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传感器组件和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传感器组件和用于该传感器组件的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传感器与电路板之间的电连接,通常需要在电路板上焊接一个刚性端子。该刚性端子具有插入并焊接到电路板上的插孔中的引脚和用于与传感器上的弹性端子电接触的接触部。在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电接触的可靠性,传感器中设置有弹性端子,例如,弹簧针型弹性端子(通常称为Pogo Pin),但是,这会导致传感器的结构复杂,成本较高。此外,弹性端子的轴向长度较大,还会导致传感器的轴向尺寸过大。此外,焊接在电路板上的刚性端子的尺寸也较大,这会导致整个传感器组件的尺寸过大,不能满足产品小型化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000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传感器组件。该传感器组件包括:传感器,具有朝外凸起的刚性触点;电路板,具有设置在其表面上的电接触垫;和弹性端子,被压缩在所述传感器和所述电路板之间。所述弹性端子的两端分别抵靠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1),具有朝外凸起的刚性触点(11);电路板(2),具有设置在其表面上的电接触垫(21);和弹性端子(3),被压缩在所述传感器(1)和所述电路板(2)之间,所述弹性端子(3)的两端(31、32)分别抵靠在所述传感器(1)的刚性触点(11)和所述电路板(2)的电接触垫(21)上,以将所述传感器(1)电连接至所述电路板(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体(4),包括端子安装部(40),在所述端子安装部(40)中形成有端子安装槽(41),所述弹性端子(3)被插装到所述端子安装槽(41)中,且所述弹性端子(3)的两端(31、32)从所述端子安装槽(41)中伸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性端子(3)与所述端子安装槽(41)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以允许所述弹性端子(3)在所述端子安装槽(41)中沿所述弹性端子(3)的轴向弹性变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4)为壳体,所述电路板(2)被固定地安装到所述壳体中。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端子(3)包括:第一端(31),与所述传感器(1)的刚性触点(11)电接触;第二端(32),与所述电路板(2)上的电接触垫(21)电接触;和弹性部(33),连接在所述第一端(31)和所述第二端(32)之间,能够沿所述弹性端子(3)的轴向弹性变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端子(3)的弹性部(33)呈螺旋弹簧状,使得所述弹性端子(3)的弹性部(33)能够沿所述弹性端子(3)的轴向弹性变形。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端子(3)的第一端(31)和第二端(32)是刚性的,使得所述弹性端子(3)的第一端(31)和第二端(32)不能沿所述弹性端子(3)的轴向弹性变形。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端子(3)的第一端(31)呈U形,且在所述第一端(31)的端面上形成有弧形的第一接触凸起(31a),所述第一接触凸起(31a)与所述传感器(1)上的刚性触点(11)电接触。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性端子(3)的第一端(31)的侧边上形成有支撑肩部(31b),在所述端子安装槽(41)中形成有支撑台阶(41b),所述支撑肩部(31b)被支撑在所述支撑台阶(41b)上,以保证所述弹性端子(3)在所述轴向上的压缩量等于预定压缩量。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端子(3)的第二端(32)呈U形,且在所述第二端(32)的端面上形成有弧形的第二接触凸起(32a),所述第二接触凸起(32a)与所述电路板(2)上的电接触垫(21)电接触。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接触垫(21)为形成在所述电路板(2)上的电触点,并且所述电触点与所述电路
板(2)上的导电迹线一起形成。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接触垫(21)为额外设置在所述电路板(2)上的导电部件,所述导电部件与所述电路板(2)电连接。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1)具有多个刚性触点(11),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与所述多个刚性触点(11)分别对应的多个弹性端子(3),所述电路板(2)具有与所述多个弹性端子(3)分别对应的多个电接触垫(2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多个传感器(1)和与所述多个传感器(1)分别对应的多组弹性端子(3),每组弹性端子(3)与对应的一个传感器(1)上的刚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国民,张冠华,董坤朋,张晓康,潘友伟,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科技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