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护栏
[0001]本技术属于儿童防护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配合于床垫下以避免婴幼儿跌落的折叠护栏。
技术介绍
[0002]床护栏,又名床围栏、床挡板或护栏,是在婴幼儿床或成人床侧面建起的围护栏,用以防止婴幼儿睡觉或玩耍时翻身摔下床,从而起到保护婴幼儿的作用。一般而言,护栏多是由相互垂直的两个部分组成,水平的一部分构成底框架以固定至床板上或插入床垫与床板之间,竖直的部分立于床侧并具有适当长度以阻挡婴幼儿、避免婴幼儿从床上跌落。
[0003]护栏在婴幼儿睡觉或玩耍时起到防护作用,但在其他一些情况下需要从床上移除,例如打扫卫生、更换床单等情况时,传统的护栏取下后需采用较大空间放置,相对不方便。因此,考虑护栏的折叠收纳需求,有必要研发一种易于收纳的护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收纳、展开时稳固的折叠护栏。
[0005]作为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折叠护栏,包括护栏主体和罩设于护栏主体的侧护栏的至少一部分上的布罩,所述护栏主体包括侧护栏和与其铰接的底框。其中,所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护栏,包括护栏主体和罩设于护栏主体的侧护栏(11)的至少一部分上的布罩(13),所述护栏主体包括侧护栏(11)和与其铰接的底框(12),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护栏(11)包括中柱组件(14)和分别铰接设于中柱组件(14)两侧的侧护栏框件,所述侧护栏框件和中柱组件(14)上分别设有第一枢接部(116)和第二枢接部(145),第一枢接部(116)与第二枢接部(145)相配合以形成铰接结构;所述第二枢接部(145)外侧设有限位块(144),限位块(144)与第一枢接部(116)相抵触以限制侧护栏框件的展开角度;所述底框(12)有两个,其由U形形状的底框杆(121)构成,底框杆(121)的末端分别枢转地连接至侧护栏(11)上;或,所述底框(12)为外端分别枢转地连接至侧护栏(11)上的底框件,底框件包括两个底框件杆(122)和用于将两底框件杆(122)的内端铰接的底框枢接件(123);先将底框(12)相对于侧护栏框件折叠、再将两侧护栏框件相对于中柱组件(14)折叠以将所述底框(12)收纳于两侧护栏框件之间,从而形成所述折叠护栏的折叠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护栏框件为矩形、半圆形或U形形状,其两端处分别设置有第一枢接部(116);所述中柱组件(14)包括中柱(140)和连接于中柱(140)两端处的中柱连接件(141);或,所述中柱组件(14)包括中柱连接件(141),所述侧护栏框件的内侧设有中柱(14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枢接部(116)包括第一枢舌件(117),第一枢舌件(117)上设有第一轴孔(119);所述第二枢接部(145)包括第二枢舌件(147),第二枢舌件(147)上设有第二轴孔(148);第一销钉穿设于第一轴孔(119)和第二轴孔(148)中以形成为转轴;或,所述第一枢接部(116)包括第一枢舌件(117),第二枢接部(145)包括第二枢舌件(147),第一枢舌件(117)和第二枢舌件(147)上分别设有轴柱和轴孔,轴孔套设于轴柱上以形成铰接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枢接部(116)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枢舌件(117)和形成于两第一枢舌件(117)之间的枢舌口(118),两第一枢舌件(117)上分别设有第一轴孔(119);所述第二枢接部(145)包括上下两个枢舌腔(146)和位于两枢舌腔(146)之间的第二枢舌件(147),第二枢舌件(147)上设有第二轴孔(148);第一枢舌件(117)装配于枢舌腔(146)中、第二枢舌件(147)装配于枢舌口(118)中,第一销钉穿设于第一轴孔(119)和第二轴孔(148)中以形成为转轴。5.根据权利要求1
‑
4任一项所述的折叠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护栏框件包括第一侧框杆(111)和第二侧框杆(112),第一侧框杆(111)为L形杆、第二侧框杆(112)为直杆;第一侧框杆(111)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珍,陈映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攸曼儿童防护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