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声降噪结构及雾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2174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1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消声降噪结构及雾化装置,雾化装置包括消声降噪结构;消声降噪结构包括节流母体,节流母体开设有贯穿的节流通道,节流通道两端的周线处均设置倒角,节流通道包括直通道以及至少一变通道,直通道的内腔为柱状,变通道连接于直通道的一端和对应的倒角之间,变通道的横截面自直通道的端部朝远离直通道的方向渐扩;雾化装置的内部具有至少两个气道,节流母体设置于雾化装置内且位于两个气道之间,节流通道连通两个气道,两个气道的最小横截面面积均大于节流通道的最大横截面面积。本方案可以有效降低节流通道处的最大气流噪声,可让用户免于受到气流噪声困扰,带给用户极致的抽吸体验。给用户极致的抽吸体验。给用户极致的抽吸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声降噪结构及雾化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电子雾化
,尤其涉及一种消声降噪结构及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相关技术中,组成雾化装置的结构部件数量众多,由各结构部件形成的气道造型均较复杂,气道横截面形状和大小的变化多样。气道的非圆滑过渡、气道的错位、拐角、小孔径节流等因素均有可能在用户抽吸时产生气流噪声,影响用户体验舒适度、愉悦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声降噪结构及雾化装置,可以最大化降低气道中的最大气流噪声,以提升用户抽吸时的舒适度和愉悦感。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消声降噪结构,包括节流母体,所述节流母体开设有贯穿其相对的两侧的节流通道,所述节流通道两端的周线处均设置倒角,所述节流通道包括直通道以及至少一变通道,所述直通道的内腔为柱状,所述变通道连接于所述直通道的一端和对应的倒角之间,所述变通道的横截面自所述直通道的端部朝远离所述直通道的方向渐扩。
[0005]进一步地,所述变通道各处的横截面形状相同且均和所述直通道同轴。
[0006]进一步地,所述变通道的横截面形状和所述直通道的横截面形状相同。
[0007]进一步地,所述直通道和所述变通道的横截面形状均为圆形,所述变通道的内腔为圆台状。
[0008]进一步地,所述直通道和所述变通道的横截面形状均为椭圆形或正多边形,当所述横截面形状为正多边形时其角部位置倒圆角。
[0009]进一步地,所述变通道的壁面和所述直通道的中轴线所在平面相交形成交线,所述交线在任意点的延伸线与所述直通道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在30

60
°

[0010]进一步地,所述交线为直线。
[0011]进一步地,所述交线和所述直通道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0
°
或者45
°

