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质散热壳体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轻质散热壳体。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机箱或电机壳体,通常是实心结构,太重,通过打孔或者做成空心结构可实现减重,但是损失了散热效果。专利CN201521032017.1采用铸铝替代钢的方式可减重,利用铝的热导率实现散热,但是铝的热导率有限。
[0003]因此,有必要开发新的轻质散热结构,在减重的基础上实现良好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质散热壳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减重与散热难以兼顾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轻质散热壳体,所述轻质散热壳体包括金属外壳层,所述金属外壳层内形成有内部空腔,其中,所述内部空腔内设有减重导热膜,并且所述内部空腔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形成有多个平行且沿纵向间隔设置的由所述减重导热膜形成的导热面,从而在所述内部空腔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形成导热通道;
[0007]所述减重导热膜的上端为结合至所述内部空腔上表面的上结合部、下端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质散热壳体,所述轻质散热壳体包括金属外壳层,所述金属外壳层内形成有内部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空腔内设有减重导热膜,并且所述内部空腔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形成有多个平行且沿纵向间隔设置的由所述减重导热膜形成的导热面,从而在所述内部空腔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形成导热通道;所述减重导热膜的上端为结合至所述内部空腔上表面的上结合部、下端为结合至所述内部空腔下表面的下结合部;所述上结合部与内部空腔上表面之间以及下结合部与内部空腔下表面之间均设有结合层,所述结合层以有利于结合对象之间紧密结合传热的形式配置在结合对象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散热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重导热膜在所述内部空腔内呈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90
°
旋转后的弓字形连续设置,从而使所述旋转后的弓字形的竖直部分成为导热通道、水平部分成为上、下结合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散热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重导热膜呈订书钉形并且在所述内部空腔内间隔设置,从而使其平行的上下两端分别成为上、下结合部、使其中间部分成为导热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轻质散热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空腔的上表面与所述减重导热膜的上结合部的结合处的面积之和占上表面总面积的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春婷,刘均庆,梁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