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清洁化仿炭焙自动烘焙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1559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茶叶清洁化仿炭焙自动烘焙设备,包括可转动的容叶筒以及设置在容叶筒中部的加热装置,所述容叶筒沿其径向设有多个用以放置茶叶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上、下面为冲孔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利于提高茶叶烘焙工效,降低劳动强度和人工成本,以实现茶叶烘焙自动化、清洁化。清洁化。清洁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茶叶清洁化仿炭焙自动烘焙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茶叶清洁化仿炭焙自动烘焙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茶叶烘焙是一个复杂而人工技术要求较高的工艺过程,尤其是乌龙茶(以武夷岩茶为代表)。传统乌龙茶烘焙需要采用炭火为热源,同时使用竹焙笼进行,烘焙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炭火及茶叶表面温度,工艺技术要求较高。此外有些红茶和白茶的加工,也采用传统炭焙的方式,如小种红茶、福鼎白茶等。传统观点认为,茶叶经过古法炭焙,有利于品质稳定,更有利长期贮藏存放。炭焙白茶因为有炭火香和白茶内部芳香物质的有效融合,使得白茶在香气和滋味上更富有层次变化,有自身独特的香韵,耐人寻味。采用炭焙方式烘焙茶叶时,必须首先打焙窟,操作过程包括起火、燃烧、覆灰、温度控制。然后才能进行焙茶。焙茶时摊叶厚度达焙笼的八成,每笼的摊叶量达4~5kg。由于焙笼内部的茶叶上下温度不均,因此每隔40分钟左右需要对焙笼内的茶叶进行人工翻拌,使茶叶含水率降至6%以下,方能达到干茶含水率要求。
[0003]以上每个工序都需要人工操作,其所花费人工大,耗时长,劳动强度高。翻拌过程中难免磕碰产生茶叶碎末,降低茶叶品质。目前的“电焙笼”虽然以热辐射传热为主,较为清洁,但每套设备的生产率较低,均匀性较差,且尚未解决人工翻拌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提香机”及“链板烘干机”虽然自动化程度较高,但以热空气对流传热为主,所烘焙的茶叶品质较差。因此,炭焙茶叶所消耗的劳力较高。在农村劳动力紧缺的今天,这种手工烘焙加工的工艺使得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严重阻碍了茶叶产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改进,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茶叶清洁化仿炭焙自动烘焙设备,使用方便且高效。
[0005]本技术是这样构成的,它包括可转动的容叶筒以及设置在容叶筒中部的加热装置,所述容叶筒沿其径向设有多个用以放置茶叶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上、下面为冲孔板。
[0006]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筒体以及均匀设置在加热筒体外壁的加热丝,所述加热丝上方设置有热源材料层,用以对容叶筒内的茶叶进行热辐射,所述加热筒体侧部设置有固定轴。
[0007]进一步的,所述容叶筒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方设有加热装置承力架,所述底座侧部设置有用以驱动容叶筒转动的驱动装置。
[0008]进一步的,所述容叶筒中部设有用以加热装置穿设的安装孔。
[0009]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装置表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0010]进一步的,所述容叶筒两端部设置有传动齿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减速器和托举齿轮,所述托举齿轮与传动齿轮相啮合。
[0011]进一步的,相邻的容纳腔之间经隔板隔开。
[0012]进一步的,位于容纳腔上部的冲孔板一侧铰接在容叶筒上,所述冲孔板另一侧与容叶筒之间设有按压卡扣机构。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容叶筒缓慢转动,通过加热装置对容叶筒内的茶叶进行烘焙;
[0015](2)由于茶叶含水率较低,人工翻拌过程中易断碎产生粉末。但由于容叶筒为低速均匀转动,且人工干预较少,因此产生的粉末也较少。由于容叶筒内外两侧均为冲孔板结构,外侧板的孔径较大,内侧板的孔径较小,当处在上方的容叶筒一面转动至加热装置下方时,产生的茶末在重力作用下通过位于容纳腔外部的冲孔板的孔落下,减少粉末的积累及落入加热装置一侧。
[0016](3)容叶筒为六棱筒形,其中六个容纳腔的相邻两个容纳腔之间用冲孔隔板分开,以防止茶叶堆积,接近平铺烘焙效果;本装置采用新型热源材料作为热源,当温度为200℃时,新型热源材料在2.0~25.0 μm的中远红外波段均有较高发射率,平均发射率达0.90以上,辐射光谱基本能覆盖生产中覆灰炭火的光谱范围。另外,热源表面温度更加均匀,且能够达到生产清洁化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正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容叶筒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加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立体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正视图;
[0022]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俯视图;
[0023]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侧视图;
[0024]图中:1

容叶筒,11

容纳腔,12

冲孔隔板,13

冲孔板,14

安装孔,2

加热装置,21

加热筒体,22

加热丝,23

热源材料层,24

固定轴,3

底座,31

加热装置承力架,4

驱动装置,41

减速器,42

托举齿轮,43

传动齿轮,5

按压卡扣机构,6

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6]实施例1:如图1~7所示,提供一种茶叶清洁化仿炭焙自动烘焙设备,包括可转动的容叶筒1以及设置在容叶筒中部的加热装置2,所述容叶筒沿其径向设有多个用以放置茶叶的容纳腔11,相邻的容纳腔之间经冲孔隔板12隔开,所述容纳腔的上、下面为冲孔板13。
[0027]上述的容叶筒可以为六棱筒状。容叶筒的六个容纳腔上下两面均采用冲孔板制成。
[00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2包括加热筒体21以及均匀设置在加热筒体外壁的加热丝22,所述加热丝上方设置有热源材料层23,用以对容叶筒内的茶叶进行热辐射,所述加热筒体侧部设置有固定轴24;固定轴可以贯穿加热筒体,固定轴与加热装置承力架固定
连接,起到固定加热装置的作用,使其不受容叶筒转动的干扰,当容叶筒转动的时候,加热装置保持不动。
[0029]上述的加热装置也为六棱筒状,尺寸较容叶筒较小,长度与容叶筒一致,内部圆筒直径可以为3cm,中间的热源材料发热层约为3cm。
[0030]加热丝产生的热量通过辐射的方式传递给茶叶,使得茶叶表面升温,从而达到烘焙的效果,
[00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容叶筒下方设置有底座3,所述底座上方设有加热装置承力架31,所述底座侧部设置有用以驱动容叶筒转动的驱动装置4。
[00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容叶筒中部设有用以加热装置穿设的安装孔14。
[0033]安装孔的截面为六变形,加热装置的截面也为六边形。
[003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容叶筒两端部设置有传动齿轮43,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减速器41和托举齿轮42,传动齿轮位于托举齿轮上方且托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清洁化仿炭焙自动烘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转动的容叶筒以及设置在容叶筒中部的加热装置,所述容叶筒沿其径向设有多个用以放置茶叶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上、下面为冲孔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清洁化仿炭焙自动烘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筒体以及均匀设置在加热筒体外壁的加热丝,所述加热丝上方设置有热源材料层,用以对容叶筒内的茶叶进行热辐射,所述加热筒体侧部设置有固定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清洁化仿炭焙自动烘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叶筒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方设有加热装置承力架,所述底座侧部设置有用以驱动容叶筒转动的驱动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清洁化仿炭焙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志琳郝志龙林宏政项应萍谭艳娉黄春池庄加耘陈倩莲封娇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农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