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2086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1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冷风机,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冷风机包括壳体、风扇机构和制冷机构,所述风扇机构和所述制冷机构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风扇机构位于所述制冷机构与所述壳体的出风口之间,所述制冷机构位于所述风扇机构与所述壳体的进风口之间,所述制冷机构包括制冷管件,所述制冷管件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内壁,所述制冷管件呈连续的S形结构,且所述制冷管件的相邻管道在垂直于所述壳体的进风口的平面上的投影不重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冷风机,相比于现有技术,增大了制冷管件的换热面积,提高了冷风机的换热效率。提高了冷风机的换热效率。提高了冷风机的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风机


[0001]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冷风机。

技术介绍

[0002]冷风机具有制冷效果,当冷风机运行时,腔体内产生负压,使得设备外的空气进入腔内,此时冷风机的制冷管中的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带走空气中的热量,将制冷管产生的冷气送到冷库中,通过空气不停地的换热,达到制冷的效果。
[0003]但是,现有冷风机中换热管的排布不合理,使得管道与管道之间发生干涉,从而导致换热面积小、换热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冷风机的换热效率。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冷风机,包括:壳体、风扇机构和制冷机构,所述风扇机构和所述制冷机构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风扇机构位于所述制冷机构与所述壳体的出风口之间,所述制冷机构位于所述风扇机构与所述壳体的进风口之间,所述制冷机构包括制冷管件,所述制冷管件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内壁,所述制冷管件呈连续的S形结构,且所述制冷管件的相邻管道在垂直于所述壳体的进风口的平面上的投影不重叠。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冷风机,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但不局限于以下有益效果:
[0007]本技术所述的冷风机,当冷风机运行时,风扇机构可以使壳体内部产生负压,使得壳体外的空气从进风口进入壳体的内部,此时制冷机构的制冷管件中的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带走空气中的热量,并通过风扇机构将冷气从出风口排出壳体,通过对空气不停地的换热,以达到制冷的效果,而且,传统制冷管件采用横向或竖向间隔布置,其空间利用率较底、且相邻管道之间易发生干涉问题,而本制冷管件采用连续的S形结构,并且制冷管件的相邻管道在垂直于壳体的进风口的平面上的投影不重叠,以此可以在同等空间下布置较大面积的制冷管件的同时,其制冷管件的相邻管道之间也不会产生干涉问题,使得从壳体的进风口进入的热空气最大面积的接触制冷管件,以此增大制冷管件的换热面积,加快了换热效果,提高了冷风机的换热效率。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增大了制冷管件的换热面积,进而提高了冷风机的换热效率。
[0008]可选地,所述制冷机构还包括多个翅片,多个所述翅片间隔设置于所述制冷管件上,且所述翅片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内壁。
[0009]可选地,所述制冷管件包括第一制冷管和第二制冷管,所述第一制冷管与所述第二制冷管呈中心对称设置。
[0010]可选地,所述第一制冷管与所述第二制冷管的相邻管道均布间隔设置于所述翅片上。
[0011]可选地,所述风扇机构包括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所述第一风扇设置于所述第一制冷管与所述壳体的出风口之间,所述第二风扇设置于所述第二制冷管与所述壳体的出风
口之间。
[0012]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导风板,所述导风板设置于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第二风扇之间。
[0013]可选地,所述导风板的横截面呈三角形。
[0014]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进液端和出液端,所述进液端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端,所述出液端设置于所述壳体侧壁的下端。
[0015]可选地,所述制冷管件的一端设置有进液口,所述制冷管件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液口,所述进液口连接于所述进液端,所述出液口连接于所述出液端。
[0016]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进风栅和出风栅,所述进风栅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进风口,所述出风栅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出风口。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冷风机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冷风机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制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制冷管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制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2]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冷风机的俯视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壳体;11、进风栅;12、出风栅;13、进液端;14、出液端;15、导风板;2、制冷机构;21、制冷管件;211、第一制冷管;2111、第一进液口;2112、第一出液口;212、第二制冷管;2121、第二进液口;2122、第二出液口;22、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而且,附图中Z轴表示竖向,也就是上下位置,并且Z轴的正向(也就是Z轴的箭头指向)表示上,Z轴的负向(也就是与Z轴的正向相反的方向)表示下;附图中X轴表示横向,也就是左右位置,并且X轴的正向(也就是X轴的箭头指向)表示右,X轴的负向(也就是与X轴的正向相反的方向)表示左;附图中Y轴表示纵向,也就是前后位置,并且Y轴的正向(也就是Y轴的箭头指向)表示前,Y轴的负向(也就是与Y轴的正向相反的方向)表示后。
[0028]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前述Z轴、X轴和Y轴表示含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9]如图1

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冷风机,包括:壳体1、风扇机构3和制冷机构2,
风扇机构3和制冷机构2均设置于壳体1内部,风扇机构3位于制冷机构2与壳体1的出风口之间,制冷机构2位于风扇机构3与壳体1的进风口之间,制冷机构2包括制冷管件21,制冷管件21连接于壳体1的内壁,制冷管件21呈连续的S形结构,且制冷管件21的相邻管道在垂直于壳体1的进风口的平面上的投影不重叠。
[0030]在本实施例中,结合附图1和附图2所示,当冷风机运行时,风扇机构3可以使壳体1内部产生负压,使得壳体1外的空气从进风口进入壳体1的内部,此时制冷机构2的制冷管件21中的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带走空气中的热量,并通过风扇机构3将冷气从出风口排出壳体1,通过对空气不停地的换热,以达到制冷的效果,而且,传统制冷管件21采用横向或竖向间隔布置,本制冷管件21采用连续的S形结构,并且制冷管件21的相邻管道在垂直于壳体1的进风口的平面上的投影不重叠,以此可以在同等空间下布置较大面积的制冷管件21,且制冷管件21的相邻管道之间不会产生干涉问题,使得从壳体的进风口进入的热空气最大面积的接触制冷管件,以此增大制冷管件21的换热面积,加快了换热效果,提高了冷风机的换热效率。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增大了制冷管件21的换热面积,进而提高了冷风机的换热效率。
[0031]在上述的工作过程中,结合附图3

5所示,制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风扇机构(3)和制冷机构(2),所述风扇机构(3)和所述制冷机构(2)均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部,所述风扇机构(3)位于所述制冷机构(2)与所述壳体(1)的出风口之间,所述制冷机构(2)位于所述风扇机构(3)与所述壳体(1)的进风口之间,所述制冷机构(2)包括制冷管件(21),所述制冷管件(21)连接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所述制冷管件(21)呈连续的S形结构,且所述制冷管件(21)的相邻管道在垂直于所述壳体(1)的进风口的平面上的投影不重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机构(2)还包括多个翅片(22),多个所述翅片(22)间隔设置于所述制冷管件(21)上,且所述翅片(2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连接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管件(21)包括第一制冷管(211)和第二制冷管(212),所述第一制冷管(211)与所述第二制冷管(212)呈中心对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冷管(211)与所述第二制冷管(212)的相邻管道均布间隔设置于所述翅片(22)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风机,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峰子陈必如刘长雨凌宇翔张冠兰甄梦想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美菱低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