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空间利用率的异形导线和立绕线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0984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空间利用率的异形导线和立绕线圈,所述异形导线整体呈扁平状,包括扁平部和斜面部,所述扁平部和所述斜面部沿该异形导线的宽度方向并列;所述斜面部与所述扁平部邻接的内侧是最大厚度侧,外侧是最小厚度侧,所述斜面部的厚度自所述内侧到所述外侧渐变;所述斜面部的宽度与所述异形导线的宽度之比为≥1:5。本申请实施例的异形导线,将所述斜面部的宽度与所述异形导线的宽度之比为≥1:5能够适用于大多数立绕线圈中,以显著减小相邻匝的异形导线之间的空隙,从而空间利用率高,在相同的绕制空间内可绕制更多的匝数,有助于实现产品的小型化或提升产品的相关性能。性能。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空间利用率的异形导线和立绕线圈


[0001]本技术涉及导线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高空间利用率的异形导线和立绕线圈。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立绕线圈普遍采用矩形扁平导线绕制,该种导线绕制方式的电感的特点是单层匝数多,空间利用率相对高,且可以实现自动化绕线。但是,矩形扁平导线的立绕线圈仍然存在匝与匝之间无法紧贴而导致绕线空间利用率不充分的问题,这在产品小型化发展的情况下,急需进一步改进,以满足相关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前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高空间利用率的异形导线,整体呈扁平状,包括扁平部和斜面部,所述扁平部和所述斜面部沿该异形导线的宽度方向并列;所述斜面部与所述扁平部邻接的内侧是最大厚度侧,外侧是最小厚度侧,所述斜面部的厚度自所述内侧到所述外侧渐变;所述斜面部的宽度与所述异形导线的宽度之比为≥1:5。
[0004]本技术还可采用如下可选/优选方案:
[0005]所述斜面部的截面外轮廓线包括弧线段和与之两端分别连接的两个斜线段。
[0006]所述斜面部的截面外轮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空间利用率的异形导线,其特征在于,整体呈扁平状,包括扁平部和斜面部,所述扁平部和所述斜面部沿该异形导线的宽度方向并列;所述斜面部与所述扁平部邻接的内侧是最大厚度侧,外侧是最小厚度侧,所述斜面部的厚度自所述内侧到所述外侧渐变;所述斜面部的宽度与所述异形导线的宽度之比为≥1: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部的截面外轮廓线包括弧线段和与之两端分别连接的两个斜线段。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形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部的截面外轮廓线中的所述两个斜线段的斜度均为5
°
~40
°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部包括左斜面部和右斜面部,所述左斜面部和所述右斜面部分别位于所述扁平部的左侧和右侧。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异形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斜面部的宽度与所述异形导线的宽度之比与所述右斜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海峰李洪波周正国贾希凌肖铿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可立克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