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箱外壳的网布贴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2154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1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音箱外壳的网布贴合机,包括有机体、内压模机构、上压模机构、下压模机构;内压模机构包括有模芯安装板、内模芯、压条和压条驱动装置,内模芯设于模芯安装板,内模芯设有后侧敞口的中间腔室,压条和压条驱动装置均设于中间腔室内,压条自后侧敞口露于内模芯外,压条驱动装置驱动连接于压条;上压模机构包括有上压模及第一驱动装置;下压模机构包括有下压模及第二驱动装置;如此,通过各机构的结合设计,利用各机构对音箱布的压持操作,以实现音箱布与音箱外壳之间的贴合操作,避免了音箱布出现贴合不规范的现象,保证了音箱产品的质量稳定一致,提高了音箱的生产效率,满足用户的需求,结构设计巧妙合理,贴合效果佳,适用范围广。适用范围广。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音箱外壳的网布贴合机


[0001]本技术涉及音箱布贴合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音箱外壳的网布贴合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音箱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音箱是整个音响系统的终端,而音箱布是指覆盖于音箱喇叭前的网状罩体,网状罩体位于喇叭的出音口,音箱布用于保护喇叭不进灰尘和改善音质;传统的音箱布与音箱外壳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人工将音箱布预先贴合于音箱外壳上,以使音箱布呈半贴合状态设置于音箱外壳上,在贴音箱布的过程,也需要人工对音箱布进行折边,进而使得音箱布能够服贴于音箱外壳的内侧壁,然后再将半贴合音箱布的音箱外壳放置于贴合机上进行贴合操作,以实现音箱布贴合于音箱外壳上;且,部分音箱外壳采用两个半边外壳组装而成,其两个半边外壳的一端相互枢接,另一端相互可拆装式连接,两个半边外壳的贴合音箱布的操作方法有两种,其一种是两个半边外壳分别进行贴音箱布操作后再组装一起,另一种是两个半边外壳组装后再进行贴合音箱布操作;但是,现有的贴合机结构设计欠佳,两个半边外壳另一端拆装连接处的音箱布在贴合机上并不能进行贴合操作,需要后续额外进行贴合操作以将位于两个半边外壳连接处的音箱布贴合于两个半边外壳连接处的内侧壁,使得音箱布贴合音箱外壳的生产速度跟不上需求速度,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效率,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两个半边外壳后续额外的贴合操作容易出现音箱布贴合不规范的现象,导致后面音箱产品的质量不一致,适用范围小。
[0003]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音箱外壳的网布贴合机,其通过各机构的结合设计,利用各机构对音箱布的压持操作,以实现音箱布与音箱外壳之间的贴合操作,避免了音箱布出现贴合不规范的现象,保证了音箱产品的质量稳定一致,提高了音箱的生产效率,满足用户的需求,结构设计巧妙合理,贴合效果佳,适用范围广。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音箱外壳的网布贴合机,包括有机体及设置于机体上的内压模机构、上压模机构、下压模机构;其中:所述内压模机构设置于机体的中部位置,所述内压模机构包括有模芯安装板、内模芯、压条和压条驱动装置,所述内模芯设置于模芯安装板上,所述内模芯的内部设置有后侧敞口的中间腔室,所述压条和压条驱动装置均设置于中间腔室内,所述压条自后侧敞口露于内模芯外,所述压条驱动装置驱动连接于压条并设置于模芯安装板上;所述上压模机构设置于内压模机构的上方,所述上压模机构包括有上压模及驱动连接于上压模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下压模机构设置于内压模机构的下方,所述下压模机构包括有下压模及驱动连接于下压模的第二驱动装置。
[000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体上设置有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设置于内压模机构的后侧并位于后侧敞口的后侧,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有压紧部及驱动连接于压紧部的压紧驱动装置,所述压紧部随压紧驱动装置的控制朝向内模芯的后侧敞口位移。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压模和下压模均连接有热源。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压模的上端连接有上固定板,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连接于上固定板的上端,所述上固定板与上压模之间设置有第一隔热板;所述下压模的下端连接有下固定板,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连接于下固定板的下端,所述下固定板与下压模之间设置有第二隔热板。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设置有两个并左右对称式布置于机体内,所述内模芯位于两个夹持机构之间,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有第一安装板及设置于第一安装板上的夹持部、夹持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开设有左右贯通的限位口,所述夹持部、夹持驱动装置均设置有至少两个并围绕限位口间距式布置,两个夹持驱动装置分别驱动连接于两个夹持部;
[0011]所述模芯安装板为左右延伸设置,所述模芯安装板的左端、右端分别受限于两个夹持机构的第一安装板的限位口上,所述内模芯的左端、右端均设置有至少两个并对应两个夹持部设置的夹持面,两个夹持部匹配定位于两个夹持面上以实现内模芯在机体上的组装定位。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模芯包括有上模芯和下模芯,所述中间腔室形成于上模芯、下模芯组装所围构的区域内,所述上模芯的左、右端均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下模芯的左、右端均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相互匹配连接固定,以实现上模芯、下模芯在模芯安装板上的组装。
