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烹饪设备的门铰链及烹饪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1896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烹饪设备的门铰链及烹饪设备,包括壳体、头部、拉簧以及导向滑杆,该导向滑杆能沿两侧的导向滑孔的长度方向来回滑动且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导向滑孔无摩擦导向配合,所述导向滑杆位于各导向滑孔处的外周面呈圆滑状,而各导向滑孔的孔缘均呈光滑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使导向滑杆与各导向滑孔之间导向配合的摩檫力较小,开关门更加顺滑,能保证开门拉力的一致性,即使长期使用也不会导致开门拉力不一致,并且长期开关门也不会因摩擦力过大而导致部件磨损。关门也不会因摩擦力过大而导致部件磨损。关门也不会因摩擦力过大而导致部件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烹饪设备的门铰链及烹饪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烹饪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烹饪设备的门铰链及烹饪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蒸箱、烤箱等烹饪设备的门体通过下端左右两侧的铰链前后转动设置在箱体上,例如专利号为ZL 202022529893.2(授权公告号为CN213909874U)的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为CN201911415469.0(公开号为CN110960115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专利号为ZL 201922179663.5(授权公告号为CN211481530U)的中国技术专利等。
[0003]现有的铰链结构,如专利号为ZL 202120635836.4(授权公告号为CN 216517559 U)的中国技术专利、专利号为ZL201320130245.7(授权公告号为CN203175236U)的中国技术专利等。铰链中的拉簧的前端通过铆钉与铰链壳体左右两侧的孔前后滑配插连,这样现有的铰链会导致如下问题:
[0004](1)铆钉沿壳体上的孔前后移动时会产生较大摩檫力,并且摩檫力大小不可控,进而导致开门拉力大小不一样,影响用户开门体验;
[0005](2)由于铆钉与壳体的孔之间存在的较大摩擦力,长期开关门后会导致铆钉以及壳体等部件磨损,进而影响烹饪设备的使用寿命;
[0006](3)铆钉需要铆压的方式安装至壳体上,这样有可能会导致壳体的铆压外扩以及铆钉的变形,进而影响铆钉的直线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开门摩檫力小的用于烹饪设备的门铰链。
[0008]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开门摩檫力小且组装方便的用于烹饪设备的门铰链。
[0009]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开门摩檫力小且内部结构牢固的用于烹饪设备的门铰链。
[0010]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四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开门摩檫力小且方便安装的用于烹饪设备的门铰链。
[001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五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门铰链的烹饪设备。
[0012]本技术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烹饪设备的门铰链,包括长条状的壳体,该壳体的第一端铰接有头部,且该壳体中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拉簧,壳体的第二端沿其宽度方向设置有安装轴,上述拉簧的第一端安装在该安装轴上,所述壳体的第一端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导向滑孔,还包括沿壳体宽度方向设置的导向滑杆,上述拉簧的第二端连接在该导向滑杆上,该导向
滑杆的两端分别插连在对应的导向滑孔中,该导向滑杆能沿两侧的导向滑孔的长度方向来回滑动且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导向滑孔无摩擦导向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滑杆位于各导向滑孔处的外周面呈圆滑状,而各导向滑孔的孔缘均呈光滑状。
[0013]进一步,所述导向滑杆的横截面呈圆形,各导向滑孔均为沿壳体长度方向延伸并与导向滑杆相匹配的腰形孔,从而能更好地实现导向滑杆与导向滑孔之间的导向配合,同时导向滑杆安装时只需将其两端插入对应的导向滑孔中即可,无需铆压,有效避免了铆压时壳体的外张误差,同时避免导向滑杆的铆压变形,保证导向滑杆的直线度。
[0014]进一步,所述导向滑杆的两端的外周面上分别沿周向凸设有用来与对应的导向滑孔插连的加强环筋,各加强环筋的外周面均呈圆滑状并与对应的导向滑孔导向配合。从而能使导向滑杆与各导向滑孔配合处的结构更加牢固,进而能更好地与各导向滑孔导向配合。
[0015]进一步,还包括沿壳体长度方向设置在该壳体中的安装支架,该安装支架的第一端与上述头部铰接,而第二端分别具有第一安装臂和第二安装臂,该第一安装臂和第二安装臂沿壳体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并分别沿壳体长度方向延伸,并且,各安装臂的自由端分别通过轴孔连接在上述导向滑杆的两端,并分别与对应的加强环筋内外邻设,并且,任意一个安装臂与对应的加强环筋的内侧缘相抵的状态下,各加强环筋始终位于对应的导向滑孔中。这样第一安装臂与第二安装臂对导向滑杆起到内限位,避免导向滑杆在滑移过程中发生沿壳体宽度方向的偏移。
