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墨瓶一体化的可充电式墨斗
[0001]本技术属于施工墨斗
,具体涉及一种墨瓶一体化的可充电式墨斗。
技术介绍
[0002]墨斗由墨仓、线轮、墨线(包括线锥)、墨签四部分构成,是中国传统木工行业中极为常见工具。墨斗通常被用于测量和房屋建造等方面。
[0003]现有技术中,建筑或木工作业时通常采用手动机械式墨斗。手动机械式墨斗不能选择弹线的带墨量,出线通过海绵,由于海绵的含墨量不一致,有时弹线着墨偏少,容易导致成线不清晰。手动机械式墨斗通过人工进行放线和收线,工作效率低,而且由于墨斗盒开口过大不密封,使用时墨水容易挥发,墨水容易洒出,需要经常加墨,造成资源浪费,增加成本,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墨瓶一体化的可充电式墨斗,旨在能够解决现有手动机械式墨斗成线效果不好,成本高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墨瓶一体化的可充电式墨斗,包括:
[0006]盒体,具有第一容置腔及用于盛放墨水的第二容置腔;所述盒体具有与所述第二容置腔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墨瓶一体化的可充电式墨斗,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具有第一容置腔及用于盛放墨水的第二容置腔;所述盒体具有与所述第二容置腔连通的走线孔;所述盒体内部还具有连通的第一容置腔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内,具有动力输出端;绕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内,且与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相连;弹线,缠绕在所述绕线轮上,所述弹线的自由端通过所述第一过孔进入至所述第二容置腔中进行浸墨,再由所述第二过孔导入至所述第一容置腔中,最后由所述走线孔导出;滤墨结构,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滤墨结构均位于所述第二容置腔中,且分别与所述第一过孔和所述第二过孔对应设置,用于在所述弹线走线过程中,将所述弹线上多余的墨水拦截在所述第二容置腔中;以及配套的控制单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瓶一体化的可充电式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中设有间隔板,所述间隔板将所述第一容置腔分隔形成第一子腔和第二子腔;其中,所述驱动电机位于所述第一子腔中,所述绕线轮位于所述第二子腔中,所述走线孔与所述第二子腔连通,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二过孔用于连通所述第二子腔和所述第二容置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瓶一体化的可充电式墨斗,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滤墨结构均为长导管;所述长导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过孔或所述第二过孔相...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