[00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体上设置有上支撑板、下支撑板、中间支撑板和连接柱,所述下支撑板设置于机体的上端,所述下压模位于下支撑板的上方,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设置于下支撑板的下端,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穿过下支撑板连接于下压模的下端,所述连接柱设置有至少两个并左右间距式布置于下支撑板的上端,所述上支撑板设置于两个连接柱的上端,所述上压模位于上支撑板的下方,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设置于上支撑板的上端,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穿过上支撑板连接于上压模的上端,所述中间支撑设置有两个并分别设置于两个连接柱的中段位置,所述模芯安装板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中间支撑板的上端。
[00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条包括有压持段和连接段,所述连接段设置于压持段的内侧,所述中间腔室内设置有避让通道,所述后侧敞口设置于避让通道的外端,所述压持段活动式设置于避让通道内,所述压条驱动装置连接于连接段,所述连接段随压条驱动装置的控制向外移动并受限于中间腔室的内壁。
[0015]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各机构的结合设计,利用上压模机构、下压模机构将表面的音箱布贴合于音箱外壳的表面,配合压条将连接处的音箱布经过压条的压持贴合于音箱外壳连接处的内侧,并且边缘折边的音箱布经过上压模机构、下压模机构的压持贴合于音箱外壳的内侧,以实现音箱布与音箱外壳之间的贴合操作,避免了音箱布出现贴合不规范的现象,保证了音箱产品的质量稳定一致,提高了音箱的生产效率,满足用户的需求,结构设计巧妙合
理,贴合效果佳,适用范围广;
[0016]其次是,压紧机构的设置,以使音箱外壳的两个半边外壳在内模芯上的压紧定位准确,有利于压条对连接处的音箱布进行贴合操作,保证了音箱布的贴合效果,同时,夹持机构的设置,以实现内模芯的更换操作,从而满足不同型号的音箱外壳与音箱布的贴合操作,可用性佳;
[0017]以及,连接段的设置,以使压条随压条驱动装置的控制向外移动时连接段与中间腔室接触,以实现压条的位移定位,有利于压持段对音箱布的压持操作,从而保证了连接处的音箱布的贴合效果。
[0018]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第一剖视图;
[0021]图3是图2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音箱外壳的网布贴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体及设置于机体上的内压模机构、上压模机构、下压模机构;其中:所述内压模机构设置于机体的中部位置,所述内压模机构包括有模芯安装板、内模芯、压条和压条驱动装置,所述内模芯设置于模芯安装板上,所述内模芯的内部设置有后侧敞口的中间腔室,所述压条和压条驱动装置均设置于中间腔室内,所述压条自后侧敞口露于内模芯外,所述压条驱动装置驱动连接于压条并设置于模芯安装板上;所述上压模机构设置于内压模机构的上方,所述上压模机构包括有上压模及驱动连接于上压模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下压模机构设置于内压模机构的下方,所述下压模机构包括有下压模及驱动连接于下压模的第二驱动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箱外壳的网布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上设置有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设置于内压模机构的后侧并位于后侧敞口的后侧,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有压紧部及驱动连接于压紧部的压紧驱动装置,所述压紧部随压紧驱动装置的控制朝向内模芯的后侧敞口位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箱外壳的网布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模和下压模均连接有热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音箱外壳的网布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模的上端连接有上固定板,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连接于上固定板的上端,所述上固定板与上压模之间设置有第一隔热板;所述下压模的下端连接有下固定板,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连接于下固定板的下端,所述下固定板与下压模之间设置有第二隔热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箱外壳的网布贴合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设置有两个并左右对称式布置于机体内,所述内模芯位于两个夹持机构之间,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有第一安装板及设置于第一安装板上的夹持部、夹持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开设有左右贯通的限位口,所述夹持部、夹持驱动装置均设置有至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磊郑福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智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