);两个电芯纵梁端板(3)相对一侧的纵向中间位置,通过一个横向分布的弹性部件(4)相垂直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下箱体(2)的前后两侧,分别垂直设置有一个下箱体底板(201);下箱体(2)的左右两侧,分别垂直设置有一个下箱体端板(202);每个下箱体底板(201)在朝向每个电芯堆叠体(5)的一侧底部,通过焊接或粘接的连接方式固定设置有一个底部第二定位部件(7)。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底部第二定位部件(7)的横向长度,与电芯堆叠体(5)的横向长度相等;每个底部第二定位部件(7)的纵截面形状为L形。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底部第二定位部件(7)包括横向分布的底部第二定位部件安装块(701);底部第二定位部件安装块(701)与下箱体底板(201)相垂直;底部第二定位部件安装块(701)的外侧通过焊接或粘接的连接方式,与下箱体端板(202)相连接;底部第二定位部件安装块(701)的顶部设置有横向水平分布的底部第二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健通,刘帅,信召峰,张银峰,
申请(专利权)人:力神青岛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