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门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1577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门挡,包括门挡转座和门挡主体,门挡主体绕门挡转座转动形成锁定状态或解锁状态;门挡转座和门挡主体还分别包括第一锁部和第一操作件,第一操作件的第三锁部与第一锁部上分别设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两限位部配合以限位门挡主体的转动使其保持于解锁状态,第一操作件设置于门挡主体的左侧或右侧,以在关门时自动解除在解锁状态的限位保持,使得再次开门时该旋转门挡能自动转动至锁定状态。动转动至锁定状态。动转动至锁定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门挡


[0001]本技术涉及防护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转门挡。

技术介绍

[0002]日常生活中,门会被风吹关闭或者小朋友、宠物玩耍进出而打开或关闭,过程种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例如产生噪音或者夹伤手指。因此产生了用于防止门关闭的门挡,其形式有夹持式、挂钩式、斜楔式等形式。
[0003]旋转式门挡是相对于上述的其他门挡使用上更为方便,其固定至门上以后,可以旋转以使得其局部伸出于门体与门框之间以阻挡门的关闭,也可以旋转至位于门体边缘内侧从而不影响门的关闭。
[0004]然后,现有的旋转式门挡一般都需要用户手动操作,使用上不够便利。例如,CN204609590U一种安全门挡、CN206917572U儿童安全门挡、CN212079135U儿童防夹手门挡等现有专利分别公开了旋转式门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能在阻挡和不阻挡之间方便切换的旋转门挡。
[0006]作为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旋转门挡,包括门挡转座和与其转动配合的门挡主体,所述门挡主体包括转座端和阻挡臂,转座端转动地配合至门挡转座上,阻挡臂用于绕门挡转座转动至于门体和门框之间起阻挡作用形成锁定状态,转动至不阻挡位置形成解锁状态。
[0007]所述门挡转座和门挡主体还分别包括第一锁部和第一操作件,第一操作件上设有用于与第一锁部相配合的第三锁部;所述第一锁部与第三锁部上分别设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相配合以限位门挡主体相对于门挡转座的转动,使门挡主体保持于解锁状态;所述门挡主体与门挡转座之间还设有转动复位件。
[0008]所述第一操作件贴近门框设置,以在门体处于关闭状态下第一操作件与门框相作用,以解除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之间的限位保持使门体打开时门挡主体在转动复位件的作用下自行转动至锁定位置。
[0009]作为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旋转门挡,包括门挡转座和与其转动配合的门挡主体,所述门挡主体包括转座端和阻挡臂,转座端转动地配合至门挡转座上,阻挡臂用于绕门挡转座转动至于门体和门框之间起阻挡作用形成锁定状态,转动至不阻挡位置形成解锁状态。
[0010]所述门挡转座和门挡主体还分别包括第一锁部和第一操作件,第一操作件上设有用于与第一锁部相配合的第三锁部;所述第一锁部与第三锁部上分别设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或第二限位部为限位平面;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相配合以限位门挡主体相对于门挡转座的转动,使门挡主体保持于解锁状态。或,所述门挡转座与门
挡主体还分别包括第二锁部和第二操作件,第二操作件上设有与第二锁部相配合的第四锁部,所述第二锁部与第四锁部分别为锁凹和锁凸,两者凸凹配合以限位门挡主体相对于门挡转座的转动,使门挡主体保持于解锁状态。
[0011]根据上述的旋转门挡,所述第一锁部与第三锁部还分别包括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第一导向部或第二导向部为导向曲面或导向平面,第一导向部与第二导向部相配合以在门挡主体由锁定状态向解锁状态转动时使第一锁部与第三锁部自动配合。
[0012]根据上述的旋转门挡,所述第一限位部或第二限位部为限位平面。
[0013]根据上述的旋转门挡,所述门挡转座与门挡主体还分别包括第二锁部和第二操作件,第二操作件上设有与第二锁部相配合的第四锁部,第四锁部与第二锁部相配合以将门挡主体相对于门挡转座限位保持于解锁状态处以使旋转门挡保持于常开状态。
[0014]根据上述的旋转门挡,所述第二锁部为锁凹,第四锁部为锁凸,两者凸凹配合以限位。
[0015]根据上述的旋转门挡,所述转动复位件为复位扭簧,其两端分别作用于门挡主体和门挡转座。
[0016]根据上述的旋转门挡,所述第一锁部设置于门挡转座上,第一操作件设置于门挡主体上;所述第二锁部设置于门挡转座上,第二操作件设置于门挡主体上。
[0017]根据上述的旋转门挡,所述门挡主体的底面上还凹设有转座槽,门挡转座至少部分配合于转座槽中;转座槽内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操作件与第二操作件分别配合于第一通孔处和第二通孔处。
