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用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1545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吸收用品,包括本体,本体包括面层、吸收层及底层,本体包括主吸收区,吸收层包括中部区以及第三压花区、第四压花区,第三压花区包括多条由若干第三压痕相邻排列形成的第三线状压痕,及,第四压花区包括多条由若干第四压痕相邻排列形成的第四线状压痕,所述的第三压痕及第四压痕的长宽比为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收用品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吸收用品领域,具体涉及卫生巾、护垫、纸尿裤等吸收用品。

技术介绍

[0002]卫生巾、护垫、纸尿裤等吸收用品广泛使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通常的,这些吸收用品包括透液的顶片、不透液的底片以及夹设在顶片与底片之间的吸收芯体。
[0003]为了提高吸收速率,目前,通常通过在吸收用品上压制出如导流槽或网格状结构,以使得吸收用品上与导流槽或网络状结构对应区域的密度增加,毛细管的管径缩小来提高吸收速率,在这种形态中,导流槽及网格状结构通常设置在面层上,并呈现自面层向底层方向的凹槽结构,但是在这种结构中,仍然存在有吸收能力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当体液流量较大时,体液容易集中在中间区域,无法利用吸收芯体其它区域的吸收能力,另外,当流量较大时,出现侧漏或自吸收芯体两侧位置渗漏的现象仍然时有发生。
[0004]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具有快速吸收能力,并且降低侧漏或两侧渗漏发生的的吸收用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吸收用品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一种吸收用品,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包括层叠设置的面层、吸收层及底层,所述的本体包括主吸收区,所述的吸收层包括与主吸收区对应的中部区以及围设在中部区周边的一对第三压花区及一对第四压花区,每一第三压花区包括多条由若干第三压痕相邻排列形成的第三线状压痕,以及,每一第四压花区包括多条由若干第四压痕相邻排列形成的第四线状压痕,所述的第三压痕及第四压痕的长宽比为2

10:1,且,第三压痕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于本体的长度方向,所述的第四压痕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于本体的宽度方向。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三线状压痕至少有三条,且各第三线状压痕平行间隔设置,第四线状压痕至少有三条,且各第四线状压痕平行间隔设置。
[0008]进一步的,相邻第三线状压痕上的第三压痕交错设置,相邻第四线状压痕上的第四压痕交错设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三线状压痕贯通本体的长度方向,所述的第四线状压痕设置在一对第三压花区之间。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面层上还设置有一对导流槽,该一对导流槽与一对第三压花区对应设置,且每一导流槽在吸收层上的投影位于对应的第三压花区内。
[0011]进一步的,在一对所述的导流槽之间还包括第二压花区,所述的第二压花区由若干第二压痕呈阵列方式排列,所述的第二压痕设置在面层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面层上还设置有一对分离设置的护围部。
[0013]进一步的,所述面层包括侧边缘部,所述的护围部包括自侧边缘部向主吸收区方向延伸的第一层及自第一层向面层方向翻折的第二层,所述的第一层与第二层一体成型。
[0014]进一步的,所述的护围部还包括第五压花区,所述的第五压花区包括由第五压痕相邻排列形成的第五线状压痕,且,通过第五压花区使得第一层与第二层结合。
[0015]进一步的,所述的底层包括层叠设置的邻近吸收层的第一底层与背离吸收层的第二底层,所述的护围部为第一底层向面层方向的延伸。
[0016]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吸收用品,包括本体,本体包括层叠设置的面层、吸收层及底层,本体包括主吸收区,吸收层包括与主吸收区对应的中部区以及围设在中部区周边的一对第三压花区及一对第四压花区,每一第三压花区包括多条由若干第三压痕相邻排列形成的第三线状压痕,以及,每一第四压花区包括多条由若干第四压痕相邻排列形成的第四线状压痕,所述的第三压痕及第四压痕的长宽比为2

10:1,且,第三压痕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于本体的长度方向,所述的第四压痕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于本体的宽度方向,通过如此设置,当体液渗出或流出到本体及吸收层上时,第三压花区在左侧及右侧形成阻挡,第四压花区在上侧及下侧形成阻挡,同时,当体液到达第三压花区时,体液将沿第三线状压痕的延伸方向流动,从而使体液向上侧区、下侧区方向扩散,在防止体液渗漏的同时扩大吸收区域,以及,可以利用较少被利用的上侧区及下侧区的吸收能力。
附图说明
[0017]图1 本技术实施例的吸收用品本体正视图;
[0018]图2 为图1中A

A处截面示意图;
[0019]图3 为未在本体上形成导流槽及第二压痕时,吸收层正视示意图;
[0020]图4 为在本体上形成导流槽及第二压痕后,吸收层正视示意图;
[0021]图5 为图3中A区放大示意图;
[0022]图6 为图4中B区放大示意图;
[0023]本体 10;主吸收区 101;左侧区 102;右侧区 103;上侧区 104;下侧区 105;面层20;导流槽 21;第一压痕 211;第二压花区 22;第二压痕 221;吸收层 30;中部区 31;第三压花区 32;第三压痕 321;第四压花区 33;第四压痕 331;第一底层 41;第二底层 42;护围部 51;第一层 511;第二层 512;分离区 513;第五压花区 52;第五压痕 521。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吸收用品,下面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进一步说明。
[0025]同时,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6]请参考附图1

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吸收体,包括本体10,所述的本体10包括层叠设置的面层20、吸收层30及底层。
[0027]所述的本体10大致呈条形片状,包括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在图1中其长度方向为上下方向,其宽度方向为左右方向,所述的本体10包括主吸收区101及围设在主吸收区101周边的侧部区,为了方便描述,将沿主吸收区101宽度方向设置的两个侧部区称为左侧区
102、右侧区103,将沿主吸收区101长度方向设置的两个侧部区称为上侧区104及下侧区105,通常的,所述的主吸收区101被设置在主体的中间位置,更具体说,所述的主吸收区101被设置在邻近体液排出区的区域,所述的体液排出区可以为阴道口、肛门、尿道口等位置。
[0028]所述的面层20被配置在靠近使用者皮肤的一侧,且,所述的面层20应为至少一部分透液的,所述的透液的含义是,体液可以透过面层20进入至面层20下方的结构层中,如,吸收层30,通常的,所述的体液还可以沿面层20进行扩散,以进一步提高吸收体对体液的吸收效率,所述的至少一部分透液的,是指至少面层20与体液排出区对应的区域为透液性的。
[0029]由于面层20与皮肤接触,因此优选的选用具有低刺激的,柔软的,如,单位面积重量为10~60g/m2的纱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收用品,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包括层叠设置的面层、吸收层及底层,所述的本体包括主吸收区,所述的吸收层包括与主吸收区对应的中部区以及围设在中部区周边的一对第三压花区及一对第四压花区,每一第三压花区包括多条由若干第三压痕相邻排列形成的第三线状压痕,以及,每一第四压花区包括多条由若干第四压痕相邻排列形成的第四线状压痕,所述的第三压痕及第四压痕的长宽比为2

10:1,且,第三压痕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于本体的长度方向,所述的第四压痕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于本体的宽度方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用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线状压痕至少有三条,且各第三线状压痕平行间隔设置,第四线状压痕至少有三条,且各第四线状压痕平行间隔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用品,其特征在于,相邻第三线状压痕上的第三压痕交错设置,相邻第四线状压痕上的第四压痕交错设置。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用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线状压痕贯通本体的长度方向,所述的第四线状压痕设置在一对第三压花区之间。5.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善峰
申请(专利权)人:智邦天津卫生用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