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于推送的快速交换球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1433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于推送的快速交换球囊,包括:外导管,为本快速交换球囊的主要输送部分,所述外导管的内侧设置有内导管,所述外导管与内导管中间的空隙构成送气通道,所述内导管的内侧开设有引导通路和推送通路,所述外导管与内导管的首端连接有末柄,所述外导管的末端连接有膨胀球囊,所述内导管则延伸至所述膨胀球囊的内侧,该扩张球囊,采用双导丝进行分别的引导和推进,且采用快速交换设计,使用额外的开槽用于使导丝进入,从而便于在扩张的治疗过程中,更换扩张气囊,更换导丝或者延长导丝,且利用额外的推进导丝,能够在进行多段扩张治疗的过程中,弥补原本球管过于纤软的不足,从而替代现有扩张球管,用于心血管的扩张治疗。扩张治疗。扩张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于推送的快速交换球囊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利于推送的快速交换球囊。

技术介绍

[0002]扩张球囊是一种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医疗工具,通过在患者的体内植入引导丝,再利用引导丝,将扩张管输送到血管阻塞的对应部位,进行充气扩张,从而达到扩张患者心血管的效果。
[0003]如申请号:CN202022474225.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血管扩张球囊,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血管扩张球囊,包括中空鞘管和设置在中空鞘管

端的扩张球囊,所述中空鞘管内设有导丝孔,所述导丝孔内设有与导丝孔直径相匹配的导丝,所述中空鞘管内设有与扩张球囊连通的造影剂通孔,所述中空鞘管上设有便于造影剂进入导丝孔的泄压孔。其操作简单,能够有效的减少病人的痛苦。
[0004]类似于上述申请的血管扩张球囊目前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0005]一个是,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多次,多点扩张,甚至是需要中途更换球囊,但由于球囊管本身较为纤软,无法持续推进,则造成一定的麻烦。
[0006]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利于推送的快速交换球囊,以期达到更具有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于推送的快速交换球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于推送的快速交换球囊,包括:外导管,为本快速交换球囊的主要输送部分,所述外导管的内侧设置有内导管,所述外导管与内导管中间的空隙构成送气通道,所述内导管的内侧开设有引导通路和推送通路,所述外导管与内导管的首端连接有末柄,所述外导管的末端连接有膨胀球囊,所述内导管则延伸至所述膨胀球囊的内侧,所述膨胀球囊的左侧连接有橡胶头,所述橡胶头的左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引导通路之间构成连通结构。
[0009]进一步的,所述末柄包括:推送端口和注气端口,所述推送端口与注气端口的夹角处设有手持扇叶柄,所述送气通道与所述注气端口之间构成连通结构,所述推送端口与所述推送通路之间构成连通结构。
[0010]进一步的,所述外导管的外侧开设有开槽,所述开槽延伸至所述内导管,所述开槽与所述引导通路之间构成连通结构,且所述外导管与所述开槽的分割处为密封状态,使送气通道处于密封状态。
[0011]进一步的,所述膨胀球囊的内部设置有显影环,所述显影环套接于所述内导管的外侧。
[0012]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头的边缘为圆角型,且其外侧设置有显影套。
[0013]进一步的,引导钢丝从所述开槽内进入,沿引导通路从所述通孔推出,所述推送钢丝从所述推送端口处进入,沿推送通路进入橡胶头之中。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扩张球囊,采用双导丝进行分别的引导和推进,且采用快速交换设计,使用额外的开槽用于使导丝进入,从而便于在扩张的治疗过程中,更换扩张气囊,更换导丝或者延长导丝,且利用额外的推进导丝,能够在进行多段扩张治疗的过程中,弥补原本球管过于纤软的不足,从而替代现有扩张球管,用于心血管的扩张治疗。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利于推送的快速交换球囊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利于推送的快速交换球囊的球囊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种利于推送的快速交换球囊的管道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外导管;2、末柄;3、推送端口;4、注气端口;5、手持扇叶柄;6、开槽;7、膨胀球囊;8、显影环;9、橡胶头;10、引导通路;11、推送通路;12、内导管;13、送气通道;14、通孔;15、显影套;16、引导钢丝;17、推送钢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0]如图1