[0018]根据上述的旋转门挡,第一操作件与门挡主体之间还设有用于复位第一操作件的操作复位件。
[0019]根据上述的旋转门挡,所述门挡转座包括凹设的转座凹槽和围绕转座凹槽的转座槽壁,所述第一锁部设置于转座凹槽内并与转座槽壁相邻地设置,第三锁部配合于转座凹槽内并沿转座槽壁或第一锁部位移活动。
[0020]根据上述的旋转门挡,所述第一操作件沿平行于门体表面的方向向内位移以解锁,第二操作件沿垂直于门体表面方向位移以锁定或解锁。
[0021]根据上述的旋转门挡,所述门挡转座上设有沿径向设置的第一转动限位件,转座槽内设有两个第二转动限位件,两第二转动限位件之间形成为转动扇域,第一转动限位件配合于转动扇域内。
[0022]根据上述的旋转门挡,所述第二锁部设置于门挡转座的上表面处,第二锁部与第一锁部在门挡转座上成180
°
或90
°
角地设置。
[0023]根据上述的旋转门挡,所述旋转门挡还包括安装辅助件,安装辅助件包括安装辅助件主体、安装定位槽,和设置于安装辅助件主体的至少一端的定位端;所述安装辅助件在安装完成后移除。
[0024]根据上述的旋转门挡,所述旋转门挡为长条形形状,其一端形成为转座端、另一端形成为阻挡臂,所述阻挡臂处还设有缓冲部;所述门挡转座通过胶粘固定至门体表面上,门挡主体相对于门挡转座的转动角度为90
°

[0025]根据上述的旋转门挡,所述门挡主体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主体件和第二主体件,两者相互接合以形成为所述门挡主体。
[0026]根据上述的旋转门挡,所述第二操作件的外端形成有露出于门挡主体的第二键。
[0027]根据上述的旋转门挡,所述第二操作件包括第二操作件主体,其外端形成为露出于门挡主体的第一键,第三锁部凸设于第二操作件主体的下表面上。
[0028]根据上述的旋转门挡,所述门挡主体与门挡转座之间还设有转动复位件,转动复位件为复位扭簧。
[0029]根据上述的旋转门挡,所述第一锁部设置于门挡主体上,第一操作件设置于门挡转座上;所述第二锁部设置于门挡主体上,第二操作件设置于门挡转座上。
[0030]根据上述的旋转门挡,门挡转座包括第一门挡转座和第二门挡转座,第一操作件或第二操作件设置于第一门挡转座和第二门挡转座之间;第一门挡转座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操作件与第二操作件分别配合于第一通孔处和第二通孔处,第一操作件与门挡主体之间设有操作复位件。
[0031]根据上述的旋转门挡,所述门挡主体包括凹设的转座凹槽和围绕转座凹槽的转座槽壁,所述第一锁部设置于转座凹槽内并与转座槽壁相邻地设置,第三锁部配合于转座凹槽内并沿转座槽壁或第一锁部位移活动。
[0032]根据上述的旋转门挡,所述第一门挡转座上设有间隔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门挡,包括门挡转座(210)和与其转动配合的门挡主体(220),所述门挡主体(220)包括转座端(21)和阻挡臂(22),转座端(21)转动地配合至门挡转座(210)上,阻挡臂(22)用于绕门挡转座(210)转动至于门体和门框之间起阻挡作用形成锁定状态,转动至不阻挡位置形成解锁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挡转座(210)和门挡主体(220)上还分别包括第一锁部(212)和第一操作件(221),第一操作件(221)上设有用于与第一锁部(212)相配合的第三锁部(313);所述第一锁部(212)与第三锁部(313)上分别设有第一限位部(214)和第二限位部(314),第一限位部(214)与第二限位部(314)相配合以限位门挡主体(220)相对于门挡转座(210)的转动,使门挡主体(220)保持于解锁状态;所述门挡主体(220)与门挡转座(210)之间还设有转动复位件;所述第一操作件(221)贴近门框设置,以在门体处于关闭状态下第一操作件(221)与门框相作用,以解除第一限位部(214)与第二限位部(314)之间的限位保持使门体打开时门挡主体(220)在转动复位件的作用下自行转动至锁定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门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部(212)与第三锁部(313)还分别包括第一导向部(213)和第二导向部(315),第一导向部(213)或第二导向部(315)为导向曲面或导向平面,第一导向部(213)与第二导向部(315)相配合以在门挡主体(220)由锁定状态向解锁状态转动时使第一锁部(212)与第三锁部(313)自动配合;所述第一限位部(214)或第二限位部(314)为限位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门挡,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挡转座(210)与门挡主体(220)还分别包括第二锁部(211)和第二操作件(222),第二操作件(222)上设有与第二锁部(211)相配合的第四锁部(301),第四锁部(301)与第二锁部(211)相配合以将门挡主体(220)相对于门挡转座(210)限位保持于解锁状态处以使旋转门挡保持于常开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门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部(211)为锁凹,第四锁部(301)为锁凸,两者凸凹配合以限位;所述转动复位件为复位扭簧(22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门