[0012]进一步地,所述交线为曲线。
[0013]进一步地,所述变通道的和所述直通道相接处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直通道的对应连接端的横截面形状相同且重合。
[0014]进一步地,所述倒角为圆角或切角。
[0015]进一步地,所述节流通道竖直设置或倾斜设置,所述节流通道贯穿所述节流母体的底端和顶端。
[0016]进一步地,所述节流通道包括连接于所述节流母体的顶端的倒角的一个直通道和连接于所述直通道的底端和所述节流母体的底端的倒角的一个变通道;或者,
[0017]所述节流通道包括连接于所述节流母体的底端的倒角的一个直通道和连接于所述直通道的顶端和所述节流母体的顶端的倒角的一个变通道;或者,
[0018]所述节流通道包括位于所述节流母体的中部的一个直通道、连接于所述直通道的顶端和所述节流母体的顶端的倒角的一个变通道、以及连接于所述直通道的底端和所述节流具体的底端的倒角的一个变通道。
[0019]进一步地,所述直通道的壁面径向朝外凹陷形成扩容腔。
[0020]进一步地,所述扩容腔为环绕于所述直通道的外围的环形腔。
[0021]进一步地,所述消声降噪结构还包括嵌置于所述环形腔内的环形件,所述环形件的内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直通道的内径,所述环形件采用多孔材料。
[0022]进一步地,所述多孔材料的闭孔孔径率小于10%。
[0023]进一步地,所述环形件和所述节流母体粘接固定。
[0024]进一步地,所述环形件和所述扩容腔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
[0025]进一步地,所述扩容腔内空间的经所述直通道中轴线的纵截面形状为矩形、方形、锥形或金字塔型。
[0026]进一步地,提供一种雾化装置,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消声降噪结构,所述雾化装置的内部具有两个气道,所述节流母体设置于所述雾化装置内且位于两个所述气道之间,所述节流通道连通两个所述气道,两个所述气道的最小横截面面积均大于所述节流通道的最大横截面面积。
[0027]本技术中消声降噪结构及雾化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0028]本方案中的消声降噪结构可以设置在雾化装置的两个气道之间,两个气道通过节流通道连通,由于节流通道两端的周线处均设置倒角,节流通道包括直通道和至少一个变通道,直通道的内腔为柱状,变通道连接于直通道的一端和对应的倒角之间,变通道的横截面自直通道的端部朝远离直通道的方向渐扩,气流经过节流通道时可以更加稳定,相对于等截面直通设计的节流通道而言,可以有效降低节流通道处的最大气流噪声,从而让用户免于受到气流噪声困扰,带给用户极致的抽吸体验。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雾化装置的剖开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消声降噪结构的主视图;
[003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采用第一种实现方式的消声降噪结构的雾化装置在图1中A处的细节图;
[003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种实现方式的消声降噪结构在图2中A

A方向的剖视图;
[0033]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采用第二种实现方式的消声降噪结构的雾化装置在图1中A处的细节图;
[0034]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种实现方式的消声降噪结构在图2中A

A方向的剖视图;
[0035]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采用第三种实现方式的消声降噪结构的雾化装置在图1中A处的细节图;
[0036]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三种实现方式的消声降噪结构在图2中A

A方向的剖视图;
[0037]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采用第四种实现方式的消声降噪结构的雾化装置在图1中A处的细节图;
[0038]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四种实现方式的消声降噪结构在图2中A

A方向的剖视图;
[0039]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采用第五种实现方式的消声降噪结构的雾化装置在图1中A处的细节图;
[0040]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五种实现方式的消声降噪结构在图2中A

A方向的剖视图;
[0041]图1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采用第六种实现方式的消声降噪结构的雾化装置在图1中A处的细节图;
[0042]图1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六种实现方式的消声降噪结构在图2中A

A方向的剖视图。
[0043]在附图中,各附图标记表示:100、雾化装置;10、消声降噪结构;20、进气通道;30、雾化通道;1、节流母体;11、节流通道;12、环形件;111、直通道;112、变通道;113、扩容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声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节流母体,所述节流母体开设有贯穿其相对的两侧的节流通道,所述节流通道两端的周线处均设置倒角,所述节流通道包括直通道以及至少一变通道,所述直通道的内腔为柱状,所述变通道连接于所述直通道的一端和对应的倒角之间,所述变通道的横截面自所述直通道的端部朝远离所述直通道的方向渐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声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通道各处的横截面形状相同且均和所述直通道同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声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通道的横截面形状和所述直通道的横截面形状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声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通道和所述变通道的横截面形状均为圆形,所述变通道的内腔为圆台状。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声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通道和所述变通道的横截面形状均为椭圆形或正多边形,当所述横截面形状为正多边形时其角部位置倒圆角。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声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通道的壁面和所述直通道的中轴线所在平面相交形成交线,所述交线在任意点的延伸线与所述直通道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在30

60
°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声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线为直线。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消声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线和所述直通道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0
°
或者45
°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声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线为曲线。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声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通道的和所述直通道相接处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直通道的对应连接端的横截面形状相同且重合。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声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为圆角或切角。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声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通道竖直设置或倾斜设置,所述节流通道贯穿所述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武汪泉吴伟龙太君张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卓力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