3所示,一种利于推送的快速交换球囊,包括:外导管1,为本快速交换球囊的主要输送部分,外导管1的内侧设置有内导管12,外导管1与内导管12中间的空隙构成送气通道13,内导管12的内侧开设有引导通路10和推送通路11,外导管1与内导管12的首端连接有末柄2,外导管1的末端连接有膨胀球囊7,内导管12则延伸至膨胀球囊7的内侧,膨胀球囊7的左侧连接有橡胶头9,橡胶头9的左侧开设有通孔14,通孔14与引导通路10之间构成连通结构。末柄2包括:推送端口3和注气端口4,推送端口3与注气端口4的夹角处设有手持扇叶柄5,送气通道13与注气端口4之间构成连通结构,推送端口3与推送通路11之间构成连通结构,通过将导管分为内外两层,从而将导丝与空气通道隔开,保证加压空气正常流通的同时,也能够容纳两根不同的导丝并行工作。
[0021]外导管1的外侧开设有开槽6,开槽6延伸至内导管12,开槽6与引导通路10之间构成连通结构,且外导管1与开槽6的分割处为密封状态,使送气通道13处于密封状态。膨胀球囊7的内部设置有显影环8,显影环8套接于内导管12的外侧。橡胶头9的边缘为圆角型,且其外侧设置有显影套15。引导钢丝16从开槽6内进入,沿引导通路10从通孔14推出,推送钢丝17从推送端口3处进入,沿推送通路11进入橡胶头9之中,引导钢丝16能够从开槽6中穿出,便于在扩张治疗的途中,更换导丝或球囊,同时也能很好的将两根钢丝隔开,避免混淆,有利于单人操作,同时显影环8与显影套能够能够标识球囊位置,满足球囊植入后的定位需求。
[0022]综上,如图1

3所示,该扩张导管,分为外导管1和内导管12,末端有末柄2用于医生手持,留置于患者体外,首先将引导钢丝16从开槽6中穿过,沿引导通路10,从通孔14之中推出,引导钢丝16则预先进入患者的血管之中,随后将导管推入,末柄2分为三个部分,分别由
用于注气的送气通道13与推送端口3组成,两者之间的手持扇叶柄5便于医生持握,而推送钢丝17则通过推送端口3进入导管之中,沿推送通路11抵达橡胶头9位置,通过持续推进推送钢丝17,使导管持续推进,实现辅助推进的目的,显影环8与显影套能够能够标识球囊位置,在X光的辅助下,到达阻塞位置后,通过向注气端口4注气,气压沿送气通道13,进入膨胀球囊7内部,最终扩张血管,完成治疗目的。
[0023]本技术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技术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技术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于推送的快速交换球囊,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导管(1),为本快速交换球囊的主要输送部分,所述外导管(1)的内侧设置有内导管(12),所述外导管(1)与内导管(12)中间的空隙构成送气通道(13),所述内导管(12)的内侧开设有引导通路(10)和推送通路(11),所述外导管(1)与内导管(12)的首端连接有末柄(2),所述外导管(1)的末端连接有膨胀球囊(7),所述内导管(12)则延伸至所述膨胀球囊(7)的内侧,所述膨胀球囊(7)的左侧连接有橡胶头(9),所述橡胶头(9)的左侧开设有通孔(14),所述通孔(14)与所述引导通路(10)之间构成连通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推送的快速交换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末柄(2)包括:推送端口(3)和注气端口(4),所述推送端口(3)与注气端口(4)的夹角处设有手持扇叶柄(5),所述送气通道(13)与所述注气端口(4)之间构成连通结构,所述推送端口(3)与所述推送通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华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