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部(212)设置于门挡转座(210)上,第一操作件(221)设置于门挡主体(220)上;所述第二锁部(211)设置于门挡转座(210)上,第二操作件(222)设置于门挡主体(220)上;所述门挡主体(220)的底面上还凹设有转座槽(204),门挡转座(210)至少部分配合于转座槽(204)中;转座槽(204)内设有第一通孔(206)和第二通孔(207),第一操作件(221)与第二操作件(222)分别配合于第一通孔(206)处和第二通孔(207)处;第一操作件(221)与门挡主体(220)之间设有操作复位件;所述门挡转座(210)包括凹设的转座凹槽(217)和围绕转座凹槽(217)的转座槽壁(218),所述第一锁部(212)设置于转座凹槽(217)内并与转座槽壁(218)相邻地设置,第三锁部(313)配合于转座凹槽(217)内并沿转座槽壁(218)或第一锁部(212)位移活动;所述第一操作件(221)沿平行于门体表面的方向向内位移以解锁,第二操作件(222)沿垂直于门体表面方向位移以锁定或解锁;所述门挡转座(210)上设有沿径向设置的第一转动限位件(216),转座槽(204)内设有两个第二转动限位件(205),两第二转动限位件(205)之间形成为转动扇域(209),第一转动限位件(216)配合于转动扇域(209)内;
所述第二锁部(211)设置于门挡转座(210)的上表面处,第二锁部(211)与第一锁部(212)在门挡转座(210)上成180
°
或90
°
角地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旋转门挡,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门挡还包括安装辅助件(100),安装辅助件(100)包括安装辅助件主体(101)、安装定位槽(102),和设置于安装辅助件主体(101)的至少一端的定位端(104);所述安装辅助件(100)在安装完成后移除;所述旋转门挡(200)为长条形形状,其一端形成为转座端(21)、另一端形成为阻挡臂(22),所述阻挡臂(22)处还设有缓冲部(23);所述门挡转座(210)通过胶粘固定至门体表面上,门挡主体(220)相对于门挡转座(210)的转动角度为90
°
;所述门挡主体(220)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主体件(201)和第二主体件(202),两者相互接合以形成为所述门挡主体(220);所述第二操作件(222)的外端形成有露出于门挡主体(220)的第二键(302);所述第二操作件(222)包括第二操作件主体(311),其外端形成为露出于门挡主体(220)的第一键(312),第三锁部(313)凸设于第二操作件主体(311)的下表面上。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门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部(212)设置于门挡主体(220)上,第一操作件(221)设置于门挡转座(210)上;所述第二锁部(211)设置于门挡主体(220)上,第二操作件(222)设置于门挡转座(210)上;门挡转座(210)包括第一门挡转座(231)和第二门挡转座(232),第一操作件(221)或第二操作件(222)设置于第一门挡转座(231)和第二门挡转座(232)之间;第一门挡转座(231)上设有第一通孔(206)和第二通孔(207),第一操作件(221)与第二操作件(222)分别配合于第一通孔(206)处和第二通孔(207)处,第一操作件(221)与门挡主体(220)之间设有操作复位件;所述门挡主体(220)包括凹设的转座凹槽(217)和围绕转座凹槽(217)的转座槽壁(218),所述第一锁部(212)设置于转座凹槽(217)内并与转座槽壁(218)相邻地设置,第三锁部(313)配合于转座凹槽(217)内并沿转座槽壁(218)或第一锁部(212)位移活动;所述第一门挡转座(231)上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限位块(303)和第二限位块(305),两者之间形成为转动扇域(209),门挡主体(220)上设有第三限位块(306);锁定状态下,第一限位部(214)与第一限位块(303)的一侧相接触以限位;解锁状态下,第三限位块(306)与第一限位块(303)另一侧相抵以限位。8.一种旋转门挡,包括门挡转座(210)和与其转动配合的门挡主体(220),所述门挡主体(220)包括转座端(21)和阻挡臂(22),转座端(21)转动地配合至门挡转座(210)上,阻挡臂(22)用于绕门挡转座(210)转动至于门体和门框之间起阻挡作用形成锁定状态,转动至不阻挡位置形成解锁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挡转座(210)和门挡主体(220)还分别包括第一锁部(212)和第一操作件(221),第一操作件(221)上设有用于与第一锁部(212)相配合的第三锁部(313);所述第一锁部(212)与第三锁部(313)上分别设有第一限位部(214)和第二限位部(314),所述第一限位部(214)或第二限位部(314)为限位平面;第一限位部(214)与第二限位部(314)相配合以限位门挡主体(220)相对于门挡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映峰张珍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攸曼儿童防护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