[0016]进一步,所述壳体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各限位板分别与导向滑杆的两端端面相对,并且,初始状态下,各限位板的内表面与导向滑杆的对应端面之间分别留有内外间隙,导向滑杆的任意一端的端面与对应的限位板内表面相抵的状态下,各加强环筋始终位于对应的导向滑孔中。这样通过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对导向滑杆起到外限位,避免导向滑杆在滑移过程中发生沿壳体宽度方向的偏移。
[0017]进一步,所述导向滑杆的两端端部的外形分别呈内大外小的圆台状,从而能减小导向滑杆两端端面面积,这样即使导向滑杆的端面与对应限位板接触,产生的摩檫力也可忽略不计。
[0018]进一步,所述壳体的横截面呈U型,还包括横截面呈U型的限位罩,该限位罩对中罩设在壳体的开口上,且限位罩的两侧侧壁分别构成上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从而使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能更加稳固地设置在壳体的两侧。
[0019]进一步,所述壳体的开口端与上述限位罩固定,且壳体的开口的两侧口缘分别沿长度方向与上述限位罩的内端面相抵。一方面实现了限位罩在壳体上的稳固安装,另一方面能增大壳体的结构强度。
[0020]进一步,所述限位罩端壁沿壳体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安装孔,且各安装孔分别位于壳体的外侧,而壳体开口的两侧分别沿与上述限位罩的端壁相平行的方向朝外延伸有安装板,各安装板上分别开口有能与对应的第一安装孔配合固定的第二安装孔。从而能更好地实现壳体与限位罩的固定安装,同时也便于整个门铰链在烹饪设备箱体上的安装,即紧固件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及对应的第二安装孔后与箱体上对应的紧固孔固定,一步实现壳体与限位罩的安装以及壳体在箱体上的安装。
[0021]为进一步解决上述第五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烹饪设备,其特征
在于,具有如上所述的门铰链。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中导向滑杆位于各导向滑孔处的外周面呈圆滑状,而各导向滑孔的孔缘均呈光滑状,从而能使导向滑杆与各导向滑孔之间导向配合的摩檫力较小,开关门更加顺滑,能保证开门拉力的一致性,即使长期使用也不会导致开门拉力不一致,并且长期开关门也不会因摩擦力过大而导致部件磨损。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门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门铰链的剖视图;
[002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门铰链的局部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烹饪设备的门铰链,包括长条状的壳体(1),该壳体(1)的第一端铰接有头部(7),且该壳体(1)中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拉簧(2),壳体(1)的第二端沿其宽度方向设置有安装轴(3),上述拉簧(2)的第一端安装在该安装轴(3)上,上述壳体(1)的第一端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导向滑孔(11),还包括沿壳体(1)宽度方向设置的导向滑杆(4),上述拉簧(2)的第二端连接在该导向滑杆(4)上,该导向滑杆(4)的两端分别插连在对应的导向滑孔(11)中,该导向滑杆(4)能沿两侧的导向滑孔(11)的长度方向来回滑动且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导向滑孔(11)导向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滑杆(4)位于各导向滑孔(11)处的外周面呈圆滑状,而各导向滑孔(11)的孔缘均呈光滑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烹饪设备的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滑杆(4)的横截面呈圆形,而各导向滑孔(11)均为沿壳体(1)长度方向延伸并与导向滑杆(4)对应处相匹配的腰形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烹饪设备的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滑杆(4)的两端的外周面上分别沿周向凸设有用来与对应的导向滑孔(11)插连的加强环筋(41),各加强环筋(41)的外周面均呈圆滑状并与对应的导向滑孔(11)导向配合。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烹饪设备的门铰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壳体(1)长度方向设置在该壳体(1)中的安装支架(5),该安装支架(5)的第一端与上述头部(7)铰接,而第二端分别具有第一安装臂(51)和第二安装臂(52),该第一安装臂(51)和第二安装臂(52)沿壳体(1)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并分别沿壳体(1)长度方向延伸,并且,各安装臂的自由端分别通过轴孔套连在上述导向滑杆(4)的两端,并分别与对应的加强环筋(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德华杨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