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浩宇专利>正文

墨瓶一体化的可充电式墨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1420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墨瓶一体化的可充电式墨斗,包括盒体、驱动电机、绕线轮、弹线、滤墨结构以及配套的控制单元。盒体具有第一容置腔及用于盛放墨水的第二容置腔;盒体具有与第二容置腔连通的走线孔;盒体内部还具有连通的第一容置腔与第二容置腔的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驱动电机设置在第一容置腔内,具有动力输出端;绕线轮设置在第一容置腔内,且与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相连;弹线缠绕在绕线轮上;滤墨结构设有两个,两个滤墨结构均位于第二容置腔中,用于在弹线走线过程中,将弹线上多余的墨水拦截在第二容置腔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墨瓶一体化的可充电式墨斗,旨在能够解决现有手动机械式墨斗成线效果不好,成本高的问题。成本高的问题。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墨瓶一体化的可充电式墨斗


[0001]本技术属于施工墨斗
,具体涉及一种墨瓶一体化的可充电式墨斗。

技术介绍

[0002]墨斗由墨仓、线轮、墨线(包括线锥)、墨签四部分构成,是中国传统木工行业中极为常见工具。墨斗通常被用于测量和房屋建造等方面。
[0003]现有技术中,建筑或木工作业时通常采用手动机械式墨斗。手动机械式墨斗不能选择弹线的带墨量,出线通过海绵,由于海绵的含墨量不一致,有时弹线着墨偏少,容易导致成线不清晰。手动机械式墨斗通过人工进行放线和收线,工作效率低,而且由于墨斗盒开口过大不密封,使用时墨水容易挥发,墨水容易洒出,需要经常加墨,造成资源浪费,增加成本,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墨瓶一体化的可充电式墨斗,旨在能够解决现有手动机械式墨斗成线效果不好,成本高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墨瓶一体化的可充电式墨斗,包括:
[0006]盒体,具有第一容置腔及用于盛放墨水的第二容置腔;所述盒体具有与所述第二容置腔连通的走线孔;所述盒体内部还具有连通的第一容置腔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
[0007]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内,具有动力输出端;
[0008]绕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内,且与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相连;
[0009]弹线,缠绕在所述绕线轮上,所述弹线的自由端通过所述第一过孔进入至所述第二容置腔中进行浸墨,再由所述第二过孔导入至所述第一容置腔中,最后由所述走线孔导出;
[0010]滤墨结构,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滤墨结构均位于所述第二容置腔中,且分别与所述第一过孔和所述第二过孔对应设置,用于在所述弹线走线过程中,将所述弹线上多余的墨水拦截在所述第二容置腔中;以及
[0011]配套的控制单元。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容置腔中设有间隔板,所述间隔板将所述第一容置腔分隔形成第一子腔和第二子腔;
[0013]其中,所述驱动电机位于所述第一子腔中,所述绕线轮位于所述第二子腔中,所述走线孔与所述第二子腔连通,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二过孔用于连通所述第二子腔和所述第二容置腔。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所述滤墨结构均为长导管;所述长导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过孔或所述第二过孔相连,另一端沿着所述第一过孔或所述第二过孔的轴线方向
伸出。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墨瓶一体化的可充电式墨斗还包括海绵块,所述海绵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子腔中,所述海绵块上设有供所述弹线穿过的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过孔连通,所述海绵块位于所述绕线轮与所述第一过孔之间。
[00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墨瓶一体化的可充电式墨斗还包括第一导向结构及第二导向结构;所述第一导向结构包括两个第一导向轮,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导向轮位于所述第二子腔中,另一个所述第一导向轮位于所述第二容置腔中,两个所述第一导向轮用于使由所述绕线轮导入的所述弹线沿着所述第一过孔的轴线方向导入至所述第二容置腔中的墨水中;所述第二导向结构包括两个第二导向轮,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导向轮位于所述第二容置腔中,另一个所述第二导向轮位于所述第二子腔中,两个所述第二导向轮用于使由所述第二容置腔导入的所述弹线沿着所述第二过孔的轴线方向导出所述第二子腔。
[00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弹线伸出所述盒体的一端设有拉环。
[00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电池以及控制器;所述电池及所述控制器均位于所述第一子腔中。
[0019]本技术提供的墨瓶一体化的可充电式墨斗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盒体中设置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第二容置腔用于盛放墨水,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通过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连通,且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用于供弹线的自由端穿过。第一容置腔中设置有驱动电机和绕线轮,绕线轮与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相连,从而驱动电机驱动绕线轮转动,同时,弹线缠绕在绕线轮上,从而随着绕线轮的转动完成弹线的走线过程。在第二容置腔中设置有两个滤墨结构,两个滤墨结构分别与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对应设置,走线过程中,弹线的自由端通过第一过孔进入第二容置腔中进行浸墨,通过滤墨结构将弹线上多余的墨水拦截在第二容置腔中,再由第二过孔导入至第一容置腔中,最后再由走线孔导出盒体,减少墨水的浪费,且能保证成线清晰且均匀,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墨瓶一体化的可充电式墨斗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0、盒体;11、第一子腔;12、第二子腔;13、第二容置腔;20、驱动电机;30、绕线轮;40、弹线;50、滤墨结构;60、海绵块;70、第一导向轮;80、第二导向轮;90、拉环;100、电池;110、控制器;120、墨水。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4]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长度”、“宽度”、“高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头”、“尾”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
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此外,“多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7]请参阅图1,现对本技术提供的墨瓶一体化的可充电式墨斗进行说明。所述墨瓶一体化的可充电式墨斗,包括盒体10、驱动电机20、绕线轮30、弹线40、滤墨结构50以及配套的控制单元。盒体10具有第一容置腔及用于盛放墨水120的第二容置腔13。盒体10具有与第二容置腔13连通的走线孔。盒体10内部还具有连通第一容置腔与第二容置腔13的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驱动电机20设置在第一容置腔中,具有动力输出端。绕线轮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墨瓶一体化的可充电式墨斗,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具有第一容置腔及用于盛放墨水的第二容置腔;所述盒体具有与所述第二容置腔连通的走线孔;所述盒体内部还具有连通的第一容置腔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内,具有动力输出端;绕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内,且与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相连;弹线,缠绕在所述绕线轮上,所述弹线的自由端通过所述第一过孔进入至所述第二容置腔中进行浸墨,再由所述第二过孔导入至所述第一容置腔中,最后由所述走线孔导出;滤墨结构,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滤墨结构均位于所述第二容置腔中,且分别与所述第一过孔和所述第二过孔对应设置,用于在所述弹线走线过程中,将所述弹线上多余的墨水拦截在所述第二容置腔中;以及配套的控制单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瓶一体化的可充电式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中设有间隔板,所述间隔板将所述第一容置腔分隔形成第一子腔和第二子腔;其中,所述驱动电机位于所述第一子腔中,所述绕线轮位于所述第二子腔中,所述走线孔与所述第二子腔连通,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二过孔用于连通所述第二子腔和所述第二容置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瓶一体化的可充电式墨斗,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滤墨结构均为长导管;所述长导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过孔或所述第二过孔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宇
申请(专利权)人:王浩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